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治疗儿童哮喘的效果差异。 方法 按照系统评价的要求全面检索了 CNKI 、 VIP 、 CBM 、万方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 8 篇文献共计 690 例患者进行了 Meta 分析。 结果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效果优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效果,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比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方式疗效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布他林联合浓氯化钠氧气驱动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两年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采用综合治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与患者特布他林联合浓氯化钠氧气驱动雾化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喘息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咳嗽停止时间以及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在我康复中心的40例伴有上肢功能障碍的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应用常规康复治疗及任务导向性训练疗法,治疗组加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上肢痉挛改善情况,应用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测试评估量表(FMFM量表)对患儿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2组MAS及FMFM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FMF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MT结合TOT可提高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上肢运动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偏瘫型脑瘫患儿手和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偏瘫型脑瘫患儿4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功能性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共治疗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FMFM量表对上肢及手功能进行评定,使用量角器对腕背伸和拇指伸展主动活动度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MFM评分,腕背伸和拇指背伸的主动活动度均高于训练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FMFM评分,腕背伸和拇指背伸的主动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能改善偏瘫型脑瘫患儿手和上肢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教学方案。方法:2023年4月-2024年5月,择取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60例进行研究,经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教学,n=30例)、观察组(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思维导图式教学,n=30例)。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综合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思维导图式教学可提高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习学生的成绩与综合能力,应用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呋塞米联合布地奈德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呋塞米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比较喘憋缓解及痊愈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咳喘恢复时间,胸片吸收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呋塞米联合布地奈德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可以缩短病程,缩短肺部体征和临床表现消失时间.关键词呋塞米;布地奈德;支气管肺炎;氧驱动雾化吸入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66-01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22年8月——2024年8月本院收治的300例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奇偶抽签法分组为:对比组与联合组,各150例;对比组的患者在治疗中单纯采用NPPV(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组的患者在治疗中联合运用NPPV(无创正压通气)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方式,比较二组的血气水平改善情况及治疗有效性;结果:治疗前二组的PaO2、PaCO2、及pH的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二组的PaO2、PaCO2、及pH的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较对比组更优(P<0.05);联合组较对比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无创正压通气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联合治疗模式,具备极强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因此,值得积极推广与科学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沐舒坦超声雾化+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氧气驱动雾化方法对小儿肺炎患者施治的价值所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07月收治的94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通过数字奇偶法完成小儿肺炎患者临床对比分组;对照组(47例)开展小儿肺炎治疗工作期间,选择沐舒坦超声雾化吸入方法完成;观察组(47例)开展小儿肺炎治疗工作期间,选择沐舒坦+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方法完成;最终就两组小儿肺炎患者的病症治疗总有效率、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小儿肺炎患者病症治疗总有效率(72.34%)展开对比,观察组小儿肺炎患者(97.87%)提高程度极为显著(P<0.05);同对照组小儿肺炎患者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展开对比,观察组小儿肺炎患者改善程度极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合理选择沐舒坦+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方法对小儿肺炎患者施治,于肺炎患儿病症疗效提高、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的缩短可以充分确保,从而优化小儿肺炎患者的综合效果以及预后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互联网时代任务导向式翻转课堂在核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0月内收治的40例核医学科新入职实习生,所有学员随机分为参照组(20例、以老师理论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进行培训)和研究组(20例、互联网+智能课堂混合教学方式进行培训),对比分析两组学员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成绩。结果:研究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参照组(t=3.195、P=0.003、t=3.111、P=0.004)。结论:在核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互联网时代任务导向式翻转课堂,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学员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成绩。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压力控制容量保证(PCV-VG)联合驱动压指导的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EEP)在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本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70例分为固定组和驱动组,各35例。两组均采用PCV-VG模式实施机械通气,肺复张后,固定组PEEP设置为5 cmH2O。驱动组行驱动压指导的个体化PEEP。比较两组肺动态顺应性(Cdyn)及氧合指数(OI)、肺部并发症。结果 两组PEEP即刻(T2)、手术开始1h(T3)时Cdyn均低于插管后5分钟(T1)时,T3时OI均低于T1时,而驱动组T2-T3时Cdyn和T3时OI高于固定组(P<0.05);驱动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固定组(P<0.05)。结论 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中使用驱动压指导的个体化PEEP和PCV-VG联合使用可提高肺顺应性,改善氧合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研究选择本院于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2例作为研究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各41例,对照组为常规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为无创呼吸机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均明显改善,其中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更佳,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7.32%与对照组9.76%,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可进一步改善症状,获得良好的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围绕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对于小儿哮喘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我院儿科于2017年1-2018年5月期间收治并确诊为哮喘的58例小儿患者临床资料作为本次临床研究样本,以住院期间所接受的临床治疗手段的差异将样本进行分组,对照组28例,接受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30例,接受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同时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基础临床治疗与护理。在相同周期的临床治疗后,对比两组小儿患者血氧饱和度平均水平,并对于预后过程中症状改善有效性展开分析。结果经临床对症治疗,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均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94.29±2.45)%>(91.05±2.43)%,P<0.05。预后质量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症状改善有效性为93.3%(28/30),对照组有效性为71.4%(20/28),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临床治疗过程中,氧驱动雾化吸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症状,缓解病情,其中氧驱动雾化吸入临床治疗效果相对较优,值得深入研究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机器人手套镜像治疗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卒中慢性期上肢及手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2月,选择脑卒中慢性期上肢及手功能障碍患者100例进行研究,经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训练,n=50例)、观察组(康复机器人手套镜像治疗+任务导向性训练,n=50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肢功能评分、手握力、手捏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机器人手套镜像治疗+任务导向性训练可在脑卒中慢性期上肢及手功能障碍康复中发挥显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