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肠造口手术治疗中开展术前定位,对降低造口并发症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35例,对照组患者未进行术前定位,由医生在术中自行定位。观察组患者则在手术前由造口师与医生进行沟通后,由造口师进行定位;观察两组造口患者手术后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结直肠癌患者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8.6%明显低于对照组37.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结直肠造口中,术前由造口师进行定位能够显著降低造口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病情转归和术后造口护理;同时提高造口患者对造口认知度,降低造口患者自我护理的难度,从而提高“造口人”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结合术中神经电生理技术在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运动区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癫痫中心行癫痫灶切除术治疗的9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的中位年龄为15岁(2~31岁)。所有患者术前行头颅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及血氧水平依赖(BOLD)成像-fMRI检查,初步定位病灶和运动功能区。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运动诱发电位(MEP)确认运动功能区,同时应用手术神经导航系统定位病灶区域及功能区。手术切除病灶的同时行神经电生理监测,以避开功能区、最大程度地切除病灶。术后复查头颅CT,观察有无水肿、出血。比较手术前后及随访3个月时患者的肌力情况,作为保护运动区效果的评估指标。结果9例患者DTI结果均清晰地显示病灶、病灶周围与大脑脚之间的运动纤维联系。9例患者中,4例术前BOLD-fMRI结果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MEP定位的功能区一致,1例为部分一致,4例不一致。9例患者的致痫灶完全切除。术后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肌力下降,此5例患者头颅CT出现轻微脑水肿,1周后缓解。无一例颅内出血。术后3个月随访时,8例患者未见癫痫发作,仅1例患者仍有癫痫发作,发作频率下降;8例患者的肌力水平同术前,1例患者的肌力较术前改善。结论术前BOLD-fMRI、DTI结合术中神经电生理技术可定位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运动区,对其运动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在乳腺触诊阴性病变(non-palpable breast disease,NPBL)临床治疗过程中采取乳腺钼靶引导下三维立体定位精准治疗方式,研究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两年内(即2020.10-2022.10)治疗的NPBL患者(样本数量为60例),均对其实施乳腺钼靶引导下三维立体定位精准治疗,研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穿刺成功率为95.00%,乳腺钼靶影像学检测结果为肿块、结节、致密影、局部腺体紊乱病变、星芒征、钙化灶例数分别为8例、4例、1例、2例、3例、43例。结论:对乳腺触诊阴性病变(NPBL)实施乳腺钼靶引导下三维立体定位精准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不仅可以明显提高早期乳腺癌疾病的检出率,对于改善预后还存在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脑出血锥颅穿刺患者中应用CT三维重建结合三维定位导板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源于我院接诊的76例脑出血患者,采取“奇偶法”等量分为38例试验组与38例对比组、38例试验组。对比组采取传统开颅术治疗,试验组采取CT三维重建结合三维定位导板进行锥颅穿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2023年1月。结果:试验组穿刺准确率更高、血肿清除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NHISS评分更低,与对比组差异明显(P<0.05);试验组并发症率更低,与对比组差异明显(P<0.05)。讨论:在脑出血锥颅穿刺患者中应用CT三维重建结合三维定位导板的价值较为显著,可提高穿刺准确性以及血肿清除效率,可促进神经功能改善,且并发症风险较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以下简称PLDD)穿刺定位方法的改良及其结果;方法采用自制立体定位标尺改良穿刺定位方法对4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简称改良组)行PLDD,并与行传统穿刺定位方法的PLDD56例(简称传统组)作比较;结果改良组较传统组操作精确度高,误差小,病人接受x线次数少,资源耗费少,操作省时省力;结论应用立体定位标尺的改良式穿刺定位方法在PLDD中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辅助定位与传统体表标志定位椎管麻醉的作用,探析其应用于下肢手术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共有90例下肢手术患者,纳入时间: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所有患者均接受椎管麻醉,予以对照组(45例)传统体表标志定位,观察组(45例)则接受超声辅助定位,观察指标:穿刺情况、麻醉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穿刺针方向调整次数、平均穿刺次数更少,穿刺时间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更高(P<0.05);两组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检验值为P>0.05)。结论:在下肢手术老年患者中,超声辅助定位和传统体表标志定位椎管麻醉的应用可提升麻醉效果与穿刺成功率,使穿刺时间缩短,降低穿刺频率。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中股骨侧I.D.E.A.L.定位和解剖定位两种方式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行ACL重建手术的43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股骨侧I.D.E.A.L.定位21例、解剖定位22例,均选择单束重建。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2月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阳性率;术后3月、6月、12月IKDC评分、Lysholm评分及术后6月重建移植物与胫骨平台夹角。结果:两组术后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阳性率较术前显著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术中定位方法在异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EHPT)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5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中怀疑EHPT者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显像、颈部超声、增强CT、术中局部静脉血甲状旁腺激素(IOLVPTH)测定结果。结果EHPT发生率为16.6%(34例),切除异位病灶36枚。异位于前上纵隔、甲状腺内、咽后、颈动脉鞘、椎前、心包内的构成比分别为44.1%(15例)、29.4%(10例)、11.8%(4例)、5.9%(2例)、5.9%(2例)、2.9%(1例)。EHPT定位检查灵敏度分别为:增强CT 86.1%(31枚/36枚)、99mTc-MIBI显像66.7%(24枚/36枚)、颈部超声55.6%(20枚/36枚)、IOLVPTH测定61.8%(21枚/34枚)。增强CT定位深部异位病灶如纵隔、咽后、椎前灵敏度均达100.0%,IOLVPTH测定对甲状腺内异位病灶定位灵敏度100.0%。99mTc-MIBI显像、颈部超声联合应用对EHPT病灶定位灵敏度为77.8%。结论增强CT对EHPT定位诊断灵敏度较好。术前影像学检查和IOLVPTH测定联合应用有助于EHPT的定位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超声定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的112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患者进行诊断分析,对患者进行常规腹部超声检查,观察常规超声下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诊断情况,手术处理的结果为标准,评价超声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经过手术处理,112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患者处理,其中输尿管中段99例,输尿管下段13例,超声诊断的结果和手术的结果基本一致,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明显与手术处理结果基本一致,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可以准确的诊断,可以对不同阶段的结石进行定位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