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肛周脓肿患者,选择一期根治术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3月—2014年03月肛周脓肿患者90例。针对所有肛周脓肿患者,选择实施一期根治术给予临床治疗,观察患者完成手术后获得的临床效果表现。完成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1年的随访,对最终的临床疗效实施系统评价。结果所有肛周脓肿患者完成治疗后,临床获得的治愈率达到了100%,在对患者进行随访的过程中没有出现疾病复发的情况,并且未表现出手术并发症的情况。结论针对肛周脓肿患者,选择一期根治术给予临床治疗,最终获得的治疗效果显著,在降低患者临床疾病复发率以及降低形成瘘管率等方面表现了重要的意义,并且能够显著缓解患者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疼痛感,成功凸显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96例肛周脓肿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通过一次性根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常规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肛周皮肤外观恢复时间、手术后患者恢复治疗的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68.75%,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患者肛周皮肤外观和术后恢复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肛周脓肿通过一次性根治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佳,疗效确切、无肛门功能不良等并发症;疗程短,减少住院天数;降低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研究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INVM)患者的左室心肌周向应变(CS)。方法收集52例INVM患者为实验组,其中27例EF≥50%,25例EF<50%。采集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水平二维动态图像,应用STI获取各室壁节段收缩期CS,并以2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结果INVM患者EF≥50%组不同水平CS峰值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EF<50%组左室不同水平CS曲线紊乱,峰值明显减低(P<0.05)。结论STI可作为一种新的诊断INVM的方法;而不同室壁节段CS的变化可反映出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简介:背景:目前,牙周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异种骨移植与人工骨替代材料植入等,然而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目的:比较煅烧骨、冻干骨和Bio-oss骨各自单独使用修复牙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4组,制备单侧牙周骨缺损模型,其中3组于骨缺损处分别植入煅烧骨、冻干骨和Bio-oss骨,以未植入任何材料者作为空白对照。术后4,8,l2周处死动物,获取完整标本,进行大体、X射线及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煅烧骨组、冻干骨组、Bio-oss骨组术后4,8,12周的骨密度、新生牙骨质高度、新生牙槽骨高度及新生牙周膜高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且缺损处骨组织逐渐连续,牙根面可见新生牙周组织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熟、增多。煅烧骨组术后4周新生牙槽骨高度高于冻干骨组(P〈0.05);冻干骨组术后12周新生牙周膜高度明显高于煅烧骨组、Bio-oss骨组(P〈0.05)。结果表明煅烧骨的成骨诱导能力优于Bio-oss骨与冻干骨,冻干骨促进牙周膜再生的能力优于煅烧骨、Bio-oss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基层医院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外科收治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予以人文关怀,并通过SAS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明显下降,但是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SAS评分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基层医院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加护理护理满意度,避免临床纠纷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普外科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疗的研究。方法将在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入住本院的40例患有急性阑尾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的诊断以及治疗方式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患有继续阑尾炎的40例患者之中,通过实验室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的有31例患者,检查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0.92%,另外患有阑尾炎的5例患者是在手术之中对其进行检查确诊的;患者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之后均都身体痊愈。有4例患者在术之后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达7.17%。结论在临床普外科之中急性阑尾炎是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根据阑尾炎患者自身状况选择自己较为适合的治疗措施进而保证患者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确保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就目前阶段而言,手术治疗是治愈急性阑尾炎的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观察对比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8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6%,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肿瘤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取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对比不同特异性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牙周再生能力。方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periodontalligamentstemcells,hPDLSCs),人颌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jaw-derivedbonemarrow-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hJBMMSCs)和人髂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iliac-derivedBMMSCs,hIBMMSCs),成骨诱导后进行成骨指标检测。间接共培养JBMMSCs/IBMMSCs与PDLSCs,通过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观察组织特异性来源的细胞间交互作用。构建JBMMSCs/IBMMSCs+PDLSCs细胞聚合体(cellaggregates,CAs),检测成骨基因表达以及裸鼠皮下8w异位牙周再生能力。结果:经成骨诱导,hJBMMSCs的成骨相关指标表达均显著高于hIBMMSCs和hPDLSCs(P〈0.05)。经JBMMSCs诱导的PDLSCs的成骨基因表达显著高于IBMMSCs(P〈0.05);JBMMSCs+PDLSCsCAs成骨相关基因表达高于IBMMSCs+PDLSCsCAs(P〈0.05),并且在裸鼠皮下异位再生牙周组织,前者形成排列规律的垂直于CBB表面的牙周膜样纤维,并且有更多新生骨基质沉淀。结论:PDLSCs和JBMMSCs是具有组织特异性的间充质干细胞,是更合适牙周组织再生的种子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