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周部室间隔缺损的患儿行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术的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施行的44例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周部室间隔缺损患儿的护理总结。手术前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做好患儿及物品准备;术后去枕平卧,肢体制动,必要的镇静,严密观察术后并发症,如穿刺部位出血、心律失常、溶血、封堵器脱落、残余分流等。结果44例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1例死亡,未发生穿刺部位出血、心律失常、溶血、封堵器脱落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经精心护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术疗效确切,护士在术前、术后密切的观察和细致的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治愈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本院2015、2016年度血培养标本的实验室数据,了解本院血培养污染率及污染菌种类,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2015年、2016年度两年的血培养标本的阳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5年共有916例血培养标本,阳性标本有54例,其中污染菌47例,致病菌7例,其分布为表皮葡萄球菌39例(83.1%)、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8.5%)、大肠埃希菌3例(6.3%)、棒状杆菌1例(2.1%);而2016年共有983例血培养标本,阳性标本有34例,其中污染菌28例,致病菌6例,其分布为表皮葡萄球菌22例(78.6%)、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14.3%)、大肠埃希菌2例(7.1%)。结论2015年度本院血培养污染率为5.13%,而2016年度本院血培养污染率为2.84%,主要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且前者污染率明显高于后者。

  • 标签: 血培养 污染率 表皮葡萄球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标本微生物检验采样过程中污染的原因以及控制措施,减少中断尿标本的污染,提高标本留取成功率,协助医生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我科2018年1月—2月实验室微生物检测尿标本进行分析统计,对这些标本中的污染标本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并得出结论,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经过对污染标本的分析统计,发现导致尿标本污染的原因主要有护理人员指导不到位、留取方法不正确、病人不主动参与、容器易污染等方面。结论对中断尿标本的采集要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指导患者积极参与,尽量避免尿标本在采集过程中污染,降低尿标本的污染率。

  • 标签: 中段尿标本 采集 污染 原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重金属铅污染是危及到食品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食品中的铅污染会导致人体出现食欲不振、关节疼痛等现象。基于此,本文中将对食品中重金属铅污染状况及检测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食品 重金属铅污染 状况 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MDRO患者床单位织物污染情况。方法对2017年1月-7月入住ICU的345人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经临床及微生物室鉴定为MDRO的患者进行单间隔离,选择隔离病房患者在更换床单位织物的24h、48h、72h、96h、120h、7d对床单位织物及床栏进行微生物采样,运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比较MDRO检出部位、株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ICU患者MDRO检出培养来源主要来源于痰培养及支气管吸出物,占70.83%,其次为尿培养(12.50%)、血培养(8.33%)、伤口分泌物、腹水培养(4.17%);对床单位MDRO培养检出率为8.17%,床单位MDRO的检出部位主要集中在床单位上部(10.09%),相比下部(5.14%)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发现床单位左右侧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床单位织物MDRO的检出率高于床栏的检出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隔离病房床上织物MDRO检出率为9.75%,时间与织物MDRO检出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重症监护病房MDRO环境管理中应注意床上织物的管理,在床单位上部及床上织物检出率较高,且床上织物保留时间越长,MDRO检出率越高。

  • 标签: 医院感染 ICU MDRO 床单位 医用织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创伤性骨科手术中手套的污染问题,评估影响手套污染和穿孔的因素,从而减少医患之间的交叉感染。方法我院骨科30例开放复位内固定术的病例,整个骨科手术团队使用双手套,每组手套更换之后进行挤压漏水法观察手套穿孔情况以及细菌培养鉴定检测手套的污染情况。结果骨科主刀医生的手套污染和穿孔率最高,检出的污染菌为表皮葡萄球菌(64.29%),藤黄微球菌(20.78%)等。结论在骨科内固定术中更频繁的更换外层手套可以降低术中手套的污染和穿孔率。

  • 标签: 感染 创伤 穿孔和污染
  • 简介:随着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在中医学的肿瘤病机理论中创新出了一种新的病机理论,即癌毒病机理论。癌毒病机理论的提出,是中医在肿瘤研究方面的进步,根据癌毒病机理论的相关内容,对中医肿瘤有了新的认识,加强对癌毒病机理论的应用可以提高中医肿瘤辨证论治的效果,提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从而促进中医肿瘤辨证论治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叙述了中医肿瘤中癌毒病机理论的应用,还阐述了中医肿瘤中癌毒病机理论的辨证论治。

  • 标签: 辨证论治 中医 癌毒病机理论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额部锥颅斜行置管液化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下血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采用改良额部锥颅置管引流术治疗的102例慢性硬下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102例病人的症状术后1~4h均明显改善,术后48h复查CT显示血肿均大部分被清除,留管时间2~4d,术后7~10d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1例术后脑组织复位不完全形成硬下积液。术后1、3个月复查CT未见复发。结论CT定位下额部锥颅斜行深置单管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下血肿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经额锥颅 斜行单管 冲洗引流术
  • 简介:目的分析特发性视网膜前患者的手术治疗及对光感细胞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78例特发性视网膜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巩膜扣带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特发性视网膜前各项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与对照组(76.6%)相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对数视力(LogMAR)、视网膜黄斑区中心凹厚度(CFT)及黄斑区平均厚度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2%)与对照组(16.7%)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对特发性视网膜前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黄斑区中心凹厚度及平均厚度,安全可靠,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特发性 视网膜 手术治疗 光感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绒毛血管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诊断,并分析其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4例经病理学检查最终确诊的胎盘绒毛血管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24例患者年龄在20到3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5岁,足月产14例,早产10例,早产病例中4例为低出生体重儿。16例合并胎膜早破,4例合并子痫前期,其余4例未见其他并发症。肿物镜下主要由许多血管腔隙和少量疏松的纤维组织间质组成。免疫组化瘤细胞CD34,Ki-67阳性指数<10%。结论胎盘绒毛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胎盘良性肿瘤,极少富于细胞性,容易被临床误诊,常伴发多种妊娠合并症。

  • 标签: 胎盘 绒毛膜血管瘤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缩宫素第3日联合人工破的引产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建卡并分娩的44例孕41~41周6天的单胎头位无合并症及并发症初产妇引产病例,分为缩宫素引产3日组和缩宫素第3日联合人工破组。缩宫素引产3日组19例,缩宫素第3日联合人工破组25例,比较两组阴道分娩率,缩宫素静滴累计时间,引产开始至分娩的时间,产后大出血发生,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分情况。结果缩宫素第3日联合人工破组阴道分娩率显著增加,仅2例发生顺产后产后大出血,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1分钟及5分钟Apgar评分与缩宫素引产3日组无显著差异,缩宫素引产3日组发生1例剖宫产术后败血症。两组缩宫素静滴累计时间、引产开始至分娩的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缩宫素第3日联合人工破可提高阴道分娩率。

  • 标签: 引产 缩宫素 人工破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中使用防粘连进行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经宫腔镜确诊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病例数为70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并放置宫内节育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置入防粘连,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总疗效率为97.14%,对照组中患者的总疗效率为85.7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采用宫腔内防粘连效果更加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度宫腔粘连 防粘连膜 宫腔镜 宫腔粘连分离术 宫内节育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胚胎停育应用绒毛促性腺激素配合黄体酮防治效果。方法此次10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有胚胎停育征兆的孕妇,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即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单应用黄体酮防治,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绒毛促性腺激素防治,将两组不同方式治疗后的胚胎发育情况以及孕酮、绒毛促性腺激素水平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在保胎成功率上,研究组为96.00%,对照组为84.00%,两组患者在孕酮、绒毛促性腺激素水平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胚胎停育应用绒毛促性腺激素配合黄体酮防治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减少和防预孕妇出现胎停育现象。

  • 标签: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黄体酮 胚胎停育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额顶部与顶部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下血肿的手术疗效。方法采集90例2014年2月至2017年5月慢性硬下血肿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实施顶部钻孔引流治疗(钻孔点在冠状位血肿最厚层面靠近顶结节);观察组实施额顶部钻孔引流治疗(钻孔点在冠状位血肿最厚层面靠近额顶部)。比较两组患者慢性硬下血肿治疗总有效率;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颅内积气、颅内残留血肿;复发率,并比较治疗后7d和3个月两组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慢性硬下血肿显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20例,无效0例,观察组显效32例,有效8例,无效0例,两组显效率分别是50.00%和80.00%,总有效率分别是100.00%。两组术后第1天颅内积气、术前、术后第1天颅内残留血肿差异不显著,而观察组术后第7天颅内积气、颅内残留血肿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7d和3个月观察组组的认知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额顶部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下血肿的手术疗效优于顶部钻孔引流治疗,患者预后更好,血肿和积气清除更彻底,有助于恢复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预防复发,值得推广。

  • 标签: 额顶部 顶部钻孔引流 慢性硬膜下血肿 手术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式额肌腱瓣悬吊术矫治儿童重度上睑下垂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2011-12在我科收治的儿童重度上睑下垂患者83例114眼,采用改良式扇形额肌腱瓣悬吊术进行矫治,分析术后上睑下垂矫正效果和上睑缘弧度、重睑形成及倒睫、结膜脱垂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观察5a。结果:术后第5a,矫正满意和基本矫正者共有84眼(73.7%),部分矫正30眼(26.3%),手术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包括倒睫4眼(3.5%),其中3例3眼上睑内侧1/3灰线处缝牵引缝线牵引lwk后消失,1例1眼行二次手术;结膜脱垂2眼(1.8%),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眼药水点眼,加压包扎lwk后结膜脱垂均消失;术后无1例发生暴露性角膜炎、眼睑外翻、睑球分离、眼睑成角畸形、血肿形成、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上睑回退和外侧重睑皱襞消失是长期随访最常见的问题。结论:改良式额肌腱瓣悬吊术矫治儿童重度上睑下垂长期疗效满意,效果持久稳定,安全可靠。

  • 标签: 上睑下垂 额肌腱膜瓣悬吊术 长期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系电凝法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临床效果。方法83例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电凝法处理阑尾肠系膜,对照组则采用Hem-o-lok夹闭,比较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尿管拔除时间、住院费用,记录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尿管拔除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凝法分离阑尾系,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无明显的并发症。

  • 标签: 阑尾炎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电凝法 阑尾系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