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继发肺部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和耐药状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1月黄石市第五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肺部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5例同期收治的脑部术后继发肺部感染非鲍曼不动杆菌患者为对照组,调查相关危险因素,并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数据采用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蛋白血症入院时GCS评分(≤8分)、ICU住院时间(〉7d)、使用碳青霉烯类和糖皮质激素及混合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继发肺部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敏感率最高,为78.18%,其次阿米卡星,敏感率为54.55%,头孢他啶和氨曲南的敏感率均小于10%。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较多。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严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仍是敏感性最高的药物,其次是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宜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初步探讨了解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应用抗菌药物效果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用药合理性及感染控制提供重要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4年5月期间的80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效果的有关资料,对应用各类药物的强度进行计算,并采用K-B法对患者送检标本中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进行检测。结果对于常用抗菌药物而言,患者的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只对阿米卡星、碳青霉烯类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的较低。临床中应用较多的抗菌药物主要是氟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对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性而言,在应用强度方面,鲍曼不动杆菌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正相关关系。对于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等抗菌药物,在应用强度方面,鲍曼不动杆菌与其不具有相关性。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较严重的耐药性,应提高重视,可采用阿米卡星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类药物进行治疗,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应对其适应证详细了解。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B突变以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的效果。方法设计结核分歧杆菌rpoB基因引物,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40例结核杆菌临床菌株耐药性进行检测,对照由DNA测序法检测的标准结核分歧杆菌(H37Rv)rpoB基因,确定rpoB基因的变异情况,对PCR-反向点杂交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作出评价。结果40株临床菌株中有11株利福平敏感株的基因序列与对照的H37Rv相同,剩下的29株耐药株中检测到变异基因27株,其特异性为100%,阳性率为93.1%。结论rpoB基因本身高度保守,但由于rpoB基因突变导致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耐药。本研究使用PCR-反向点杂交法针对rpoB基因高突变区设计引物,此方法快速、简便、准确,能有效监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对临床早期诊治结核病有极大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对依赖利福平结核杆菌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新疆库尔勒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有肺结核疾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与诊断结果均接受回顾性分析法进行分析,并以表格的形式将结果统计出来。结果通过影像观察,多数患者的肺部双侧都有结核,而且两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变,只有极个别的患者是单侧结合和单侧病变。从影像中可以观察到普遍患者的病情都处于严重的状态,推测跟患者的年龄有着直接的关系。患者对利福平存在较强的依赖性。结论对利福平结核杆菌依赖的患者需要早确诊、早治疗,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按时服用药物,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注射用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结核科将90例肺结核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均为45例。常规组采用利福平口服治疗,而治疗组给予注射用利福平。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29例显效、14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常规组20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39/4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的起效时间以及药物吸收率等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2/45);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3/45),两组间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运用注射用利福平治疗其效果较好,优于传统的口服治疗,患者药物吸收率高,用药周期相对较短,可在临床中广泛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谱和临床特点。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给予患者常规检查,如血压、体温等,均进行药敏实验,分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谱和临床特点,为医生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了一定依据。结果本次182例标本中共检出179例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为98.35%,其中痰液最多,占比为74.17%,其次为创伤口分泌物,占比为9.89%。经分析后得知,对阿安培南敏感率为60.21%,头孢哌酮的敏感率为49.71%,哌拉西林的敏感率为36.45%,舒巴坦的敏感率为29.74%。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存在较强的耐药性,治疗此类病菌所导致的疾病可采用西司他汀、亚胺培南等药物,若患者疾病严重可将药物联合使用,以达到提高临床治疗疗效的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种耐药肺结核患者的耐药原因及疗效。方法于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间,在我院选择50例多种耐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了解患者耐药原因,并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莫西沙星组(n=25,莫西沙星+抗结核药物)和氧氟沙星组(n=25,氧氟沙星+抗结核药物),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耐药原因为不规则治疗35例,初始耐药7例,医护人员处理不当8例。莫西沙星组患者治疗后痰菌转阴率及病灶吸收率、空洞愈合率与氧氟沙星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多种耐药肺结核患者的耐药原因较多,且莫西沙星+抗结核药物是临床治疗多种耐药肺结核的有效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对82例结核杆菌痰培养阳性耐药菌株进行5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基因检测。方法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来检测耐药结核患者的痰标本临床分离株和耐药结核患者痰标本直接进行基因的突变检测。结果对20例结核患者耐药菌株进行了5种药物的敏感实验,耐药高发种类以SM、RFP、INH为主,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发生率也很高。结论应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对异烟肼(INH)、吡嗪酰胺(PZA)、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利福平(RFP)的耐药性,及时检测出结核突变菌株能为临床快速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依据,是患者进一步治疗以及控制耐药结核病的重要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结核患者分别应用利福平与利福喷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利福平治疗,观察组行利福喷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88.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皮疹、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机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少,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应用利福喷丁相较于利福平,临床疗效更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一组多药耐药克雷伯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一院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病人标本中分离的多药耐药克雷伯菌属共20株,用分子鉴定法鉴定菌种,将1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6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0株菌中19株为肺炎克雷伯菌,1株为变栖克雷伯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或/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检出率达80.0%。其中aac(3)-Ⅱ、aac(6’)-Ⅰb群、ant(3″)-Ⅰ、aph(3’)-Ⅰ、rmtB的检出分别为9株、12株、10株、5株、4株。并且在变栖克雷伯菌中发现了aac(6’)-Ⅰb-cr基因。结论本组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产生耐药,造成该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其产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1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在变栖克雷伯菌中发现了aac(6’)-Ⅰb-cr基因是国内外首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