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细胞学样本的临床应用价值不断提升,如何在1~2张的细胞学涂片极端条件下,满足复杂的临床诊治需求,值得探寻。该文作者通过涂片回收细胞蜡块技术,收集痰及胰腺、肺经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获得的手工及液基细胞学涂片上的细胞进一步开展免疫组织化学,验证了该技术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以此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涂片回收细胞蜡块的制备流程及潜在的影响因素,以促进该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 简介:<正>痰涂片镜检作为发现传染源、选择化疗方案、考核评价疗效等重要手段,在现代结核病控制工作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越来越得到各级结防机构的重视。如何加强痰涂片的质量控制,提高各级结核病实验室的痰检质量,提高肺结核病人的涂阳发现率已成为当前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NTP)实施中的重要内容。一、我国痰检质控系统的建立和发展1994年以前,我国尚未建立结核菌检查

  • 标签: 结核病 痰涂片 镜检质量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同时进行涂片镜检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使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分析的1513例病例同时进行涂片镜检分析。结果使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分析同时通过涂片镜检分析有效的避免了漏诊、误诊情况发生。结论涂片镜检是进行血细胞分析的必需项目,使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必须同时进行涂片镜检。

  • 标签: 自动血细胞分析 涂片镜检 漏诊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血涂片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0例行血常规检验患者为研究对象,先运用血液分析仪检测,根据结果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正常组(n=80)和异常组(n=90),然后再行血涂片分析,比较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异常组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均明显异常(P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血涂片分析 临床价值
  • 简介: 摘 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血涂片分析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方法:筛选2020年3月—2023年3月我院就诊的64例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并以此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需要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人,其中对照组采取血细胞分析仪技术检验,研究组采取血涂片分析技术检验,比较两组检出白细胞情况和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采用血涂片分析技术检验对于异常形态白细胞分类异检出效果显著,研究组采取的血涂片分析技术对多种检测指标其阳性 检出率为28.1%,对照组采取的血细胞分技术对多种检测指标其阳性检出率为12.5%,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检验患者中,血细胞分析仪检验技术和血涂片分析技术的应用效果存在差异,血涂片分析技术第患者白细胞分类异常的检出以及多指标检出率均优于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应在临床检验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血涂片 血常规 检验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涂片检测在血液常规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7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血液常规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检测。结果:在检测结果方面,观察组检测正常为72.50%,对照组检测正常为5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检测在血液常规检查患者的检测中,能够更加准确的对细胞形态进行观察,从而避免了出现漏诊、误诊的几率,提升了临床诊断过程中的诊断效果,患者康复效果更佳,值得参考。

  • 标签: 血涂片检测 血液常规检查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涂片分析提高血常规检查检出率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查的患者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对两种检验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异常标本检出率为46.11%、假阳性率为2.22%、假阴性率为2.78%,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中嗜碱性细胞成分数值明显高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实施血常规检验时,血涂片分析可以更准确的观察细胞形态,进而更准确的提高样本检出率,减少假阴性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常规 血涂片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意义。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体检的自然人群中随机选取200例进行本次研究,对其均进行血常规检验,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检测,通过比较,分析两种检验方式存在的差异,探讨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意义。结果:以病理学检验结果为金标准,正常和异常标本分别为168例和32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诊断结果显示正常和异常标本分别为143例和57例,准确率为85.12%,血涂片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和异常标本分别为164例和36例,准确率为97.62%,血涂片检测准确率高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血涂片检测异常的标本有缺铁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等。结论: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验,虽然准确率较高,但是采用血涂片检验,能够帮助诊断人员进一步明确细胞的形态,两者联合应用,能够有效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涂片镜检 血常规检验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混合涂片革兰氏染色法鉴别化妆品微生物的形态与革兰氏阴阳性;方法:制作铜绿假单胞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涂片NE1、铜绿假单胞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涂片PS1,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涂片NE2,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涂片PS2,分别进行革兰氏染色,油镜镜检;结果:PS1、NE2、PS2等三片混合涂片外侧区仅见一种菌,内侧区域可见两种菌,且内外两侧界限分明。结论:混合涂片革兰氏染色法适用于化妆品微生物学指标中三种致病菌的形态与革兰氏阴阳性的鉴别,识别度好,准确性高,质量可控。

  • 标签: 混合涂片 革兰氏染色 化妆品微生物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涂片检查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9.9-2020.9月收集的100例标本,首先进行涂片染色检查,之后进行细菌培养,对微生物检出率及不同类型合格标本的涂片微生物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标本中共检出微生物97例,检出率为97.00%(97/100)。100例标本包括44例痰液标本、13例胸腹水标本、20例尿液标本及23例脓液标本,其微生物检出率分别为97.73%(43/44)、92.31%(12/13)、100%(20/20)、95.65%(22/23)。结论:细菌培养其进行微生物标本涂片镜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送检标本的质量,减少结果误差,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临床微生物检验 涂片检查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在针对患者开展血常规检验的过程中,利用血涂片镜检方法,探究使用这种方法产生的价值。 方法 将40例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需要接受血常规检验,收治开始时间为2021年3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12月,随机分组,A组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B组运用血涂片镜检,比较两组诊断价值。 结果 B组检出准确率高于A组,假阳性率低于A组(P<0.05)。 结论 在血常规检验工作中,可以使用血涂片检验,这种检验方法准确率相对比较高,可以为后期临床诊断疾病以及治疗疾病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血涂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常规检验中血涂片分析的重要性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血标本,本次实验在2019年1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1年1月,实验血标本份数为2000份。所选2000份血标本中正常血标本份数及异常血标本份数分别为600份及1400份。对所选正常血标本及异常血标本进行血涂片分析,以此探究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在所选600份正常血标本中,涂片检查结果显示共计8份血标本显示为异常,由此可以得出,假阴性为1.33%;对本次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所选1400份异常血标本中,涂片结果显示共计661份血标本显示为正常,假阳性为47.21%。结论: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能够有效弥补血液分析仪存在的不足,提高血常规检验工作的准确率,检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加以注意。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血液分析仪 血涂片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意义。方法选取血常规检验者10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22年1月-2022年12月。均实施血涂片镜检、血液分析仪诊断,分析相符率,记录异常表现与占比情况。结果在中性粒细胞升高、单核细胞计数与嗜酸性粒细胞变化、嗜碱性粒细胞与 单核细胞上升、血红蛋白下降且红细胞正常/降低时,血涂片镜检、血液分析仪诊断异常率比较,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涂片镜检也可用于血常规检验,能够及时检出异常表现,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血涂片镜检 血常规检验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100例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治疗患者经过检验的血标本,使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50例正常血标本为观察组,50例异常血标本为对照组,将两组血标本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经过观察后发现,观察组经过血涂片的检查只有4例异常,假阴性率为0.8%,对照组经过血涂片检查有24例正常,假阳性率为48%。结论血常规检验作为一种筛选检查,其实际检验结果不是非常准确,血涂片检查可以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诊断准确性,了解患者的身体状态,因此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血涂片分析 血涂片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涂片在血常规检测中的重要应用。方法择取2013年12月到2015年12月期间于笔者医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160例患者,先为其进行自动血液分析仪检验,再为其实行血涂片镜检。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160例患者使用血液分析仪检验,发现80例(50%)为阳性,经血涂片镜检之后,其中真阳性与假阳性各40例;发现80例(50%)为阴性,经血涂片镜检之后,其中真阴性76例,假阴性4例。故血液分析仪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91%、65.52%。结论作为一种过筛式检查,血常规可能出现不准确结果,单以血液分析仪进行检验是不够的,必须要以血涂片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重要性 血涂片镜检 自动血液分析仪 准确率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肺结核痰菌涂片阳性检出率常见因素与对策。方法资料来源于(2011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肺结核新发病例和管理的老病例痰结核菌涂片检验记录,取每一位患者清晨、即时和夜间的痰标本,每份涂片3张。结果2019例初诊可疑患者中,共查痰2019例,查痰率为100%,初诊病例阳性率(19.70%)明显高于复诊阳性率(6.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阳性患者中,15~20岁占5.83%,21~50岁占60.68%,51~70岁占33.50%;533例初诊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0.52,男性涂痰阳性率为20%,女性涂痰阳性率为19.13%,男女性别之间涂痰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33例初诊患者中,稀薄唾液样痰、泡沫痰、粘液痰、血痰、脓痰五种不同性状的痰液阳性率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影响肺结核痰菌涂片阳性检出率常见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痰检质量不好,检验人员不够认真,应采集质量较高的痰液,并加强结核菌涂片检查的实验室室间和室内质量控制。

  • 标签: 肺结核痰菌涂片 阳性检出率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涂片检查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方法获取微生物标本,并根据检查方法的差异将标本分为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43)。对照组采用原始标本涂片检查与细菌培养同时进行,研究组则在细菌培养后再进行涂片检查,比较两组在不同类型微生物的检出率以及不同标本间的微生物检出率。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在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的检出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分别为9.30%、76.74%、13.95%和9.30%、74.42%、13.95%。在腹腔液、痰液、脓液和尿液标本中,研究组的微生物检出率分别为13.95%、46.51%、18.60%、20.93%,而对照组分别为11.63%、48.84%、20.93%、18.60%,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采用原始标本涂片检查还是细菌培养后再行涂片检查方法,在微生物检验中均能获得较高的检出率,并能明确分类病原菌类型,为选择针对性的疾病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和指导,实现合理用药。因此,涂片检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涂片检查 微生物检验 细菌培养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四种方法分别进行血小板计数,旨在为实验室检测血小板计数异常时推荐适宜的复检方法。方法收集2020年8-9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电阻抗法的血小板计数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低值组、中值组、高值组各100例,并基于流式细胞术作为血小板计数的参考方法,分别与电阻抗法、牛鲍计数板法和改良血涂片法的计数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电阻抗法[低值组:(86.1±10.3)×109/L,中值组:(221.8±41.8)×109/L,高值组:(441.3±51.4)×109/L]、牛鲍计数板法[低值组:(85.2±10.1)×109/L,中值组:(219.3±37.7)×109/L,高值组:(443.1±54.5)×109/L]、改良血涂片法[低值组:(86.1±10.1)×109/L,中值组:(218.1±37.7)×109/L,高值组:(442.6±53.3)×109/L]的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流式细胞术[低值组:(85.4±10.1)×109/L,中值组:(220.7±42.0)×109/L,高值组:(440.9±50.0)×109/L]的血小板计数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上述三种方法与流式细胞术的血小板计数结果之间均具有一致性。结论改良血涂片法与参考方法的比对结果一致,且具有不需要特殊仪器、计数同时可以观察血细胞形态、涂片易于长期保存等优点,建议首选改良血涂片法作为血小板计数的复检方法。

  • 标签: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 电阻抗 血涂片 流式细胞术 牛鲍计数板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细胞涂片复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检验科行血常规检测的1816份标本为实验对象,将采集的血液标本应用Sysmex-1000i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对于检测结果出现异常提示的标本进行血涂片复检,并分析其结果。结果1816份标本进行血常规检测出现异常提示362例,血涂片复检率19.93%,且发现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真阳性率74.31%,假阴性率10.50%,假阳性率25.69%。结论在临床上,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存在局限性,其对异常结果只能起到初筛的作用,无法准确判断血细胞结构、形态异常。因此,对于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异常者应必须予以血涂片复检,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避免漏诊。

  • 标签: 血涂片 复检 血常规 血细胞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