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外胆管结石经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7年 12月 ~2019年 2月 80例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每组 4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征、恢复时间、术后疼痛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观察组患者明显更长,对照组患者的出血量比观察组患者明显更多,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 P< 0.05)。对照组患者的 VA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 P< 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27.5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5.0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观察组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 P< 0.05)。结论:内外胆管结石经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不仅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手术创伤,还能加速患者康复,减少疼痛和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与胆道镜 肝内外胆管结石 疼痛 并发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研究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方式及术后残石取出方法。方法 用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0 月院内医治的 68 例胆管结石患者,按掷硬币法随机分两组, 38 例参照组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 体外冲击波处理术后残石, 30 例观察组用段病变切除术 + 胆道镜 T 管瘘道网篮处理术后残石,对比两组疗效、并发症 。结果 治疗后,参照组临床疗效比 观察组 差; 参照组并发症比 观察组 多 ,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胆总管切开取石基础上用段病变切除术 + 胆道镜 T 管瘘道网篮处理术后残石能保障胆管结石疗效和提高术后残石取出效果,治疗更安全,应推广。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术后残石 胆总管切开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肝部分切除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 方法: 纳入 2016 年 10 月 ~2019 年 10 月我院接受治疗的胆管结石患者 96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次序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单数为观察组,双数为对照组,每组各 48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肝部分切除术,观察组接受肝部分切除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 10.42% )和( 27.08% ),( P<0.05 )。 结论: 实施肝部分切除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方案比单纯采用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胆管结石患者有着更佳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

  • 标签: 肝部分切除术 临床效果 肝内胆管结石 胆道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镜"联合在胆囊结石伴胆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胆囊结石伴胆管结石患者122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开腹组采用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取石术、T形管引流术联合;三镜组采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及胆道镜联合治疗。数据应用SPSS 18.0进行分析,体重、病史及治疗时间等用(±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疗效对比及并发症发生率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开腹组有效率为88.5%,三镜组有效率为96.8%,三镜组疗效高于开腹组(P<0.05);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7%,明显高于三镜组发生率为6.4%,(P<0.05)。结论"三镜"联合在胆囊结石伴胆管结石疗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胆囊结石病 腹腔镜 十二指肠镜 胆道镜 免疫
  • 简介:摘要胆管结石是肝胆外科常见的顽疾,是良性胆道疾病患者的重要死因之一。传统的胆管结石诊治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兴起为医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三维可视化技术能精确评估肝脏的解剖结构和病理情况,对切除术、胆道镜取石术和胆道引流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以三维可视化技术为基础的3D打印和术中导航技术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胆管结石诊治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以期对之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 标签: 胆石 肝内胆管结石 三维可视化技术 数字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浦东医院接受腹腔镜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的32例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9例;年龄32~84岁,中位年龄59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29例患者完成腹腔镜手术,3例中转开腹,其中行左外叶切除27例,左半切除5例。胆总管切开取石并放置T管18例,胆道镜取石14例。平均手术时间(221±41)min,术中出血量(260±62)ml。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42±17)h,术后住院时间(10±2)d。术后出血3例,经输血、应用止血药物治疗后止血;术后胆漏3例,经引流后10 d自愈;无腹腔感染等其他并发症。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2例,均采用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出结石。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胆结石 肝切除术
  • 简介:摘要肝胆管结石病是我国常见的胆道疾病,回顾其近70年的外科治疗,治疗方法不断改进,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总体治愈率仍不理想,目前还没有被公认和广泛接受的诊断与治疗指南。笔者团队结合近40年肝胆管结石病的治疗经验和近年来肝胆管结石病外科治疗相关进展,将肝胆管结石病分为原发型、炎症、占位和终末4种类型,并针对个案选用不同综合治疗方案,期望更好地完成"同病异治",更好地个体化选择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从而不断提高肝胆管结石病精细化诊断与治疗水平。

  • 标签: 肝胆管结石病 外科手术 分型 原发型 炎症型 占位型 终末型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血流阻断在包虫病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连续在青海省人民医院普外科行根治性切除的49例包虫病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2例,女性27例,年龄10~62岁。按术中血流阻断方法分为Glisson组(n=22)和Pringle组(n=27)。Glisson组阻断Glisson蒂血流,Pringle组采用Pringle法阻断血流。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lisson组血流阻断时间20(15,26)min,少于Pringle组35(30,4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isson组引流管拔除时间为7(6,9)d,少于Pringle组8(7,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isson组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明显优于Pringl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lisson组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40.9%,9/22),Pringle组发生并发症15例(55.6%,15/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虫病患者切除术中Glisson蒂血流阻断法术后肝功能、引流管拔除时间、血流阻断时间优于Pringle阻断。

  • 标签: 棘球蚴病,肝 肝切除术 Glisson蒂阻断 Pringle阻断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红素加氧酶-1(HO-1)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联合常温机械灌注(NMP)保存大鼠心脏死亡后捐献(DCD)供肝移植后对胆管上皮细胞(BEC)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鉴定和扩增SD大鼠的第三代BMMSCs,以及通过Ad/HO-1修饰的BMMSCs(Ad/HO-1/BMMSCs),建立体外稳定的NMP系统装置;采用220只6~8周龄体重200.0~220.0 g雄性SD受体大鼠构建心脏死亡后热缺血30分钟DCD移植模型;将220只SD受体大鼠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组)、冷保存组(SCS组)、单纯NMP组(NMP组)、BMMSCs联合NMP组(BP组)和Ad/HO-1修饰的BMMSCs联合NMP组(HBP组),每组44只,其中NMP组、BP组和HBP组均进行4 h体外灌注。各组分别于移植术后0d、1d、7d和14d取材并检测相关指标,观察受体生存时间、肝功能以及胆管病理学改变。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以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EC中细胞角蛋白19 (CK19)表达,TUNEL染色测定凋亡的BEC,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结果HBP组大鼠术后生存时间较其他各组明显延长[SCS组(5.6±0.8)d比NMP组(18.4±2.0)d、比BP组(20.5±1.5)d、比HBP组(82.5±3.2)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BP组和HBP组在肝功能、胆管病理学等方面得到显著改善,BEC中CK19蛋白表达显著增加[术后14d:S组(0.81±0.02)比SCS组(0.35±0.03)、比NMP组(0.47±0.02)、比BP组(0.63±0.02)、比HBP组(0.77±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EC的凋亡数量以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明显降低[术后14d:S组(10.0±1.2)%比SCS组(57.3±5.5)%、比NMP组(40.1±4.6)%、比BP组(32.0±2.2)%、比HBP组(13.7±3.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HBP组较BP组相比保护作用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HO-1修饰BMMSCs较单用BMMSCs联合NMP体外保存大鼠DCD供可以更好地保护移植中BEC功能,提高移植术后生存率。

  • 标签: 肝移植 常温机械灌注 间充质基质细胞 胆管上皮细胞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经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主要适应证及主要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2010—2017年于北京友谊医院内镜中心行ERCP诊治的年龄≤14岁胆胰疾病患儿61例,共行ERCP操作101例次,回顾分析行ERCP的病因、麻醉方式、操作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对主要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先后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1例次操作中成功97例次,成功率为96.0%。慢性胰腺炎(68.3%,69/101)、胰腺分裂(11.9%,12/101)、胆管结石(8.9%,9/101)分别占适应证的前3位。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32.7%(33/101),以高淀粉酶血症(13.9%,14/101)及术后胰腺炎(13.9%,14/101)最常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慢性胰腺炎与高淀粉酶血症及术后胰腺炎呈负相关(P<0.01,OR=0.020,95%CI:0.002~0.160),而胰腺分裂(P<0.01,OR=7.4,95%CI:1.4~37.9)、胰管插管(P<0.01,OR=79.7,95%CI:6.5~972.6)为高淀粉酶血症及术后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行ERCP以慢性胰腺炎为主要适应证,总体操作成功率较高,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不低,尤其在一些特殊患儿(如胰腺分裂)的操作过程中应当引起重视。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儿童: 适应证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严重程度认知障碍组别脑扩张血管周围间隙(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EPVS)的差异,分析EPVS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纳入48例主观认知下降者(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SCD),43例遗忘轻度认知障碍者(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44例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AD)者以及43例认知功能正常(normal control,NC)的中老年人,行多项神经心理学测试及3.0 T多模态磁共振检查,在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层面对EPVS计数并进行4级评分。用Kruskal-Wallis检验、Kolmogorov-Smirnov Z检验分析整体及组间差异,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AD组半卵圆中心评分(3.18±0.58)明显高于SCD组评分(2.60±0.64)(P<0.01)、aMCI组评分(2.77±0.81)(P<0.05)、NC组评分(2.56±0.77)(P<0.01)。控制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后,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半卵圆中心EPVS与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basic,MoCA-B)评分显著负相关(r=-0.30、-0.37,P=0.000),与华山版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 Huashan version,AVLT-H)延迟回忆及再认得分显著负相关(r=-0.241,P=0.002;r= -0.275,P=0.000),与波士顿命名测试(boston naming test,BNT)评分显著负相关(r= -0.257,P=0.001)。基底节区EPVS与各项神经心理测试评分均无相关性。结论AD患者脑半卵圆中心EPVS增多,半卵圆中心EPVS与整体认知功能、记忆、语言功能负相关。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血管周围间隙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高龄急性胆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临汾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因急性胆管炎合并胆总管结石行急诊ERCP的18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年龄≥80岁者80例作为观察组,年龄<65岁者10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合并症、ERCP操作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高血压、脑血管病及糖尿病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恶性肿瘤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比例(67.50%,54/80)大于对照组(44.34%,47/106),观察组完全取石率(80.00%,64/80)低于对照组(91.51%,97/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操作成功率、操作时间、心肺不良事件及插管失败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4例插管失败患者,后行经皮穿刺胆道引流术,术后症状好转;对照组出现5例插管失败患者,急诊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后恢复良好;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ERCP用于急性胆管炎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高龄患者安全有效,但需密切关注合并症,并及早发现可能引起的不良事件。高龄患者一旦发生并发症往往较严重,应加强围术期的管理。

  • 标签: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高龄 急性胆管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经皮经建立胆管窦道,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在高龄肝胆管结石合并良性狭窄患者的临床应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东院)肝胆外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诊断胆管结石伴胆管狭窄的56例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经皮穿胆道引流术(PTCD)穿刺引流,同时一次性逐级扩张穿刺窦道,在胆道镜下联合钬激光进行胆管结石碎石、取石。分析术中操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3例患者一次性建立窦道,取出结石并解除狭窄,2例穿刺出血,1例钬激光解除狭窄时出血并及时中转手术。患者接受激光治疗2~8次,平均4次,每次操作时间平均30(28~32)min,所有患者狭窄环解除,切开处胆管黏膜修复,复查彩色超声或胆道造影无异常后拔除T管,平均随访6个月。无结石残留,肝功能及胆红素均正常,手术治疗效果显著。结论经皮经一次性建立窦道,采用胆道镜联合钬激光对于肝胆管结石合并良性狭窄的无法耐受手术的高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胆管狭窄 高龄患者 微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是小儿最常见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90%发生于5岁以内,综合治疗后3年无事件生存率可达60%~70%。内外血管系统栓是儿童高危HB临床表现之一,可见于门静脉、腔静脉等中心静脉甚至心房,常诱发上消化道大出血、顽固性腹水、肝脏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母细胞瘤患儿的预后。近年来,虽然手术、综合化疗、介入治疗、放疗、射频消融治疗、靶向治疗、高强度射频聚焦刀治疗等均在栓方面有所进展,但栓依然是难治性HB常见特点之一。该文就近年来儿童HB伴栓的临床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提高对此类病例的诊疗质量及改善高危HB的预后。

  • 标签: 儿童 肝母细胞瘤 癌栓
  • 简介:摘要神经内分泌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亚类,在胃肠道中很少见,目前大多数关于神经内分泌的文献源于对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而直肠神经内分泌的公布数据很少。本文报道了1例直肠神经内分泌合并转移病例,就诊时表现为明显的类综合征症状,结肠镜检查拟诊为直肠恶性肿瘤,结合有类综合征的表现,考虑诊断为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随后免疫组化检查显示Ki-67约65%(+),最终诊断为直肠神经内分泌

  • 标签: 免疫组织化学 癌,神经内分泌 类癌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死亡后器官捐献供者合并腹腔广泛夹层动脉瘤,其供临床使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在临床工作中,经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分配来的1例供,术中发现腹腔血管广泛的夹层动脉瘤,累及腹腔干至动脉左右分叉以上,动脉重建极其困难,最后采用供者近脾门处脾动脉作为间置血管搭桥,重建成功。结果术后早期监测肝脏血流均满意,无外科并发症,顺利出院。随访至目前,术后13月余,血流满意。结论结合文献复习,有腹腔夹层动脉瘤使用成功的案例,其夹层未累及远端固有动脉,重建难度不大,但面对夹层动脉瘤累及范围较广泛的情况时,应慎重使用。

  • 标签: 肝移植 供者 夹层动脉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多功能器官,具有独特的再生能力,肝脏受损后的再生过程是一个高度协调的过程,涉及多种细胞间的相互协调和复杂的信号通路。本文综述了实质细胞、窦状内皮细胞、Kupffer细胞、星状细胞以及干细胞在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以期对临床切除术的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基础依据,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肝再生 肝实质细胞 肝窦状内皮细胞 Kupffer细胞 肝星状细胞 肝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种术式治疗左半胆管结石的2年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三家医院收治的87例左半胆管结石患者病例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两组,将接受腹腔镜左半切除术(LLH)的45例患者纳入LLH组,接受开腹左半切除术(OLH)的42例患者纳入OLH组。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LLH组手术时间、入血流阻断时间比OLH组长,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比OLH组短,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OLH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石清除率、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OLH相比,LLH治疗左半胆管结石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加快术后恢复进程,但两种术式术后并发症、结石清除及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胆结石 肝切除术 左肝蒂阻断 随访研究 疗效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