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我国农村地区,大量习惯法仍存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法以“法治”名义介入广大农村乡村是艰难的,这是农村社会处理具体法律事件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国家法与习惯法在农村法律实践中相互冲突的具体表象和主要成因为着眼点,具体论述国家法对于农村社会的重要前景作用,同时对现阶段习惯法存在的相对合理性及其局限性加以辩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转型时期的基本特征,对构建农村地区国家法与习惯法的均衡互动模式提出基本思路和途径。

  • 标签: 国家法 习惯法 农村 博弈 模式构建
  • 简介:黔东南州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区,苗族在整个黔东南州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苗族有着丰富的继承习惯法文化,苗族的继承习惯法原则有女子无继承权原则、幼子继承多份原则、无子(儿子)户财产由亲兄弟或近亲叔伯家族继承原则、遗嘱继承原则。随着国家法的普及和苗族民众个人财产的增多,苗族继承习惯法与国家法存在着较多的冲突。部分继承纠纷也进入到法院诉讼程序,对原有的苗族继承习惯法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 标签: 苗族 继承习惯法 国家法 冲突 司法个案
  • 简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框架下,国家法与民间法同时存在并引发冲突,尤以婚姻家庭领域为甚。婚姻习俗与制定法发生冲突,使中国传统的婚姻家庭关系遭受重创,协调两者冲突尤为关键。以天津农村地区为例,对婚约、彩礼等传统婚姻习俗的存在状态进行考察。婚姻习惯与制定法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譬如婚约的效力、彩礼的性质、彩礼返还条件及比例等。在坚持现行法律规定和精神的前提下,在民事尤其是婚约与彩礼纠纷审判中引入习惯,积极运用习惯解决相关法律纠纷,是解决纠纷、协调冲突的新途径。

  • 标签: 婚姻习惯 制定法 婚约 彩礼
  • 简介:本刊关于“教子成功从培养习惯做起”的倡议,受到广大父母和教师的热烈响应。尤其是经历了预防“非典”的艰难坎坷,大家倍感养成良好习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那么,到底用什么具体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从本期开始,本刊特邀清华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晏红老师,开设一个“行为习惯培养法”专栏。晏红老师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毕业的硕士,已发表教育研究文章30万字。我们相信,她的系列文章,一定会给大家有效的帮助。需要提醒读者的是,晏红老师介绍的方法主要依据行为心理学的成果,而行为心理学是存在一些缺陷的。本刊和晏红老师都认为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固然要抓住关键之所在——行为,但是也要注意孩子动机的激发、情绪的疏导、意志的培养、思想意识的提升等。要知道,外显行为塑造与内隐心理品质培养,对有效的家庭教育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 标签: 行为习惯 培养方法 意志培养 家庭教育 情绪疏导
  • 简介:超越传统消闲观念、消闲习惯──对北京青年生活状况调查引发的思考沈玉梅双休日实行以后,青年闲暇问题的研究又重新成为一个热点课。北京青少年研究所于1995年对北京青年的闲暇文化状况作了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49份,回收率为91.5%...

  • 标签: 闲暇时间 闲暇活动 青年生活 状况调查 超越传统 电视节目
  • 简介:《民法总则》第十条将习惯正式纳为民法法源,这为习惯入法并以此指导民事司法判决开辟了法定性道路。对习惯的定义有事实属性和规范属性两类,民法总则第十条中的"习惯"应当是指具备规范属性的习惯规则。习惯规则成为法源应具备各项具体性约束条件。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对习惯与制定法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应当超越二元对立的观念,以实现对等正义为目标在司法领域内适用习惯规则。

  • 标签: 习惯规则 法源条件 二元对立 司法适用
  • 简介: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制定法的实施在少数民族地区遭遇瓶颈,与少数民族习惯法发生碰撞,二者在少数民族地区认同度的差异,让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少数民族习惯法。少数民族习惯法既不是国家制定法的附属物,也与习惯有区别。在现代法制社会,不论是从少数民族习惯法形成的规律的角度,还是从其对社会控制的角度,或者从它对国家制定法的作用的角度来看,少数民族习惯法仍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 标签: 少数民族习惯法 法制现代化 合理性
  • 简介:"共产主义小组"是多年来对中共上海发起组的习惯称谓。进入新世纪以来,传统习惯称谓遭到质疑,"党的早期组织说"开始出现在各种教材之中。通过对相关史实的梳理、研究、分析,可以得出:中共上海发起组并非共产主义小组而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结论。

  • 标签: 中共上海发起组 共产主义小组 马克思主义政党 探讨
  • 简介:本课对象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本课时间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本课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理解接受监督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在增强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监督意识的同时,通过不断完善监督体制、把握监督关键、突出监督重点、强化纪律执行、创新监督方式,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到让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 标签: 全面从严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