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枕位及枕后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持续性枕位及枕后位358例孕妇和同期358例枕前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枕位异常者,宫缩乏力明显增加导致潜伏期延长、宫口扩张延缓、胎头下降延缓或停滞、第二产程延长的发生率高于枕前位组(P均<0.01),活跃期延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持续性枕位及枕后位组胎吸助产、剖宫产、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高于枕前位组(P<0.01或0.05)。随着胎儿体重增加,持续性枕位及枕后位剖宫产率增高(P<0.01)。结论持续性枕位及枕后位是导致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易致母儿并发症增加,及时处理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枕位异常 胎儿体重 产科处理 分娩 母儿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枕位和枕后位的诊断和处理,指导临床科学。方法整理我院自2009年6月—2011年6月,住院分娩2698人中持位和持后位354例,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说明持位与持后位除绝大多数需行手术产,部分病例可用手法纠正及利用孕妇体位矫正而由阴道自然娩出外。结论如果发现及时,处理正确,部分枕位和枕后位的产妇可顺产或经阴道助产分娩,尽量减少母儿并发症。

  • 标签: 胎头位置异常 头位难产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36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160例,观察组产妇活跃期采用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行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照组未用任何镇痛措施,观察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阿氏评分和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镇痛效果明显,达到98%镇痛率(P<0.05),活跃期明显缩短(P<0.01),剖宫产率明显下降(P<0.05),两组产妇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镇痛效果确切,可以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儿无不良影响,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降低剖宫产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240例,分为EA组和CSEA组,分别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和硬联合麻醉。观察术中检测患者的BP、HR、SPO2、ECG变化,并记录麻醉前、麻醉开始后5min、15min及手术牵拉时的BP和HR。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观察牵拉反应情况,对术中恶心、呕吐、鼓肠等情况进行分级统计。两组均在胎儿取出后即抽取静脉血做血气分析,测PH、PO2。记录麻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中ECG、SPO2未见异常,EA组出现牵拉反映明显高于CSEA组。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均短于EA组。两组新生儿脐静脉血气分析和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麻醉后SPB、DBP均有所降低,CSEA组麻醉后5min较术前下降明显(P<0.05),同时低于EA组。其中12例患者需用麻黄碱升压处理。术后两组均无头痛及其它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的麻醉可行,比单纯硬膜外麻醉有更大优越性。

  • 标签: 连续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阻滞平面 剖宫产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剖宫产术中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5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观察组产妇在剖宫产术中进行硬联合麻醉,对照组产妇在剖宫产术中进行硬膜外麻醉,观察分析两组产妇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Bromage评分、显效时间以及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结论在剖宫产术中进行硬联合麻醉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产妇 腰硬联合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稚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术后护理,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去典型病例的回顾分析。结果通过一系列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并无并发症并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稚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术后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 标签: 腰稚间盘突出症 术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400例硬联合麻醉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术后镇痛术毕硬膜外腔给予一定的负荷量的镇痛效果。方法对主动要求术后镇痛的患者400例作为临床观察,其中200例患者术毕硬膜外腔给予负荷量A组,接镇痛泵;另200例术毕硬膜外腔不给予负荷量B组,接镇痛泵。负荷量10ml,药品成份为(吗啡2ml+氟哌利哆0.5ml+0.75%布比卡因1ml+生理盐水7ml),镇痛泵的药品成份(吗啡3ml+氟哌利哆0.5ml+0.75%布比卡因13.5ml+生理盐水82ml),400例患者的镇痛泵药品成份相同,术毕患者给予负荷量遵循硬膜外腔给药的原则。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池外引流术治疗下述疾病的可行性。(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外伤性、动脉瘤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3)交通性脑积水进行术前评估。(4)外伤性、自发性或术后出现的脑脊液耳漏或鼻漏。(5)去骨瓣减压术后的脑膨出。方法本组60例患者均行大池外引流术。结果(1)感染控制5例(放弃治疗1例)。(2)蛛网膜下腔出血吸收时间明显缩短。(3)脑积水术前能对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的转归进行分析判断。(4)脑脊液漏均在引流6—15天(平均10天)后停止。(5)去骨瓣减压术后脑膨出有效。结论大池外引流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