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硫仑反应的临床特点,总结双硫仑反应的有效临床处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3年12月-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双硫仑反应患者,共36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在18~40岁之间所占的比例最多,为58.3%,其次为41~60岁之间,为25.0%;患者使用头孢哌酮钠抗生素所占的比例最多,为33.3%,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为22.2%,此外,使用的抗生素种类还包括头孢曲松钠、甲硝唑、头孢他啶、头孢噻肟钠和替硝唑;所有的患者发病时均伴随着头痛、头晕、心悸、呕吐、烦热、气促和胸痛,其中有23例患者发病时全面皮肤潮红、面色潮红,有11例患者发病时面色苍白;患者给予地塞米松、维生素C和维生素B6治疗,均痊愈。结论双硫仑反应一般是由患者使用头孢哌酮钠、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抗生素期间饮酒引起,在青中年中发病率最高,通过地塞米松、维生素C和维生素B6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诊疗特点、误诊原因以及治疗措施和护理。方法对10例AD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经降压、止痛、镇静等内科治疗措施后有7例患者其血压降至正常,疼痛明显缓解,休克症状改善,另有1例其症状未获明显缓解,1例经外科人工血管置换术及1例行带膜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其术后疼痛等症状消失,至今存活。10例AD患者中,未行手术者分别有3例和3例死于发病后1d和5d内,其死因均为急性夹层动脉瘤破裂;另有4例经降压等综合治疗措施其病情相对稳定。结论协助医生对AD患者进行准确早期诊断,并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抢救治疗和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诱导式主动排痰在预防神经外科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治疗100例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吸痰管吸痰,观察组采用诱导式或气管按压法诱发患者自主咳嗽排痰。结果观察组无肺部感染及气道损伤,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改变为4%而其他并发症则为2%。对照组肺部感染率为8%,气道损伤率为10%,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改变为16%其他并发症为1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导患者主动咳嗽,使粘着在气管、支气管管壁的分泌物在咳嗽过程中易于脱落和咳出,有效防止痰液滞留,保证气道通畅和体内气体交换,是一种有效降低神经外科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甚至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术(PCI)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急性心机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方法50例急性心机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均使用冠脉介入术(PCI)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通过加强护理观察及监测,预防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观察及监测,50例患者,47例抢救成功,死亡3例,这47例在置管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出现,其后2例病情较重转内科ICU治疗,余45例病情好转出院。结论PCI联合IABP对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有较好的疗效,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对IABP工作原理、并发症产生的相关因素的掌握,细致的护理观察及全面的监测,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治愈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真假腔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选择2012年1月份到2015年7月份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对所选患者采用CTA检查方法进行真假腔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观察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效果。结果CTA检查清晰的显示了患者的内膜破口,内膜片以及真假腔,分型结果为(DeBakey分型)1型者10例,2型者2例,3型者31例以及(Stanford分型)A型者12例,B型者31例。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进行主动脉夹层真假腔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快速和准确以及无创的优点,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