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药师对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至我院就诊的患者140例,时间段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其中一组未给予临床药师干预,另外一组给予了临床药师干预,将两组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包括给药的合理性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使用合理率实验组为91.43%,常规组为74.29%,比较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为2.86%(2/70),常规组为14.29%(10/70),比较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药注射液进行使用时,加强药师的临床干预,便于将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提高,值得采纳。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合理用药中实施药剂师干预的实际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20例进行药师干预临床合理用药的资料作为研究样本,依照时间顺序,将其分成干预前与干预后两组,干预前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合理用药干预,以此为基础,干预后组实施药剂师干预,观察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长和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和干预前组相比,干预后组住院费用和天数以及抗生素使用情况明显比干预前组好,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院内药事管理工作中,实施药剂师干预,可促进药物管理最终质量,在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经济负担,控制临床上抗生素滥用现象,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选取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消化内科患者108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用药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防止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产生。结果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共136例消化内科患者发生了不合理用药问题,占总选择人数的12.5%。分析其原因,其主要因素为药物使用剂量问题,重复用药,不合理的联合用药,连用药物造成毒副作用等。结论针对消化内科中不合理用药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促进合理用药,是提升治疗效果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3种样本管中血液葡萄糖稳定性进行检测,比较其稳定性。方法对于同一患者的血液标本放于3种样本管中(普通真空管、草酸钾-氟化钠真空管及带促凝剂分离胶真空管),分别测定不同时间点(2、4、6、8、12、24、48、72及96h)3种样本管中的血液葡萄糖含量,对其稳定性进行比较。结果三种样本管稳定性比较普通真空管中血液葡萄糖含量低于草酸钾-氟化钠真空管及带促凝剂分离胶真空管中葡萄糖含量,三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时间点普通真空管在6h时可见其中的葡萄糖含量下降,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8h以后,其中的葡萄糖含量明显下降,聚在统计学差异(P<0.05);草酸钾-氟化钠真空管中血清葡萄糖在72h时降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促凝剂分离胶真空中血清葡萄糖在96h内较为稳定,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中样本管中葡萄糖稳定性不同,其中普通真空管中血液葡萄糖可以稳定存在8h,草酸钾-氟化钠真空管中血清葡萄糖可以稳定存在72h,而促凝剂分离胶真空中血清葡萄糖稳定性最好,可以在96h内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抗生素(Antibiotic,AC)不合理用药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自2015年4月—2016年9月来我院药房开出AC处方药物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依附于AC药品说明,对患者的年龄、病史以及性别对患者用药剂量、副作用、配伍、类型、名称、用药时间以及规格等相关数据予以临床研究。结果通过上述方法分析100例患者AC处方的不合理应用情况。上述100例患者应用AC处方药不合理用药为总比例的63%。不合理用药为无指征用药、多次重复用药、药理拮抗、用药时间不合理、副作用、溶媒不当、选药不合理与用药剂量偏差。结论AC应用不合理会为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要深化对临床医师的培训构建完善的AC使用体系,进而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