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DR摄的因素及优化措施。方法对我院收集的690张非甲级进行回顾性分析,时间范围为自2013年8月~2015年8月。结果形成DR非甲级的原因39张为设备本身因素,占5.65%;214张为摄影条件因素,占31.01%;388张是人为因素,占57.54%;其余49为后技术处理不当,占7.01%。结论要避免或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非甲级DR,工作人员就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 标签: DR 非甲级片 影像质量 优化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对骨折患者症状的影响。方法临床观察选择30例骨折患者,所有病例均作石膏固定。在此治疗基础上,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丹参治疗组15例,予口服丹参,服用2周,对照组15例,不使用口服药物。患者骨折后一周随访疼痛情况,骨折后两周随访观察肿胀及瘀斑情况。疼痛,肿胀,瘀斑按量表予分级。结果临床观察结果显示,丹参对于骨折病人疼痛改善不明显(P>0.05)。丹参可改善骨折患者局部肿胀,但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瘀斑症状改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丹参可较明显改善骨折病人的瘀斑症状。

  • 标签: 丹参 骨折 症状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宫颈刮对宫颈癌筛查的意义及各年龄段宫颈癌的发病情况,为女职工的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取586例宫颈刮染色分析。结果宫颈癌发病情况36-55岁及55岁以上与24-35岁以下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36岁以上为宫颈癌的高发年龄。

  • 标签: 宫颈刮片 宫颈癌 发病年龄 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着重对20例腰腿痛患者进行常规腰椎平摄影检查,主要对正位、侧位及前屈后伸功能位进行总结分析,提出腰椎椎间隙前窄后宽、磨角征等征象是诊断椎间盘脱出的主要x线表现。经相应CT扫描检查,两者对照,X线平诊断符合率达91.2%。认为该检查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且简单易行、经济、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椎间盘 磨角征 神经根
  • 简介:摘要1例71岁,患者既往有脑梗塞后遗症、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近4年来患者因风湿性心脏病一直服用华法林钠(2.5mg~3.125mg/d),根据INR(维持于2.0~3.0)调整剂量,期间未出现过血尿。2017年5月26日患者因血压控制不佳,加用依那普利降血压后出现淡红色血尿,尿液分析潜血(++),入院泌尿超声未发现肾、输尿管、膀胱结石,住院期间肾功能未见异常。停用依那普利血尿消失,患者现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降血压后,未再出现血尿症状。

  • 标签: 依那普利 血尿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制备适用于临床应用的新型以HPMC为骨架的格列齐特凝胶骨架缓释,得出结论本品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体外释放行为与DiamicronMR相似。

  • 标签: 格列齐特 凝胶骨架片 药物释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0mg规格的普伐他汀钠肠溶的制备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以休止角和崩解时限为主要参考指标,优化普伐他汀钠肠溶的处方和制备工艺。结果确定10mg规格的普伐他汀钠的处方为普伐他汀钠10g,乳糖35g,预胶化淀粉30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纳6g,羟丙纤维素20g,硬脂酸镁1g,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普伐他汀钠肠溶。结论此制备工艺简单,所得片剂稳定性好。

  • 标签: 普伐他汀钠 粉末直接压片 正交试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银杏达莫分散的制备工艺。方法比较不同辅料、制剂工艺对分散性状及崩解的影响,确定制剂工艺。结果崩解剂最佳比例MCCL-HPC=113,湿润剂与药物重量(ml/mg)80%。所制备分散片在3min的内崩解完全,符合分散片剂质量要求。结论优化处方的银杏达莫体外溶出度优于普通

  • 标签: 分散片 制备工艺 崩解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梗并发室颤的抢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45例急性梗并发室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45例急性梗并发室颤患者经全力抢救和精心护理,除1例在术中出现反复室颤导致衰竭死亡,其余44例经1次电击除颤后均恢复窦性心律,经抢救成功者均痊愈出院,治愈率为97.8%(44/45)。结论对急性梗并发室颤患者进行及时积极的抢救,并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 标签: 急性心梗 室颤 抢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老年急性梗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方法总结2012年-2013年两年期间来院接受急性梗治疗的93例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形式对其分成两组。一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简单的护理作为对照组,而另一组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周密的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变化、病症表现及其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分析后得出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只出现轻微胸痛症状,出现心理障碍的患者为73.11%。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有效率为92.15%,对照组患者的整体有效率为78.57%。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疗效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梗的老年患者在临床治疗的同时加入周密的护理干预,对预后效果的改善较为明显,有效防止并发症的产生,减少病死率。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梗 临床观察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408例患者电运动平板试验的结果,探讨其心电图特点、及其结果阳性者中与40例冠脉造影的对比分析,与冠心病的诊断的符合率,加强临床工作着对电运动平板的临床应用的认知。方法分析1年来408例患者的电平板试验资料。结果阳性者中40例与冠脉造影结果对照分析。结论本文资料显示电运动平板试验在早期冠心病,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及其心功能的评估及预防心脏猝死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电运动平板试验 冠心病 冠脉造影 心脏猝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天王补丹加减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与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乐安定,每次1~2㎎,每晚1次;治疗组用天王补丹加减,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两组均10天一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61.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王补丹加减能明显改善阴虚火旺型不寐。

  • 标签: 天王补心丹 阴虚火旺 不寐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16例梗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8月-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溶栓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16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75%(12/16),死亡率为6.25%(1/16),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3/16),其中包括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胸痛患者各1例;患者的卧床时间平均为(46.5±3.5)h,住院时间平均为(7.2±1.2)d。结论在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使治疗效果大幅度提升,并且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和意义。

  • 标签: 心梗患者 溶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在临床上针对失眠症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香薰、安眠药以及按摩疗法等,根据不同的失眠状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如果在用药时不得当,那么很容易导致患者不但失眠症无法获得有效治愈,同时更可能导致其他的后遗症,因此,寻找与探究一种安全可靠同时又价廉物美的失眠症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失眠症治疗具有很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标签: 心肾不交 诊治方式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总结急性心衰梗患者常见的护理措施,对护理方法与经验进行总结。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来的参考文献,并与我院常见的临床护理方法相结合,对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我市某医院的心衰梗患者患者40例采用的整体护理方法进行了总结。结果有26例患者已经治愈,11例患者的病症出现了好转,其余3例患者出现了死亡,整体护理方法的治疗效果较好,并且取得了较好的预后。结论全面的整体护理有助于并发症的发生机会的降低,能够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

  • 标签: 急性心衰心梗 整体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搏骤停患者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接诊的1例搏骤停患者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做好精心护理。结果心搏骤停患者经医生的及时抢救,患者心肺复苏功能恢复,收入病房住院后经精心治疗和细心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在心搏骤停患者抢救过程中,尤其是复苏阶段,护理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护理工作效率的高低及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心肺脑复苏的成败。

  • 标签: 心搏骤停 患者 抢救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综合征的多药联合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13年~2014年间收治的IV型心肾综合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包括ACEI、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抗心衰药、纠正贫血药、改善心脑血供、抗血小板药等在内的多药联合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肾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LVEF、BNP、Scr、BUN、Ccr等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肾综合征病理生理学过程较为复杂,采取多药联合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控制病情进展。

  • 标签: 多药联合方案 心肾综合征 心功能 肾功能
  • 简介:摘要搏骤停是全脑缺血缺氧性损害的主要原因。搏骤停及心肺复苏后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可触发易损区域神经细胞的缺血缺氧性损害,可致患者昏迷,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如果能够及时给予恰当的干预治疗,可能会使受损的脑组织功能恢复。因而,掌握搏骤停及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并根据病理生理机制找出保护病变周围的脑组织有效方法,是提高搏骤停及心肺复苏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本研究现对搏骤停及心肺复苏后发生脑损伤的机制做一综述,为临床治疗搏骤停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脑缺氧缺血 脑损伤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二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联用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肠溶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病人应用用药物二甲双胍肠溶治疗,观察组病人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阿卡波糖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病人总体治疗有效率高达95.45%,较对照组病人的79.07%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显著(P<0.05);两组病人治疗以前各项血糖指标均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各项血糖指标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在二型糖尿病病人治疗中联用药物二甲双胍肠溶与阿卡波糖,能够有效改善病人血糖指标并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二型糖尿病 阿卡波糖 二甲双胍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