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种植体支抗联合口腔矫治器治疗牙周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牙周疾病患者5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将此次研究收治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其中为常规组患者提供口腔矫治器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方案基础之上,为其提供种植体支抗治疗方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成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在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磨牙移位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牙槽骨高度升高率、完好固定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实践操作中,种植体支抗联合口腔矫治器治疗的方式,较为简单,安全可靠,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种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对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作用及修复成功率。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月,选择接受治疗的60例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钛膜引导骨再生,观察组则应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之治疗下过显著优于对照组,修复成功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牙种植引导骨再生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的方式,与传统钛膜引导方式比较,可提升整体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齿科软件及三维重建功能对种植牙定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6位将要安装种植牙患者的颌骨行轴位螺旋CT容积扫描,利用GE公司AW4.6工作站对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以重建获得横断层、冠状面、矢状面图像,以及任意方向的二维、三维立体图像甚至曲面像。结果多层螺旋CT可以从多角度清晰准确的模拟定位种植牙位置、方向以及观察测量定位点的骨量和骨密度情况,设定种植修复方案,预测种植体与下颌管、颏管、颏孔、上颌窦底、切牙管和鼻底等重要结构的位置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全方位测量模拟引导定位种植牙,为临床行种植牙术提供准确的信息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患儿急诊症状的相关情况,积极做好危重患儿的临床抢救工作。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本院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患儿321例的临床资料,对临床急诊症状等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患儿男女比例为1.551,其中普通急诊患儿由于出现潜在生命体征不稳定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的243例(75.70%),危重患儿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的78例(24.30%)。经回顾性分析发现,普通急诊患儿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惊厥表现、中毒表现、肺炎表现、严重呕吐表现和哮喘表现。而危重患儿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休克表现、持续惊厥表现、严重颅内感染、心肺骤停和心动过速。结论通过研究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患儿急诊症状的相关情况可以显著提高对危重患儿的临床救治,提高本院儿科急诊的救治水平。
简介:摘要我院从2014年3月成立胸痛中心后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建立了绿色通道,从3月-9月半年期间共收治急诊患者25例,从人员安排,门球扩张时间的控制,急救处理流程等方面着手,建立了临床路径,制定相关的急救方案,保证通道的畅通,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提高救治患者的成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标记蛋白其荧光强度与胰岛素表达量的相关性。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rIns1EGFP,转染HIT-T15仓鼠胰岛瘤细胞,随机分为3组,低糖组(LG)、中糖组(MG),高糖组(HG),检测基线0小时及葡萄糖刺激后4小时内胰岛素分泌量及单个胰岛β细胞荧光强度。结果HG组单个胰岛β细胞荧光强度,胰岛素分泌量较LG组明显增强(P<0.05),在一定葡萄糖浓度范围内,绿色荧光蛋白其荧光强度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并与细胞胰岛素分泌量呈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896。(P<0.05)结论绿色荧光蛋白作为分子标记物其荧光强度与胰岛素分泌量有正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患的抢救工作中使用院前急救及绿色通道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8月急诊科收治的156例AMI病患作为本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先入院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的对照组(78例)及后入院接受院前急救及绿色通道的实验组(78例),分析比较两组病患的抢救有效率、住院时间以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验组病患的急救有效率为78.21%(61/7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患的心肌再灌注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1.03±8.15)min、(11.42±3.83)d,和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少(P<0.05)。结论在急诊科为急性心肌梗死病患提供有效的院前急救并入院后给予绿色通道可有效提高病患的抢救有效率,减少心肌再灌注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获得病患对急救工作的满意,应用效果较好,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完善院内绿色通道对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从入院到静脉溶栓治时间(DNT)及静脉溶栓率的影响。方法统计2014年7月建立及完善绿色通道以来到我院就诊的AIS患者,对总体溶栓率、时间窗内患者溶栓率及DNT进行分析,比较绿色通道完善前后溶栓率及DNT变化情况。结果绿色通道完善改进后,于我院就诊的AIS患者溶栓率(10.70%)较绿色通道完善改进前(2.62%)明显提高,DNT时间明显缩短(106minvs53min)。结论通过改进绿色通路流程,可使溶栓率大幅度增加;证明在院前延误严重地区,溶栓率较低的地区,建立院内完善通畅的绿色通道,是提高AIS患者静脉溶栓率的重要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提高急性脑梗塞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于脑卒中中心于2016年12月—2017年8年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康复率、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用于急性脑梗塞患者,可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绿色通道构建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40例。对照组为单纯西药治疗组,观察组为建立脑卒中单元并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以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P<0.05。结论建立和完善脑卒中绿色通道,能有效缩短脑卒中救治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病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PCI绿色通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B组(传统急救处理)和A组(急诊PCI绿色通道),各34例,观察临床干预效果。结果A组抢救成功率97.06%高于B组的76.47%,A组死亡率2.94%低于B组的23.53%,A组急诊滞留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后期存活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6.06%低于B组的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绿色通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并降低心血管疾病及死亡发生风险,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治疗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8例我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诊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随机分为对照组(n=34,予以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34,予以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观察两组急诊停留时间以及转运时间,并观察急诊期间死亡率、救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转运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短(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救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要高、死亡率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结论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的实施能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