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全子宫切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社会支持与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4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7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7例患者行社会支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及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及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均得到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依从性为100.00%,对照组为80.85%,观察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87%,对照组为78.7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患者加强社会支持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预后,密切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人员的社会支持情况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155名在职医护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工作倦怠问卷以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来评估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情况和社会支持情况的关系。结果155名医护人员工作倦怠检出率是78.71%,轻度工作倦怠率是36.89%,中度工作倦怠率是32.79%,重度工作倦怠率是30.33%;情绪衰竭检出率是27.74%,成就感降低检出率48.39%,缺乏人情味检出率是46.45%;医护人员的情绪衰竭、成就感降低、缺乏人情味、总工作倦怠情况分别和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以及总社会支持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医护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工作倦怠情况,和社会支持存在密切相关性,应从组织、人际以及工作特征支持等层面来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情况进行调节。
简介:采用访谈法、问卷法等对山西某高职院校129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职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主要源于信息支持,其后是情感支持、友伴支持和工具性支持。男生在信息支持、友伴支持、工具性支持和总分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大一学生得分低于大二学生;在情感支持、工具性支持和总分维度,城市学生、乡镇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在信息支持和工具性支持维度,网络使用时间各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网络社会支持总分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呈负相关,情感支持与抑郁呈负相关,工具性支持与SCL-90总分、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均呈显著负相关;年级、性别、生源地和工具性支持对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简介: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比较大,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背景下,大量的留守儿童成为制约社会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留守儿童由于自身生长环境较为特殊,缺乏家长的教育,存在着自我怀疑和人际交往困难问题。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在社会建设和发展中能够不断学习和完善自我,更加充分的掌握社会生活技能,遵循社会规范发展。通过大量研究了解到,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可以预测到某些行为,但是社会支持对于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影响的研究还较少,如何能够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十分关键,有助于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本文就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社会适应现状进行分析,深入剖析三者之间的关系,适当的提出改善建议。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肠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关系。方法对48例肠结核患者及对照组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评定,结果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肠结核患者存在明显心理障碍,尤其以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惧等显著(P<0.01)。肠结核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健康评分与支持总分、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肠结核患者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社会支持低,患者的心理健康与其社会支持状况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对我市三家医院74位助产士发放问卷,调查助产士心理健康情况、心理压力来源,并分析助产士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调查发现,我市助产士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其中“工作环境较差(空间小)”、“医生对助产士过分挑剔”、“与管理者发生冲突”、“社会缺少对自己的尊重”是助产士心理压力主要来源。助产士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中的上级支持、同事支持、家庭支持、社会支持相关。回归性分析发现家庭支持、上级支持与心理健康为负向相关;文化程度与心理健康为正向相关。结论缓解助产士心理压力,减少工作量,尊重助产士,提高同事、上级支持力度可缓解助产士心理问题,优化心理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及生活质量水平,同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更好的进行ICU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于本院ICU住院治疗患者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状调查法,使用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SF-36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中ICU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86.34±13.95)分,处于中等水平;ICU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水平较差,低于全国常模(P<0.05);ICU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生活质量之间呈现负相关(P<0.05)。结论ICU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照护时,需同时关注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降低其对疾病的不确定感,提升其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导致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易感因素,并研究有效方法加以预防。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7月~2015年07月普外科手术患者259例。针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手术部位感染易感因素进行分析,并且研究有效方法进行干预。结果针对所有普外科手术患者完成手术治疗后,表现出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12例,疾病感染率为4.63%。其中实施阑尾切除术的患者100例,腹股沟疝手术90例,大隐静脉曲张9例,甲状腺次全切除10例,胃穿孔修补术20例,其他的手术30例。其中实施胃穿孔修补术感染患者7例,感染率为35.00%;实施阑尾炎手术感染患者5例,感染率为5.00%;其他手术未表现出感染现象。在手术部位感染率方面,各种手术方式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患者在实施普外科手术的过程中,较易表现出手术部位感染的现象,对此对于易感因素进行认真分析,并且研究有效方法加以解决,将患者的自身抵抗力有效增强,有效做好手术室管理工作,成功降低出现手术室感染的概率,最终显著提高普外科手术效果,为患者的手术安全做出充分的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复原力对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和主观幸福感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12月期间216名乳腺癌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8例。干预组采用家庭复原力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随访。术后第5天、1月、3月和6月采用癌症康复评价简表评估患者生命质量,采用Cantril阶梯量表评估患者的主观幸福感。结果干预组第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CARES-SF量表的生理、心理、与医务人员关系评分及生命质量总分明显降低;干预组在干预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主观幸福感得分明显提高,均较对照组提高明显(P<0.05)。结论家庭复原力护理干预通过促进乳腺癌患者家庭信念、家庭支持,提高家庭应对疾病能力,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和主观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