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急救过程中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模式临床价值分析探讨。方法选取62例在本院进行急救的急性左心衰患者,选取方式为随机,选取时间为2015年-2017年。按抽签的形式将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实验组31例。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了常规急救模式。实验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了优化急救护理模式。观察对照组实验组急救效果。结果对照组急救护理干预效果低于实验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急性左心衰急救护理中,可采取优化急救护理模式,效果显著。

  • 标签: 心衰 急救 优化
  • 简介: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对比分析两组的抢救效果、急诊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诊时间、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抢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可有效减少患者的急诊、抢救及住院时间,提高抢救效果及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诊 护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化门诊药房发药交待环节对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药房取药的4800例患者划分到参照组,并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药房取药的4800例患者则划分到研究组,我院自2019年1月起对门诊药房发药交待环节进行优化,对比分析两组取药及用药差错率。结果:研究组的取药及用药差错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优化门诊药房发药交待环节对患者用药安全性的提高起到显著促进作用,医院门诊药房应对该项工作予以充分重视。

  • 标签: 门诊药房 发药交待环节 优化 用药安全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在揭阳市揭东区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AIS患者,其中50例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对照组),另50例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效率、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显著缩短了救治时间,并减少了神经功能缺损。观察组在预检分诊、采集标本、CT检查及入院至溶栓各环节耗时均少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改善更为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对于服务态度、护理效果、护理安全及护理流程效率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于AIS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中,不仅能有效提升救治效率,还能显著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及并发症风险,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救治效率 神经功能 并发症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抢救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 择取老年AMI患者70例,病情、入院时间、参与研究意愿等均满足研究需求,随机分组,常规组35例,应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组35例,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观察效果。结果 优化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抢救情况相关指标等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抢救老年AMI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缩短抢救工作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并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增强患者对抢救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目的对比风险管理常规管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管理效果,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急诊部收治的14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急救时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急救时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确诊时间、确诊到手术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其中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4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4%,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t=5.214,P=0.001。结论在对脑出血患者急救时采用风险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急救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广大医护人员就行推广研究。

  • 标签: 风险管理 常规管理 脑出血 急救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中毒患者洗胃中的价值护理质量。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110例急诊中毒患者,时间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随机划分为对照组55例(常规护理)研究组55例(循证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急诊中毒患者洗胃时长、平均首次吸液时长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急诊中毒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诊中毒患者洗胃中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较高,值得推广并运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诊中毒 洗胃 价值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运用药学干预手段对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管理中的影响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管理工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2021年1-12月开具的500张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为对照组,以2022年1-12月开具的500张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处方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干预,而干预组增加药学干预,并将两组的处方合格率及空安瓿回收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 :在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处方合格率以及空安瓿回收合格率等方面,干预组均比对照组更高(P均<0.05)。结论 :将药学干预运用到规范麻醉精神药品的管理中,可以明显地提升用药的合理性规范性,对进一步完善空安瓿回收也有所帮助,非常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精神药品 麻醉药品 规范管理 药学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6月期间于本院所接受治疗的 7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纳入观察,利用中心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 n=38例)对照组( n=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效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及焦虑自量表评分 (SAS)。结果 :研究组的排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长、 SAS评分及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 P< 0.05。结论 :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疗效显著,有助于消除患者消极心理,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 ]急性阑尾炎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观察并分析急性脑血管病与焦虑抑郁性障碍的关系,研究发生率治疗效果。方法:在100例脑中卒患者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治疗用苯二氮类、氟西汀类药物。结果:①急性脑血管病后焦虑抑郁性障碍是临床比较常见并发症;②100例患者中,焦虑、抑郁性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42%、38%,治疗后好转率分别为90.48%、84.21%。治疗后HAMA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结论:焦虑、抑郁性障碍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而常规疗法加抗焦虑、抑郁治疗的恢复疗效显著。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焦虑障碍 抑郁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复方氨基酸锌佐治小儿难治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小儿难治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腹泻对症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注射小儿复方氨基酸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复方氨基酸锌佐治小儿难治性腹泻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性。

  • 标签: 小儿复方氨基酸 小儿难治性腹泻
  • 简介:摘要:探讨尘肺合并肺结核、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临床特征及护理要点,提高尘肺合并肺结核、肺部感染认识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72例尘肺合并肺结核、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及护理并进行分析。结果:尘肺易合并肺结核,其次,尘肺患者合并肺结核后,抵抗力降低,以及肺弥漫性纤维化,造成支气管狭窄,引流不畅,易引起细菌病毒感染。结论:尘肺合并肺结核肺部感染特征不明显,辅助检查结果不典型,容易在临床上造成

  • 标签: 肺结核 尘肺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组护理层级管理对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于2019年1月-2020年8月在本院进行,选取68例患者为对象,将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分组,每组34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为分组护理层级管理。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组护理层级管理能提升护理质量,对患者有利,要重视。

  • 标签: 分组护理 层级管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消化道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护理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40例消化道传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 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消毒隔离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 90.0%,显著高于对照组 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95.0%,明显高于对照组 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消化道传染病临床护理要注意观察,及时消毒,控制饮食,保持良好心情,卧床休息适量补水。

  • 标签: 消化道传染病 传染病护理 隔离措施 消毒
  • 简介:目的调查孕妇围产期B群链球菌的带菌情况并对其药敏结果进行分析,预防新生儿B群链球菌感染性疾病。方法同时收集孕35~37周孕妇阴道直肠分泌物的标本各430份,进行培养鉴定并统计其阳性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30例围产期孕妇检出B群链球菌52株,阳性率12.1%(52/430),其中围产期孕妇阴道直肠部位同时检出B群链球菌的有18株,占4.2%(18/430),仅阴道部位检出B群链球菌的有27株,占6.3%,仅直肠部位检出B群链球菌的有7株,占1.6%。用K—B纸片扩散法对B群链球菌进行药敏试验:青霉素、头孢曲松、万古霉素未见耐药株,但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是21.2%、69.2%51.9%。结论孕妇阴道直肠均为B群链球菌的携带部位,建议应对孕妇的阴道直肠分泌物同时送检以提高其检出率;如发现阳性应对该菌株进行药敏试验。B群链球菌阳性的孕产妇应立即进行干预治疗,以保证围产儿健康。

  • 标签: 围产期 B群链球菌 药敏试验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规律,探讨减少ADR的相关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该院的不良反应监测报告168份,分析不良反应与性别、年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的关系及不良反应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结果男性ADR发生率略低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岁患者的ADR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血管病用药ADR发生率高于其他药品种类(P〈0.05);口服、静脉推注、静脉滴注给药途径引起ADR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肌内注射、外用及其他给药途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制剂造成的器官或系统损害主要有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其中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的ADR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系统或器官(P〈0.05)。结论加强中药制剂生产监测,规范用药管理,重视老年人用药指导,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中药制剂 不良反应 用药管理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专科门诊病房用药情况,为合理调整用药结构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2年门诊病房用药情况销售金额DDDs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病房对口服药注射剂的使用有很大的差别,各有其用药特点。门诊以骨科用活血祛瘀药“701”为主,病房以注射剂多用。结论:应根据我院中医骨伤门诊病房用药特点,合理使用药物。

  • 标签: 医院 用药结构 合理用药 药品销售 口服药 注射剂
  • 简介:目的探究临床微生物检验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检验科标本,分析致病菌株及细菌耐药性。结果①共分离出200株致病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5株,占37.5%,革兰阳性菌125株,占62.5%。②葡萄球菌类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西丁、克林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的耐药性均比较高。②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氨苄青霉素、头孢他啶的耐药性较高,分别为67.0%、67.0%、64.0%、62.0%、30.0%;肺炎克雷伯菌头孢噻肟、氨苄青霉素、头孢他啶的耐药性较高,分别为43.0%、40.0%、22.5%。③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噻肟、氨苄青霉素、头孢他啶的耐药性较高。结论医院应加强微生物检验细菌耐药性监测、全面提升微生物检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为疾病治疗提供客观指导。

  • 标签: 临床 微生物检验 细菌耐药性监测
  • 简介:盐酸左氧氟沙星是合成的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现有药物中,经过时间的检验实践的比较,证明左氧氟沙星是安全性最好的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独特(有研究提示也可作用于静止期细菌),抗菌谱广,穿透力强,组织细胞内浓度高,且耐药率低,已成为临床上最常用的抗菌药。但临床存在滥用的现象,导致不良反应(ADR)逐渐增多[1],本文旨在分析总结我院输入盐酸左氧氟沙星导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原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药物信息。

  • 标签: 不良反应 盐酸左氧氟沙星 氟喹诺酮类药物 药物信息 安全合理用药 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