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对胆道闭锁患儿腹腔镜手术护理的过程中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运用的作用。方法 研究在2021年2月至12月展开,任取该时间段内患儿70例,并进行1至70编号,结合组内随机选取的方式,取其中35例,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在对剩下患儿进行护理时则将加快康复外科护理进行运用,作为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饮食恢复时间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应用于肺炎喘嗽患儿的护理过程中所起到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在我院中医儿科接受护理的70例肺炎喘嗽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开展的数据来源,将前35例入院接受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其余3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两组患儿分别行使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以此对比两组患儿在不同护理模式下临床效果、肺功能、并发症发生概率、临床症状得分的差异性表现。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中医护理下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经过中医护理后肺功能得到更大程度改善(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期间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得分于护理前对比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得分得到更大程度的改善(P<0.05)。结论 针对肺炎喘嗽患儿,在其护理期间开展中医护理能够大幅度提高该组患儿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提高患儿肺部功能,控制护理期间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改善临床症状得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静脉输液患儿心理状况及输液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在2021年8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随机选取了86名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儿童患者,并将他们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3名。两组患者都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了人性化护理措施。两组的护理一直持续到静脉输液治疗结束。对比了两组的接诊时间、输液等候时间、拔针时间、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依从性、穿刺疼痛程度(使用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估)、穿刺前后的心理状况(使用儿童焦虑量表中文版SCAS评估)、输液期间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以及输液后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接诊时间、输液等候时间、拔针时间和穿刺时间上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穿刺成功率和依从性也高于对照组(P<0.05),而FLACC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穿刺后,两组的SCAS评分均较穿刺前降低(P<0.05),且实验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在输液期间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接受静脉输液的儿童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输液治疗所需时间,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减轻穿刺时的疼痛感,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患者的依从性,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并且提高患儿及其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对患儿骶管阻滞麻醉术后镇痛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行下腹部和下肢手术患儿90例,按照骶管阻滞麻醉术中罗哌卡因的使用浓度,将其分为A,B和C组,每组30例;A组患者罗哌卡因的使用浓度为0.1%,B组患者为0.2%,C组患者为0.3%;评价3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结果:3组患者镇痛疗效,A组优于B组和C组(P〈0.05);A组术后3,6,9和12h的Bromge评分值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对患儿骶管阻滞麻醉术后的镇痛效果不同,应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浓度麻醉,以提升镇痛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谱、白细胞检测的特点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以来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按照病情严重情况,将120例患儿分为60例重型组,60例轻型组,同时选择120例健康体检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儿C反应蛋白(CRP)、心肌酶谱和白细胞(WBC)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心肌酶谱各个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重症型患儿心肌酶谱各个指标明显高于轻症型患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CRP、WB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RP、WBC、心肌酶谱和是检测患儿HFMD的主要临床指标,为HFMD疗效和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简介:目的探索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8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咽部红肿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指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观察组患儿IgA、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g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两组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利巴韦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改善免疫功能,促进患儿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评价伏立康唑对患儿白血病伴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白血病伴有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儿30例,患儿经诊断为白血病伴有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后给予伏立康唑治疗,临床症状较轻的患儿给予口服伏立康唑治疗,临床症状较重的患儿给予伏立康唑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治疗时间为2周~3月不等;评价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30例患儿给予伏立康唑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5.33%,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症状较轻,具有良好的难受性。结论:采用伏立康唑治疗儿童白血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较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简介:目的:探索病毒性脑炎(VE)患儿血清和脑脊液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D)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间该院小儿神经科临床收治的27例VE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23例非脑炎患儿为对照组,均采集血清和脑脊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SP-D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急性期血清SP-D(13.01±1.43)μg·L-1、脑脊液SP-D(13.39±1.61)μg·L-1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减少。VE患儿恢复期血清SP-D(15.10±1.69)μg·L-1、脑脊液SP-D(15.87±1.72)μg·L-1与急性期比较均有明显增加(P<0.05)。VE患儿恢复期脑脊液有核细胞数(15.93±1.83)×106·L-1及脑脊液蛋白含量(0.23±0.02)g·L-1与急性期时比较均有明显减少(P<0.05)。结论SP-D与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检测血清和脑脊液SP-D水平对诊断病毒性脑炎及判断病情有重要意义。
简介:目的分析366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儿病原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为临床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66例住院的CAP患儿按年龄分4组,0~1岁组128例;2—3岁组108例;4~6岁组55例;7~14岁组75例。抽取4组患儿急性期血清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对不同年龄及不同季节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366例CAP患儿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87例(23.8%),其中7~14岁组阳性率最高,为58.7%(44/75);其次为4~6岁组,为40.0%(22/55);2~3岁组感染率为13.0%(14/108),0~1岁组感染率为5.5%(7/128),各年龄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季节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不同,自4~6月份开始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明显增加,且逐渐增高,以10~12月份最高。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年龄分布上以学龄期儿童多见,季节特点为秋冬季节高发。
简介:目的探讨万适宁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RRI)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方法通过随机、对照原则将28例RRI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例,并选25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治疗组RRI患儿均予抗感染、抗病毒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加万适宁。通过对其疗效评价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测定,明确万适宁治疗效果。结果RRI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3、6个月血清IgG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RRI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较低,万适宁对RRI有一定防治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生素D辅助康复治疗对脑瘫伴语言功能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脑瘫伴语言功能障碍患儿共82例,随机分为单纯康复治疗组(单纯组)39例和维生素D辅助康复治疗组(联合组)43例,治疗3个月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语言发育能力、Gesell儿童发育量表和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评分及维生素D和血钙水平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语言发育能力、Gesell儿童发育量表和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的语言发育能力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3%比74.4%,X2=2.486,P=0.032);Gesell儿童发育量表显示发育商数DQ评分显著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4±11.3)比(53.3±10.5),t=3.127,P=0.026,正常患儿的比例显著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2%比20.5%,X2=3.016,P=0.029);联合组的维生素D和血钙水平比单纯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辅助康复治疗可能较为有效改善脑瘫伴语言功能障碍患儿的语言功能及发育状况,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优质临床护理措施在小儿输液护理中的效果及对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 将 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5 月间,我院收治的 100 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平均分为常规参照组和优质护理组,每组 50 例。对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优质组则接受额外针对性、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搜集的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等数据分析结果。 结果 : 优质护理组患儿家长满意度 90.9% ,明显高于满意度为 69.09% 的 参照组。 结论 : 优质、精细化的优质护理措施,在临床小儿急诊输液护理中,能够相当程度地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倡导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着重分析在腺样体肥大围术期患儿护理工作中采取人文关怀式优质护理干预方案的有效性,并列举数据对比,判定护理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的50例行手术治疗的腺样体肥大患儿,统计相关数据,从而判定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均有明显缓解,且仅有2例并发症发生,占比率2/25(8.00%),同时家长满意度高达100.00%,相比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达到P<0.05标准。结论 将人文关怀式优质护理干预方案实施于腺样体肥大围术期患儿护理工作中,可一定程度缓解患儿疼痛不适感,改善其负性心理情绪,同时患儿就医安全性有保障,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其家长对此护理方案表示一致认可、满意,故对此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齿槽塑形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术后3年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接收的200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鼻齿槽塑形治疗前以及术后3年分成3个时间点,分别是T0(初次就诊)、T1(鼻齿槽塑形结束)、以及T2(术后3年),将患儿的正面以及上仰90度面部进行照片拍摄,比较照片中患儿的鼻部情况。结果:照片中T1的鼻小柱以及鼻背倾斜度、健侧鼻孔的高度和宽度比均明显比T0小,差异较大(P<0.05);且T2的鼻小柱以及鼻背倾斜度、健侧和患侧的鼻翼高度之比、健侧和患侧的鼻底高度之比、以及内眦和鼻底的连线之比均明显比T1小,而患侧的鼻底和鼻翼的高度之比明显比T1大,差异较大(P<0.05)。结论:将鼻齿槽塑形应用到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的治疗中,可有效使患儿的鼻部对称情况得到改善,同时能保证术后3年的鼻部情况一直稳定维持。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儿开展超早期综合干预对患儿早期智能和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晚期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早产儿门诊随访,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超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6月龄时的身长、体重、头围等体格发育指标,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对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6月龄时的早期智能发育水平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干预后的身长、体重、头围等体格发育指标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言语能外,观察组患儿护理干预后的粗大动作、精细动作、应物能、应人能等各项智能发育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小儿淋巴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48 例淋巴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8 例总有效率为 91.7%,其中完全缓解32例(67.7%);明显缓解 6 例(12.5%);部分缓解 6 例(12.5%);无效 4 例 ( 8.3% ) 。注射后有 8 例(16.7%)患儿出现发热,体温均低于 38.5℃,经物理降温后自行退热;4 例(8.3%)局部出现不同程度肿痛,注射后 1 ~ 3d 肿痛自行缓解。结论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注射治疗小儿大囊型淋巴管瘤疗效确切,且具有微创、操作简便及并发症少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