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精神科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以期为提高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调查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及大五人格问卷对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的20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得分为(76.50±13.33)分,不同性别护士主观幸福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护士主观幸福感和人格特征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精神科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人格特征神经质维度是影响精神科护士的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医院管理者应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努力打造人文关怀,进而提高护士的主观幸福感现状。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睡眠质量现状调查,并探讨正念水平在病耻感与睡眠质量间的调节作用。方法2018年4—9月采用方便抽样形式在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对380例被试进行问卷调查。测量内容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病耻感简易测量量表及自编不孕相关信息调查表。结果PSQI平均分为(4.82 ± 2.29)分,有118例占31.1%的患者存在睡眠困扰(PSQI>5分)。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SQI得分与病耻感(r=0.156,P=0.002)、不孕时长(r=0.110,P=0.032)、治疗总时长(r =0.142, P=0.005 )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正念水平(r=-0.325,P<0.001)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分层回归结果显示,正念水平在病耻感与睡眠质量间发挥调节作用(P<0.001,ΔR2=2.8%)。进一步的Johnson-Neyman结果显示,当正念水平>72分时,发挥调节作用。结论首次IVF-ET患者睡眠质量较差,亟需关注,正念水平可以调节病耻感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生殖中心应加强宣传教育,以降低患者病耻感水平,同时可开展正念相关干预,进一步提高其睡眠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护理干预对直肠癌造口术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及病耻感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45例直肠癌造口术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另选取该院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45例直肠癌造口术患者为观察组,术后加强造口相关护理干预。采用造口自我护理能力评定量表、社会影响量表(SIS)调查患者的自护能力及病耻感。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在造口照顾能力、造口自理的信心、保持活力的信息、社会能力方面的自我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在社会排斥、社会鼓励、内在羞耻感、经济无保障方面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强化造口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直肠癌造口术患者的术后自我护理能力,适当降低患者的病耻感。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科护士社会心理安全氛围( PSC)感知与精神幸福感的相关性。方法 2019年 4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本院急诊可护士 64名,统计护士基本资料,包含性别、工作区域、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及学历等,经医院护理部领导和科室的护士长同意后调查,同时对被调查者详细解释本次试验目的、问卷的注意事项及填写方式,采用精神幸福感问卷和社会心理安全氛围量表对急诊护士行问卷调查,当场填写并回收问卷。结果 急诊护士 SWBQ问卷平均总得分为( 71.87±8.84)分,其中个体项目得分较高,超然项目得分较低; PSC-12量表平均总得分为( 41.94±7.54)分,其中组织参与项目得分较高,管理优先项目得分较低;相关分析显示,急诊护士社会心理安全氛围与精神幸福感均有相关性( P< 0.05)。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东莞地区耳聋基因的变异类型和携带率。方法收集新生儿及门诊筛查的16 182名个体,新生儿采集足跟血片,非新生儿采集外周静脉血样,对18个耳聋易感基因的100种变异进行检测。结果共检出1631例耳聋基因变异,总体检出率为10.08%,其中5例为纯合变异。SLC26A4基因变异的检出率最高(5.22%),共845例,其余依次为GJB2(673例,4.16%)、GJB3(100例,0.62%)、TMC1(12例,0.07%)、MYO15A(1例,0.01%)。GJB2基因c.235delC变异检出率最高(3.24%),共524例,其次为SLC26A4基因IVS7-2A>G变异(270例,1.67%)。33名个体(0.20%)同时携带两个变异,其中7例(0.04%)携带同一基因的复合杂合变异。结论扩大耳聋易感基因变异的筛查范围有助于了解携带情况及耳聋的遗传因素,对提早发现先天性耳聋、对受检者提供干预和遗传咨询具有重要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现状,分析心理资本在组织支持感及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3—4月选择浙江省2所三甲医院的264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护士心理资本问卷、组织支持感量表及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测评量表进行调查。共发放264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59份,有效回收率为98.11%。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59名临床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总分为(32.73±8.15)分,心理资本总分为(83.49±9.74)分,组织支持感总分为(40.23±9.88)分;相关分析显示,临床护士组织支持感与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总分呈负相关(r=-0.404,P<0.01),与心理资本总分呈正相关(r=0.417,P<0.01);心理资本与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总分呈负相关(r=-0.365,P<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心理资本在组织支持感及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中的中介效应显著(P<0.01),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0.29%。结论临床护士的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水平较高,心理资本可以分析部分中介组织支持感及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之间的关系,高组织支持感的临床护士在面对患者不良事件后的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水平较低,具有直接负效应。医疗机构应建立以改善第二受害者消极状态为核心的组织支持体系,健全不良事件非惩罚性管理体制,完善专业心理疏导小组职责及内涵,有效应对患者不良事件给临床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带来的不良影响,帮助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心理资本水平,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智谋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喉癌术后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和疾病获益感的影响。方法将104例喉癌术后放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头颈部肿瘤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智谋理论的干预方案。比较2组放疗前后患者疾病获益感量表得分、患者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量表得分和生化营养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放疗前,2组患者营养状况、疾病获益感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试验组患者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量表得分(6.14 ± 1.0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4 ± 1.50)分,体质量指数和疾病获益感中接受、世界观、个人成长、社会关系、健康行为等维度得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1.78 ± 2.08) kg/m2、(10.37 ± 2.35)分、(13.89 ± 2.83)分、(22.69 ± 5.40)分、(11.20 ± 1.75)分、(12.05 ± 2.35)分、(76.88 ± 7.21)分vs (20.81 ± 1.94) kg/m2、(8.20 ± 1.77)分、(12.35 ± 2.24)分、(20.35 ± 4.42)分、(10.23 ± 1.62)分、(9.98 ± 1.64)分、(67.48 ± 5.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355~7.076,均P<0.05)。结论基于智谋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改善喉癌术后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和提高患者疾病获益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喹硫平和帕罗西汀联合用药对于双相感障碍患者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120例,按照数字法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喹硫平和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双相感障碍患者采用喹硫平和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被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北京市急诊科护士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其与工作倦怠、正念思想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北京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的184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护士的一般资料,采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评估护士正念思想,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问卷评估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采用职业幸福感量表评估护士的幸福感。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北京市急诊科护士幸福感影响因素,同时分析正念思想在工作倦怠和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结果184名护士正念思想得分为(65.23 ± 5.48)分,其中低正念水平54名占29.35%,中等正念水平80名占43.48%,高正念水平50名占27.17%;职业倦怠情感耗竭(EE)得分为(29.76 ± 4.32)分、去人格化(DP)得分为(9.66 ± 1.30)分、低个人成就感(tPA)得分为(30.15 ± 3.28)分;轻度倦怠63名占33.70%,中度倦怠70名占38.04%,高度倦怠52名占28.26%。职业幸福感得分为(64.68 ± 7.38)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急诊科护士幸福感的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工作年限、加班、月收入以及受聘性质;轻度职业倦怠、中度职业倦怠以及重度职业倦怠的急诊科护士职业幸福感评分分别为(69.97 ± 8.21)、(61.72 ± 9.21)、(56.41 ± 7.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176,P<0.01);低正念水平、中等正念水平以及高正念水平的急诊科护士职业幸福感评分分别为(59.43 ± 8.11)、(63.72 ± 9.51)、(76.41 ± 6.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291,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加班情况以及职业倦怠是影响急诊科护士幸福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正念思想是其保护因素;急诊科护士职业幸福感与正念思想呈正相关(r=0.812,P<0.01),与职业倦怠中的tPA评分呈正相关(r=0.713,P=0.008),而与职业倦怠中的EE评分(r=-0.503,P<0.01)和DP评分(r=-0.614,P=0.012)呈负相关。正念思想的中介效应为-0.179 4,占总效应的27.63%。结论职业倦怠影响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倦怠和幸福感,而正念思想是急诊科护士幸福感的保护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19.4-2020.4内收治的 50名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 25例对照组和 25例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延续性护理模式。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评定表( WHOQOL)评分,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 WHOQOL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有良好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初产妇分娩中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产痛、分娩控制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分娩的3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平行对照法分成两组,各150例。研究组产妇应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参照组产妇待产时采取常规的半卧位或卧位;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分娩控制感、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1级疼痛率为58.67%(88/150),高于参照组32.67%(49/150),2级、3级疼痛率分别为41.33%(62/150)、0.00%(0/150),均低于参照组62.67%(94/150)、4.67%(7/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产妇分娩控制感评分、自然分娩率分别为(172.36±17.85)分、91.33%(137/150),均明显高于参照组(126.42±15.74)分、79.33%(119/150),产后24 h出血量为(228.61±83.52)ml,明显少于参照组(279.45±81.6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第1产程、第2产程、第3产程时间分别为(5.83±0.67) h、(0.59±0.34) h、(0.11±0.04) h,均明显短于参照组(9.76±0.52) h、(0.83±0.37) h、(0.13±0.06)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初产妇在分娩中应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能降低产痛程度,增强分娩控制感,优化分娩结局,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倾向、组织支持感、情绪稳定性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以及对职业倦怠的交互作用,为改善医生的职业倦怠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6至8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应用《Maslach职业倦怠调查普适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文版》和《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对郑州市某市级医院389名医生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探究组织支持感、情绪稳定性对抑郁倾向影响职业倦怠的交互作用。结果389名医生中,男性147人,女性242人;年龄M(P25,P75)为33.0(29.0,40.0)岁;工龄M(P25,P75)为7.0(4.0,16.0)年。医生的职业倦怠与抑郁倾向、情绪稳定性均呈正相关(r=0.571、0.453,P<0.01),与组织支持感呈负相关(r=-0.260,P<0.01)。抑郁倾向、组织支持感和情绪稳定性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0.002,P<0.05),单独解释职业倦怠变异的1.0%(ΔR2=0.010),其中情绪稳定性的正向效应影响较大(β=0.550),抑郁倾向的正向效应次之(β=0.494)。在抑郁倾向增加时,高组织支持感、情绪稳定医生的职业倦怠感高于高组织支持感、情绪不稳的医生和低组织支持感的医生(P<0.01)。结论情绪稳定性是影响抑郁倾向对医生职业倦怠作用的主要因素,情绪稳定、高组织支持感的医生在抑郁倾向增强时职业倦怠感更强。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间歇置管管饲法(IOE)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病耻感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本单位2018.01-2019.12间确诊鼻咽癌并接受放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取其中30例为对照组(长期流质鼻饲),另30例为干预组(IOE),比较两组社会影响量表(SIS)、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及营养风险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前FOI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FOIS得分高于对照组,SIS得分低于对照组,且该组营养风险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OE能够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降低营养风险,改善患者病耻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综合护理对冠心病PCI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11月收治该院心外科的冠心病PCI术患者6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心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从入院到出院前1 d给予由医生、护士、心理师、营养师组成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护理,在干预前后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简明健康问卷(SF-36)评价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UIS-FM总分(74.57±9.33)分,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低水平,SF-36总分(59.55±10.93)分;对照组MUIS-FM总分(101.46±10.50)分,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水平,SF-36总分(54.56±9.3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636、8.472,均P<0.05)。两组患者MUIS-FM和SF-36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冠心病PCI术患者实施多学科协作综合护理能有效控制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知信行"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及总体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选取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3例,采用"知信行"护理干预;两组连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心理状态[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变化,评估患者干预前后总体幸福感[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结果两组干预后负面心理状态因子评分较干预前降低,GWB评分较干预前增加(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SCL-90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敌对、偏执、恐怖、精神病性评分分别为(1.36±0.34)分、(1.35±0.32)分、(1.40±0.38)分、(1.39±0.31)分、(1.08±0.21)分、(0.82±0.29)分、(1.29±0.40)分、(0.90±0.27)分、(1.52±0.3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97±0.53)分、(3.20±0.46)分、(3.14±0.49)分、(2.95±0.60)分、(3.01±0.71)分、(2.87±0.49)分、(3.48±0.57)分、(2.43±0.49)分、(2.67±0.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709、21.567、18.320、15.110、17.079、23.538、20.543、17.885、12.146,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GWB评分为(96.58±11.96)分,高于对照组的(75.46±12.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12,P=0.002)。结论"知信行"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各种负面心理状态,提高其总体幸福感。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PPH术后早期肛门部疼痛和坠胀感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间接受PPH手术的痔患者62例进行对照研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1例行罗哌卡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的PPH患者为实验组,31例常规PPH手术患者为对照组,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术后24 h、 48 h、72 h VAS评分和坠胀感情况评分计量资料采用(±s),采用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术后24 h、 48 h、 72 h各时点肛门部疼痛情况评分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物人次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术后24 h、48 h、72 h各时点肛门部坠胀感情况评分分值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可有效减轻PPH术后早期肛门部疼痛和坠胀感,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五感六觉理念的多模态引导对肠肿瘤术后患者睡眠时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普外科治疗的110例肠肿瘤术后患者,并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日常护理指导,试验组在日常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基于五感六觉理念的多模态引导训练,连续干预3周,采用多导睡眠监测(PSG)比较干预前后睡眠时相差异。结果2组患者干预后在非快动眼睡眠(NREM)占总睡眠时间比例、1期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比例、3期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比例、4期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比例、快动眼睡眠(REM)占总睡眠时间比例、NREM微醒觉次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5.178~-2.157,均P<0.05)。试验组干预后在NREM占总睡眠时间比例、1期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比例、NREM微醒觉次数、REM微醒觉次数较干预前减少;在3期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比例、4期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比例、REM占总睡眠时间比例较干预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6.029~-4.064,均P<0.05)。对照组干预后在4期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比例方面较干预前有所增加;在NREM微醒觉次数、REM微醒觉次数较干预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948、-5.632、-2.475,均P<0.05)。结论基于五感六觉理念的多模态引导训练可有效改善调节肠肿瘤术后患者的睡眠结构,提高患者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