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实验选择12名健康受试者,采用随机交叉四组试验,对分别口服120mg采用固体分散技术生产的三种国产尼莫地平片与德国拜尔药厂生产的尼莫通片后的体内过程进行了研究。血浆药物浓度由本实验室改进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获得,采用非房室模型分析法用PCNONLIN程序(SCI,v4.2)获得个体生物利用度参数Tmax、Cmax和AUC0-∞。根据被测不同尼莫地平片剂间AUC0-∞之比得出相对生物利用度(f);将将AUC0-∞等参数对数转换进行方差分析,在方差分析基础上再行双单侧检验(twoonesidedtests)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生物等效性判定标准是以试验制睡物利用度参数AUC平均值的90%可信限,应落在标准参比制剂的80%-125%置信区间之内。统计学意义在p=0.05显著性水平上判定。结果表明,A,B,C和D四种片剂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0.6±0.2h、11±1.2h、0.5±0.1h和0.5±0.2h;峰浓度Cmax分别为108.8±59.5ng·ml^-1、56.1±30.7ng·ml^-1、73.2±34.9ng·ml^-1和94.7±41.1ng·ml^-1;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175.4±77.9ng·h·ml^-1、135.8±62.4ng·h·ml^-1、154.8±69.5ng·h·ml^-1和154.5±51.6ng·h·ml^-1。片剂B、C和D相对于片剂A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83.7%、93.1%和97.6%;90%置信区间结果显示,片剂B、C和D的AUC0-∞平均值分别为A的66.7-88.8%,77.2-102.7%和80.5-107.1%,片剂D与片剂A具生物等效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膝周创面时4种非主干血管作为受区血管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或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20~72岁,平均41.9岁。创面重要组织外露面积为18.0 cm×5.0 cm~42.0 cm×9.0 cm。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血管成像(CTA)技术辅助定位,测量受区血管(膝降血管、旋股外侧血管降支、腓肠内侧血管、膝下内侧血管)及供区血管(旋股外侧血管降支、胸背血管)的口径。术中采取带刻度软性直尺测量验证,并记录术前及术中血管口径的测量值。术后观察2种组织瓣色泽、质地及供区切口愈合情况。对比术前与术中供、受区血管(除仅有的1例膝下内侧血管)测量值相符率。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3例患者组织瓣面积为18.0 cm×5.0 cm~46.0 cm×9.0 cm。14例吻合膝降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中12例完全成活,剩余2例皮瓣远端坏死长度分别为6 cm、4 cm,最终均行植皮处理愈合。12例完全成活的皮瓣中1例因一期保肢失败,二期应用皮瓣修复保膝,另1例因肢体严重感染后截肢,将成活的皮瓣翻转覆盖残端处理。4例吻合旋股外侧血管降支的组织瓣中,3例股前外侧皮瓣完全成活,1例背阔肌皮瓣远端坏死12 cm,经清创并采用Ilizarov骨搬运技术同步延长使创面愈合。各有2例吻合腓肠内侧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及背阔肌肌皮瓣完全成活,其中1例股前外侧皮瓣发生静脉危象,经及时探查解除。1例吻合膝下内侧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3~30个月,平均13.6个月。所有组织瓣色泽、质地良好,供区切口均一期愈合。供、受区血管口径术前、术中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种膝周非主干血管均可作为游离组织瓣的受区血管,若选择得当,可有效提高组织瓣成活率。其中膝降血管作为受区血管应用时具备位置浅表、解剖恒定、定位简单、术中解剖便捷等优势,可优先考虑。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和预测乙酰唑胺等药物对急性高山病(AMS)的预防效果。方法遵循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PRISMA声明的检索策略,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等数据库198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0日符合药物预防AMS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分析研究资料。使用R等统计软件在贝叶斯框架下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法进行网状Meta分析,另外使用节点分离法对闭环研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最终纳入23篇文献(25项研究)对比了4种药物对AMS的预防效果,按照药物分组进行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乙酰唑胺组、地塞米松组、银杏叶提取物组和红景天组中AMS发生率均低于安慰剂组;在不同药物的相互比较中,乙酰唑胺组、地塞米松组和红景天组AMS发生率低于银杏叶提取物组;而乙酰唑胺组、地塞米松组、红景天组之间AMS发生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8项研究报道了2种药物对进入目标海拔人群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目标海拔,红景天组的SpO2高于乙酰唑胺组和安慰剂组,乙酰唑胺组与安慰剂组的SpO2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预防AMS效果概率排序显示:乙酰唑胺组、地塞米松组、银杏叶提取物组、红景天组和安慰剂组发生AMS排名第5的概率分别为45.72%、48.80%、0、5.48%和0。提高目标海拔人群SpO2概率排序显示:乙酰唑胺组、红景天组和安慰剂组在目标海拔提高SpO2效果排名第1的概率分别为2.27%、97.66%和0.07%;直接比较结果和贝叶斯预测模型间接比较结果一致性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酰唑胺和地塞米松可有效预防AMS发生,应作为今后相关补充研究的首选药物。红景天在提升进入高海拔人群的SpO2同时也可降低AMS的发生率,也应受到足够的重视。银杏叶提取物预防AMS效果不如上述3种药物,临床中应视情况使用。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小儿氨酚匹林咖啡因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阿司匹林及水杨酸的含量。方法:采用岛津ODS-VP色谱柱(4.6mm×150mm,5μm);以甲醇-0.01mol·L^-1磷酸溶液(30:70)(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3.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在建立的色谱条件下,时乙酰氨基酚、咖啡因、阿司匹林、水杨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6~126mg·L^-1。(r=0.9999);3.0—30.0mg·L^-1(r=1.0000);23.0—230mg·L^-1(r=0.9998);0.115—6.9mg·L^-1(r=1.0000)。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阿司匹林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RSD=1.32%,n=9);100.0%(RSD=0.57%,n=9);99.0%(RSD=1.09%,n=9)。结论:本法简便、快捷,准确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小儿氨酚匹林咖啡因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及水杨酸的限度控制。
简介:目的:了解临床常见致病念珠菌对4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情况,旨在为临床治疗此类菌株引起的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NCCLSM27-A2),测定从临床血液、痰液和尿液等标本中分离的226株常见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226株受试菌对氟胞嘧啶100%敏感,MIC90为≤0.125-0.5μg/ml;168株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MIC90分别为32μg/ml、1μg/ml和1μg/ml,敏感率分别为90.5%(S88.1%+SDD2.4%)、92.3%(S87.5%+SDD4.8%)和91.7%;31株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敏感率分别为96.8%(S93.6%+SDD3.2%)、93.5%(S83.9%+SDD9.6%)和100%;16株近平滑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均敏感;11株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81.8%(S18.2%+SDD63.6%)和72.8%(S36.4%+SDD36.4%),而对两性霉素B100%敏感。在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中有3.2%~27.2%菌株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等唑类药物耐药。结论:临床常见致病念珠菌对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最高,对唑类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种临床检验方法对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疑似细菌性阴道病病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行PH值测定、胺试验、线索细胞检查和BV快速检测法,比较四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四种临床检验方法中以线索细胞检查阳性率最高危62.5%,BV快速检测法次之为61.2%,PH值测定、胺试验与线索细胞检查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线索细胞检查和BV快速检测法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线索细胞检查可作为首选的检测方法,PH值测定、胺试验检测可作为辅助检测,而BV快速检测法则可作为线索细胞检查的补充检测方法,以便更好的提高检测准确率。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4种机用镍钛系统体外预备根管后产生牙本质微裂的差异,为临床医生选择根管预备器械和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鞍钢集团总医院口腔科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口腔科门诊拔除的新鲜完整下颌切牙为研究对象,按统一标准选择125颗样本制作研究模型,采用随机号码表法将样本平均分为5纽,4个预备纽分别应用机用ProTaperNext(N纽)、WaveOneGold(W组)、M3-Pro(M组)、ProTaperUniversal(P组)进行根管预备,余下一组作为对照(C组)不进行根管预备。在距根尖3、6、9mm处水平切割牙根,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各截面出现牙本质微裂情况,应用SPSS软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未预备的C组没有发现牙本质微裂,P组产生微裂的牙数与N组、W组和M组分别对比均有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预备组在距根尖3mm处产生微裂的牙总数对比距根尖6mm处和9mm处有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机用镍钛器械进行根管预备可能造成牙本质微裂,在距根尖3mm处产生的微裂要显著多于距根尖6mm和9mill处;相较ProTaperUniversal,使用ProTaperNext、WaveOneGold和M3-Pro可显著降低微裂的发生率。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社区收治的38例肺癌患者及同期肺部良性疾病患者38例进行研究,将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比较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不同检测方式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各肿瘤标志物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四者联合检测的检出率较单一检测高,P<0.05。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是肺癌诊断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不同肿瘤标志物可以提高肺癌的诊断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种加温干预方法在重症医学科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性纳入2018年11月至2020年8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危重症患者共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予以Prismaflex机器自带加温装置)、改良方案A组(加用螺旋缠绕式加温装置)、改良方案B组(加用3M Bair Hugger温毯机)和改良方案C组(加用3M血液升温仪加热置换液)各30例。连续监测上机后12 h患者肛温、额头皮温和CRRT动静脉端的温度波动情况,记录低体温、体温过高发生率和最大体温波动幅度△。结果上机后3组的最高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温度分别为(37.20 ± 0.23)、(37.15 ± 0.35)、(37.16 ± 0.24)℃,(37.21 ± 0.35)、(37.15 ± 0.31)、(37.19 ± 0.23)℃和(36.49 ± 0.52)、(36.36 ± 0.46)、(36.68 ± 0.22)℃,改良方案A组和改良方案C组患者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最高温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改良方案A组和改良方案B组患者CRRT静脉端最高温度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37~4.559,P<0.05或0.01)。上机后改良方案A、B、C组的最低肛温分别为(36.85 ± 0.31)、(36.75 ± 0.35)、(36.96 ± 0.21)℃,3组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最低温度分别为(36.81 ± 0.32)、(36.65 ± 0.31)、(36.99 ± 0.20)℃和(36.34 ± 0.41)、(36.20 ± 0.42)、(36.30 ± 0.28)℃,改良方案A组和改良方案C组患者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最低温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改良方案A组和改良方案B组患者肛温和CRRT动脉端最低温度明显低于改良方案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32~6.194,P<0.05或0.01)。上机后改良方案A、B、C组的肛温波动分别为(0.34 ± 0.11)、(0.38 ± 0.15)、(0.26 ± 0.11)℃,3组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温度波动分别为(0.30 ± 0.14)、(0.35 ± 0.23)、(0.22 ± 0.14)℃和(0.33 ± 0.16)、(0.39 ± 0.23)、(0.26 ± 0.09)℃,改良方案A、C组患者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波动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改良方案A、B组患者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温度波动均明显高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88~4.741,P<0.05或0.01)。上机后改良方案A、B、C组的△RBC波动分别为(0.11 ± 0.07)、(0.11 ± 0.06)、(0.09 ± 0.06)℃,3组CRRT△Fib波动分别为(0.83 ± 0.32)、(0.84 ± 0.28)、(0.60 ± 0.31)℃,相关性分析提示改良方案C组与△CRRT静脉端温度相关性最高(r=-0.558,P<0.01)。结论通过对比CRRT上机前后核心温度、体表温度、血液温度及体温波动的,得出在Prismaflex机器自带加温装置的基础上,利用3M血液升温仪加热置换液,此方法在预防CRRT相关体温丢失方面的效果最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种加温干预方法在重症医学科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性纳入2018年11月至2020年8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危重症患者共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予以Prismaflex机器自带加温装置)、改良方案A组(加用螺旋缠绕式加温装置)、改良方案B组(加用3M Bair Hugger温毯机)和改良方案C组(加用3M血液升温仪加热置换液)各30例。连续监测上机后12 h患者肛温、额头皮温和CRRT动静脉端的温度波动情况,记录低体温、体温过高发生率和最大体温波动幅度△。结果上机后3组的最高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温度分别为(37.20 ± 0.23)、(37.15 ± 0.35)、(37.16 ± 0.24)℃,(37.21 ± 0.35)、(37.15 ± 0.31)、(37.19 ± 0.23)℃和(36.49 ± 0.52)、(36.36 ± 0.46)、(36.68 ± 0.22)℃,改良方案A组和改良方案C组患者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最高温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改良方案A组和改良方案B组患者CRRT静脉端最高温度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37~4.559,P<0.05或0.01)。上机后改良方案A、B、C组的最低肛温分别为(36.85 ± 0.31)、(36.75 ± 0.35)、(36.96 ± 0.21)℃,3组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最低温度分别为(36.81 ± 0.32)、(36.65 ± 0.31)、(36.99 ± 0.20)℃和(36.34 ± 0.41)、(36.20 ± 0.42)、(36.30 ± 0.28)℃,改良方案A组和改良方案C组患者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最低温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改良方案A组和改良方案B组患者肛温和CRRT动脉端最低温度明显低于改良方案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32~6.194,P<0.05或0.01)。上机后改良方案A、B、C组的肛温波动分别为(0.34 ± 0.11)、(0.38 ± 0.15)、(0.26 ± 0.11)℃,3组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温度波动分别为(0.30 ± 0.14)、(0.35 ± 0.23)、(0.22 ± 0.14)℃和(0.33 ± 0.16)、(0.39 ± 0.23)、(0.26 ± 0.09)℃,改良方案A、C组患者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波动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改良方案A、B组患者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温度波动均明显高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88~4.741,P<0.05或0.01)。上机后改良方案A、B、C组的△RBC波动分别为(0.11 ± 0.07)、(0.11 ± 0.06)、(0.09 ± 0.06)℃,3组CRRT△Fib波动分别为(0.83 ± 0.32)、(0.84 ± 0.28)、(0.60 ± 0.31)℃,相关性分析提示改良方案C组与△CRRT静脉端温度相关性最高(r=-0.558,P<0.01)。结论通过对比CRRT上机前后核心温度、体表温度、血液温度及体温波动的,得出在Prismaflex机器自带加温装置的基础上,利用3M血液升温仪加热置换液,此方法在预防CRRT相关体温丢失方面的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