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阑尾炎手术患者分别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分析不同方案下的手术结果。方法:以2016年12至2018年12月的时间基准,收集我院10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动态随机分组法,分成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则为腰硬联合麻醉,分析麻醉效果情况。结果:从麻醉效果看,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最高平面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麻醉不良反应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为14%,低于对照组的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有助于阑尾炎手术的顺利开展,起效快,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侧前方手术入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后椎体塌陷效果。方法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自2015年1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骨折后导致椎体塌陷的患者共21例,所有患者术前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损伤分级均为E级,手术方式均为经侧前方入路一期完成对骨折部位前方结构的重建和后方内固定,且进行了至少12个月的随访,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术前及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百分比、伤椎中央高度压缩百分比、椎体成角,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持续观察并发症。对重复测量数据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手术时间为(4.12±0.74) h,术中出血量为(662.38±115.37) ml,随访时间为(20.33±6.40)个月。患者术后1周、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F=853.022,P<0.05),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压缩百分比、伤椎中央压缩百分比及椎体成角在术前与术后及术前与末次随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末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52.704、4 691.359、4 451.951、5 869.033,P>0.05)。结论侧前方手术入路手术创伤小,患者可实现疼痛早期缓解、早期下地。本研究结果显示其对于治疗老年胸腰段无神经损伤性骨质疏松骨折后的椎体塌陷上效果显著,后凸畸形矫正满意,固定牢固,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为探讨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对H型高血压并发糖尿病的影响,本研究于2014年3至9月纳入山西省14 059名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BMI、WC、WHR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三者与空腹血糖水平(FPG)的关系。结果发现与H型高血压人群比较,H型高血压并发糖尿病人群的年龄、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低,而BMI、WC、WHR、血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超重/肥胖、腰围、腰臀比的升高会增加H型高血压并发糖尿病的风险,BMI、WC、WHR与FPG呈正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例,盲选15例作对照组,行硬膜外麻醉,其余15例作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阻滞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较对照组优(
简介:摘要:目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别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治疗和全麻治疗,对比两种麻醉方法效果。方法:将我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的髋关节置换术6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治疗和全身麻醉治疗,对比两种麻醉方法效果。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全时间对比中,治疗组分别是47.84±5.83(s)、15.69±2.71(min),对照组分别是267.94±31.01(s)、25.66±3.74(min),(t=12.801,p=0.000),结果有差异。(2)治疗组和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对比中,治疗组是8.88%,对照组是26.47%,(x2=19.341,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效果优良,该方法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目的是探究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挑选医院2019年10月—2020年7月接受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共计60名。针对所有患者平均分组,一组是参照组,另外一个是观察组,每组骨折手术患者都为30人。采取不同麻醉方法,参照组为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则实施的是腰硬联合麻醉,最终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手段,对比应用效果发现,最高麻醉平面部分,对照组高,观察组低。另外,观察组与参照组相比,麻醉见效更快。结论:老年下肢骨折手术麻醉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麻醉见效快和效果更为突出,而且具有对人体影响小的特点,所以值得在这类手术麻醉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腰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2组患者均采用压痛点注射镇痛液治疗,观察组在压痛点注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体外冲击波治疗,压痛点注射和体外冲击波均每周1次,连续治疗3周。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软组织张力(软组织位移距离)、疼痛程度[目测类比法(VAS)]、压力痛阈[压力痛阈测试(PPT)]以及功能障碍程度评估[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软组织位移距离值、VAS评分、PPT值和DOI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软组织位移距离值(包括施加1 kg和施加2 kg时的位移距离)、VAS评分、PPT值和DOI评分分别为施加1 kg(6.53±1.18)mm、施加2 kg(5.57±0.90)mm、(2.35±0.94)分、(63.48±14.35)N、(10.23±3.42)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压痛点注射的基础上增加体外冲击波,可显著增强腰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腰部的软组织张力,缓解疼痛程度,提高压力痛阈,改善功能障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高龄产妇剖宫产术的效果。方法:选择从2018年8月到2020年8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术的100名高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产妇分成两组,对对照组的产妇进行硬膜外麻醉,对观察组的产妇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两组产妇麻醉之前(T0)、麻醉有效时刻(T2)、胎儿产出时刻(T3)、和手术结束时(T4)的血压、心率,及两组产妇手术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产妇各阶段的血压、心率无较大的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的麻醉效果分级中一级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在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高龄剖宫产的产妇采取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相比有更好的麻醉效果,在不良反应以及心率等方面的影响无差异,可在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麻醉中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和单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 用2020年7月-2021年3月院内需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32例。全需麻醉辅助,参照组用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比较麻醉情况、不良情况。结果 实施后,观察组的麻醉情况比参照组好,体现差异(P<0.05);但两组在不良情况上无差异(P>0.05)。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能同时完成血液和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更好,可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进入我院完成髋关节置换手术的5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中有患者25例,对照组在全麻的情况下去完成相关观察,观察组需要采取硬膜外-硬膜外的联合麻醉,对于两组在麻醉上获得的效果。结果统计学得出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后的生命体征并未产生显著的差异(P> 0.05)。观察组所进行的麻醉指标要比对照组高出很多,数据差异存在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于我院行剖宫产术的
简介:[摘要] 目的 对行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其临床镇痛效果并做详细阐述。方法 在符合此次研究采纳、排除标准的前提下,以随机抽取法在我院择50例行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在征求其意愿下,以单双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小组,命名为实验组、参照组,以麻醉起效时间、药物使用量、患者各项生命表征变化、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此次研究价值体现,通过对比相关数据,得出结论。结果 实验组腰硬联合麻醉效果较为理想,麻醉起效快且药物使用量、不良反应均相对减少,患者平均动脉压水平、心率等各项生命表征均显优,镇痛效果良好且疼痛评分显低,引用统计学予以分析处理,可用P<0.05表达。结论 对行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其临床镇痛效果明显,在麻醉效果显优的同时,良好地控制了患者的各项生命表征指标,此项麻醉起效快且对其机体副作用随之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此项麻醉的安全性,从而提高了生活品质及生活质量,提倡推广,建议临床进一步实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