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三氧气针疗法治疗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国际部推拿疼痛科门诊33例慢性疼痛患者,均采用三氧气针疗法治疗,1次/周,5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采用数字模拟评分量表(Numberal Rating Scale, NR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和功能活动障碍程度,并进行治疗方法的安全性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3例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评分均降低[2.0(2.0)分比7.0(3.0)分,P<0.01)],其中腰椎间盘突出、膝骨关节炎、腰肌劳损及其他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P值分别为0.005、0.011、0.041、0.026);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无明显改善(P=0.066)。与治疗前比较,33例患者治疗后功能活动障碍评分均降低[2.0(2.0)分比6.0(4.0)分,P<0.01)],其中腰椎间盘突出、膝骨关节炎、腰肌劳损及其他慢性疼痛患者功能活动障碍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P值分别为0.007、0.026、0.039、0.028);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无明显改善(P=0.102)。全部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及损害。结论三氧气针疗法可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控制疼痛,改善功能活动障碍,操作应用安全、可靠。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基于胚胎融合面的胰头三维影像学重建模型,提供胰头形态学测量参数,为胰腺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帮助。方法根据腹胰、背胰的组织学特点进行胰腺胚胎融合面的组织学定位,进一步将该组织学定位应用于CT影像学定位。在此基础上,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三维可视化重建软件进行基于CT影像的包括腹胰、背胰头部和胚胎融合面等结构在内的胰头三维重建,同时对胰头各相关结构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正常胰头组织免疫组化检测验证了早前关于定位胚胎融合面的报道,CT断层结构上能够进行胚胎融合面的大体定位。成功建立了基于胚胎融合面的胰头三维重建模型,该模型可直观显示腹胰、背胰头部和胚胎融合面等结构。共纳入35例志愿者,包括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48.26±8.26)岁,BMI(22.29±1.78)kg/m2。形态学测定结果表明,胰头、背胰头部及腹胰体积分别为(32.80±8.15)cm3、(22.21±6.94)cm3、(10.59±3.87)cm3,胚胎融合面面积为(12.46±3.20)cm2。将所有志愿者依据性别分组,统计学分析表明组间胰头总体积、背胰头部体积、腹胰体积及胚胎融合面积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胚胎融合面的胰头三维可视化重建是可行的,该模型的建立及相关形态学参数可为胰腺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部分高三学生的学医意愿情况和影响其选择学医的因素,以期为医学院校制订招生政策、开展招生宣传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2月,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务处开展了全国范围高三学生的学医意愿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进行调查结果分析。结果共有48所中学的1 382名学生完成了调查问卷。高三学生想学医的原因主要是:"认可医学的社会价值,医生救死扶伤很高尚"为62.4%(863/1 382),"对医学感兴趣"为50.3%(695/1 382)。对学医的担忧主要是:"学制长"为50.3%(695/1 382),"医患关系紧张"为45.7%(632/1 382)。高三学生了解医学的途径主要是:"家人交谈"为49.3%(681/1 382)、"影视文学作品"为41.8%(577/1 382)、"网络"为30.2%(417/1 382)。仅有11.2%(155/1 382)和12.7%(176/1 382)的学生参加过与医学相关的学校讲座或社会实践。经由影视文学作品、网络、学校讲座和社会实践了解医学的学生,担忧学制长的比例分别为55.1%(318/577)、55.2%(230/417)、43.9%(68/155)和48.9%(86/176),担忧医患关系紧张的比例分别为52.5%(303/577)、53.5%(223/417)、49.7%(77/155)和46.6%(82/176)。结论我国高三学生选择学医的动机较为纯粹,但其对医学专业学制长和医患关系紧张的担忧较大,对医学的了解不够客观和深入。积极探索医学学制改革,改善医患关系,注重在中学举办医学相关讲座和医学相关社会实践,将有助于吸引考生报考医学专业。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脘痛患者应用三香舒胃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 2019年 2月 -2020年 3月期间收治 80例胃脘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形式进行分组,将 80例胃脘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0例患者,将 40 例 采用三香舒胃汤治疗观察组患者 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生活质量与 40 例采用 西药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 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75.00% 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低 95.00% ,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 治疗满意度 72.00% 显著低于 对照组患者,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 生理机能、 生理职能、 社会功能、 躯体功能评分比观察组患者低,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应用三香舒胃汤治疗胃脘痛效果较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使用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临床对幕下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认识。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例DAV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特征、脑脊液检查、头颅影像学及治疗等,并电话随访预后。结果例1为女性,43岁,慢性病程,急性加重,临床表现为双下肢乏力及大小便障碍,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可见延髓异常信号,脑脊液水通道蛋白4抗体阳性,以“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治疗无效,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示左侧小脑幕下动静脉瘘,给予血管内栓塞治疗,随访2年病情无复发。例2为女性,57岁,慢性进展性病程,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后出现吞咽困难、高热以及意识障碍,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治疗未见好转,后行DSA示双侧横窦-乙状窦区动静脉瘘,给予血管内栓塞治疗,栓塞部分瘘口,术后2个月患者因肺部感染死亡。例3为男性,52岁,亚急性病程,主要表现为顽固性恶心呕吐,多次于消化科治疗,头颅MRI示延髓斑片状异常信号,其中可见血管流空影,完善DSA检查,示颅颈交界区动静脉瘘,给予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半年未见复发。结论DAVF是一组异质性较大的疾病,幕下DAVF可表现为脑干、小脑、脊髓受累的急性神经功能障碍,临床极易误诊,MRI可见颅内异常信号,对这类患者要考虑到DAVF的可能,及时行DSA检查是确诊的关键。血管内栓塞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预后取决于临床表现及瘘管分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检查在子宫异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慈溪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子宫异常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采用GE Voluson E8型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二维超声波和三维超声波检查,对两种方法所检查出的结果进行比较,这其中包含了检查时所用的时间以及检查结果是否正确。结果三维超声波检查所用的时间[(2.39±0.25)min]、检查准确率(100%)方面优于二维超声波检测[(5.77±0.66)min、80%],两者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64,χ2=11.111,均P<0.05)。结论三维超声检查可对子宫的外部轮廓、内膜的形态等准确的呈现出现,对异常的子宫可实现及时的发现,具有无创、安全的优点。
简介:摘要豆纹动脉动脉瘤临床上罕见,国内外报道较少。其瘤体常位于脑实质内,且位置不恒定,瘤体通常较小,临床治疗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报道了3例豆纹动脉动脉瘤患者,均以动脉瘤破裂出血起病,CT血管成像(CTA)检查均未发现动脉瘤,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发现豆纹动脉动脉瘤。1例行开颅动脉瘤切除术,2例行血管内治疗。2例血管内治疗患者即刻造影显示豆纹动脉动脉瘤不显影,Raymond分级为Ⅰ级。术后给予患者早期功能锻炼,3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均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