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病毒治疗推荐药物氯喹引起致死心脏不良事件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世界卫生组织个案病例安全报告全球数据库(VigiBase)氯喹引起的致死性心脏不良事件,对报告信息充分(VigiGrade完整评分≥ 0.80或附有详细的原始报告)案例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不良事件分类编码采用国际药品注册协调会议(ICH)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22.1版的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术语(PT)。结果截至2020年2月23日,VigiBase中共有45份氯喹相关致死性心脏损害报告,来自16个国家,30份报告信息充分。30份报告中20例为氯喹单次大剂量用药出现的致死性心脏不良事件,17例为过量用药(15例自杀或怀疑自杀,2例幼儿误服)导致,3例为临床治疗用药;18例表现为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6例心电图显示QRS波延长或QT间期延长;6例合并低钾血症,其中4例为严重低血钾。30份报告中10例为氯喹多次用药引起的致死性心脏不良事件,4例使用氯喹时间为23 d~2个月,死于心力衰竭、心搏骤停或心肌梗死;6例使用氯喹时间为20个月~29年,均为心肌病,3例心内膜心肌活检证实为氯喹所致。结论心脏毒性是氯喹引起致死性不良事件的首要原因,单次大剂量氯喹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长期用药主要表现为心肌病。

  • 标签: 氯喹 长QT综合征 心律失常,心性 心肌病 药物毒性 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HEART、TIMI及GRACE评分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患者发病后7 d、28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胸痛患者中的心源性胸痛患者566例,排除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105例及失访患者15例,最终纳入109例NSTEMI患者及337例非心梗心源性胸痛患者,将NSTEMI患者按照是否发生MACEs分亚组,采用LSD-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分析比较就诊时的基线资料,临床数据,HEART、TIMI及GRACE评分在两亚组之间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病后7 d、28 d发生MACEs的独立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比较不同评分对NSTEMI患者7 d MACEs和28 d MACEs的预测价值。结果NSTEMI组和非心梗心源性胸痛患者组相比,性别、冠心病既往史、罹患3个及以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心电图、高敏肌钙蛋白T值(high-sensitivity troponin T,hs-cTnT)、肌酐值、心梗既往史、HEART评分、TIMI评分和GRAC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将NSTEMI患者按照是否发生MACEs进行亚组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发现卒中既往史、hs-cTnT升高是NSTEMI患者发病后7 d发生MACEs的独立因素。而卒中既往史、TIMI评分是NSTEMI患者发病后28 d发生MACEs的独立因素。ROC曲线比较不同评分对NSTEMI患者发生MACEs预测价值显示,TIMI评分的预测价值(AUC=0.715,95%CI:0.482~0.948)优于HEART评分(AUC=0.659,95%CI:0.414~0.904)及GRACE评分(AUC=0.587,95%CI:0.341~0.833)。结论HEART评分、TIMI评分和GRACE评分可用于NSTEMI患者的评估。TIMI评分对NSTEMI患者发生MACEs预测价值优于HEART及GRACE评分,并且对28 d MACEs的发生有独立预测价值。

  • 标签: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HEART评分 GRACE评分 TIMI评分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挖掘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不良事件(AE)的风险信号,探讨LPV/r的临床安全性,为该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中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对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2010年第1季度至2019年第3季度AE报告数据中LPV/r相关的风险信号进行挖掘,检测阈值为报告数大于3且ROR的95%置信区间(CI)下限大于1的AE,并对AE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的首选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术语(PT)进行统计和分类,选取AE报告数和信号强度排名前50位的PT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第1季度至2019年第3季度FAERS数据库共收到LPV/r为首要可疑药物的AE报告13 335例,检测出报告数>3且ROR的95%CI下限>1的AE风险信号455个,涉及AE报告7 718例。涉及AE报告数占比居前2位的系统器官依次为"各类损伤、中毒及手术并发症"[13.6%(1 051/7 718)]和"妊娠期、产褥期及围产期状况"[11.7%(899/7 718)],但在"各类损伤、中毒及手术并发症"所涉及的1 051例AE报告中与妊娠期药物暴露有关者为998例,占95.0%;信号数占比居首位的系统器官为"各种先天性家族遗传性疾病"[16.3%(74/455)]。另外,药物相互作用所致AE共144例,在AE报告数中排第7位。结论检测出LPV/r妊娠期用药相关胎儿、新生儿和婴儿异常等风险信号,提示应关注孕妇和婴幼儿使用LPV/r的风险。LPV/r与其他药物联用时的相互作用也值得关注。

  • 标签: 洛匹那韦 利托那韦 冠状病毒属 冠状病毒感染 药物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六西格玛护理管理方法在降低癌痛口服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方面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42例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患者按照随机分号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癌痛患者护理管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六西格玛护理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上不良反应的发生人数情况,患者的疼痛度控制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规范化的六西格玛护理管理方式后,在不良反应的发生方面、患者疼痛度的抑制情况方面以及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当前临床上针对癌痛患者口服阿片类药物所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等,通过六西格玛护理管理方式能够达到较高的治疗护理效果,对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显著意义和作用,可在临床上进行适当的推广和普及。

  • 标签: 六西格玛 护理管理 癌痛 阿片类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小儿斜视矫正术患者应用价值以及对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 方法:对本院 80 例行小儿斜视矫正术患儿展开研究,将这 80 例斜视患儿按照简单抽样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一组 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小儿斜视矫正术患儿护理前后焦虑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 结果:观察组小儿斜视矫正术患儿开展优质护理后,患儿 SAS 评分低 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性并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对小儿斜视矫正术患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儿不良反应发生,保障患儿身心健康,值得推荐。

  • 标签: 优质护理 小儿斜视矫正术 应用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中年人群高血压、超重和肥胖的流行趋势及其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调查随访研究,研究对象来自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心血管疾病监测、预防预警和诊治技术应用研究"。2009至2010年在12个研究地区各抽取约1 000人(35~64岁),调查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2016至2017年对上述研究对象进行随访,并记录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最终8 835人纳入该研究。比较入选人群基线和随访时的血压和体重指数(BMI),计算高血压、超重和肥胖的6年累积发病。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超重、肥胖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随访结果显示,研究人群BMI、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较基线有所增长(P均<0.001)。高血压、超重和肥胖6年累积发病分别为39.3%(1 146/2 918)、11.5%(406/3 544)和4.3%(302/7 025)。调整混杂因素后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BMI和血压均正常的中年人群比较,超重、肥胖、高血压、超重伴高血压、肥胖伴高血压的中年人群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均增加[HR分别为2.394(95%CI 1.130~5.073)、3.341(95%CI 1.454~7.674)、6.047(95%CI 2.978~12.279)、5.808(95%CI 2.924~11.539)和8.716(95%CI 4.391~17.302),P均<0.05]。结论我国中年人群超重、肥胖和高血压发病较高,超重、肥胖、高血压或超重/肥胖伴高血压均可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超重 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40~49岁未行术前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开胸心脏手术患者远期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入选2009年12月至2017年5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因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大血管疾病及其他非冠心病行开胸心脏手术、年龄介于40~49岁的患者。据临床症状怀疑为冠心病或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提示冠状动脉钙化者,术前予以CAG检查,其余患者术前均未接受CAG检查。术后对未接受CAG检查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主要终点事件包括冠状动脉相关性死亡及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次要终点事件包括新发心绞痛、临床诊断冠心病;其他终点事件有心原性死亡及全因死亡。冠状动脉事件包括主要和次要终点事件。根据术后随访是否出现冠状动脉事件将未接受CAG检查的患者分为冠状动脉事件阳性组和冠状动脉事件阴性组。记录未接受CAG检查患者的远期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并对比冠状动脉事件阳性组和冠状动脉事件阴性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共入选952例患者,年龄(45.2±2.7)岁,男性406例(42.65%)。73例患者术前行CAG检查,其中9例(12.32%)为CAG阳性,这部分患者同期行CABG。879例术前未行CAG的患者中,围手术期(住院期间及出院30 d内)死亡18例(2.05%),随访(61.6±25.8)个月,失访28例(3.25%)。术后远期随访中,均未出现冠状动脉相关性死亡及接受PCI或CABG治疗等主要终点事件;4.41%(38/861)的患者发生次要终点事件,均表现为术后偶发的非典型心绞痛。远期冠状动脉事件发生、全因死亡及心原性死亡分别为4.41%(38/861)、1.16%(10/861)、0.46%(4/861)。冠状动脉事件阳性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比例高于冠状动脉事件阴性组[34.21%(13/38)比20.89%(164/785),P=0.045]。结论在我国40~49岁行开胸手术的非冠心病患者术前不常规行CAG检查是可行的,但需谨慎对待合并高血压等冠心病危险因素者。

  • 标签: 冠状血管造影术 心脏手术 年龄 冠状动脉事件 远期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西藏昂仁县农牧民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为西藏地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在2017年5~9月调查18岁及以上昂仁县农牧区藏族居民的高血压患病情况。结果共调查2 158人,平均收缩压为(128.67±25.90)mmHg,平均舒张压为(86.77±16.53) mmHg。高血压患病为37.81%,知晓为52.82%,治疗为45.10%、控制为6.62%。结论西藏昂仁县农牧民(≥18岁)高血压患病高,而知晓、治疗及控制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高血压防治工作。

  • 标签: 高血压 患病率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心率对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ATBAD)患者围术期发生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ARAE)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232例ATBAD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得出术前心率预测ATBAD患者发生ARAE的最佳诊断值,根据该值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控制混杂因素,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ATBAD患者围术期发生ARAE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女性(P=0.035)、年龄(P=0.017)、高血压(P=0.002)、动脉粥样硬化(P=0.045)、复杂型夹层(P<0.001)、术前心率(P=0.006)以及舒张压水平(P=0.027)。根据术前心率预测ATBAD患者发生ARAE的最佳诊断值为87次/min,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n=159,心率<87次/min)和B组(n=73,心率≥87次/min)。经过倾向性匹配后,共有66对数据匹配良好,分别为A'组和B'组,术前心率分别为(73±9)次/min和(100±14)次/min(t=-13.248, P<0.001)。总ARAE发生为21.2%(28/132),B'组ARAE发生显著高于A'组,分别为30.3%和12.1%(χ2=6.527,P=0.011)。而A'、B'两组间主动脉夹层破裂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29,P=0.274)。结论术前心率是ATBAD患者围术期发生ARAE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心率≥87次/min时,围术期ARAE发生明显升高。

  • 标签: 心率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 冠心病患者采取目标性社区护理干预对血栓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研究 。方法: 选取 20 18 年 1 月 - 20 20 年 4 月于社区接收的 冠心病 患者 40 例, 通过随机 抽签 法将其分为 对照组( n=20 )及研究 组( n=20) 。对照 组 患者采用 常规 方案护理; 研究 组采用目标性社区护理干预 。 对比 两组患者 护理前后的血栓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治疗依从度评分 。结果: 接受护理干预 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栓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数据差异显著,均具统计学价值( P < 0.05 ) 。结论 :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目标性社区护理 ,可以有效预防 患者 血栓 的 发生,帮助患者提升治疗认知及依从度,辅助疗效提升,推荐使用 。

  • 标签: 目标性社区护理 冠心病 血栓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治疗依从度评分
  • 简介:摘要 :“”作为一个多音字,有两个读音,其一是( shuài)去声,另一是( lǜ)去声。“”字从殷墟卜辞中甲骨文字形发展到今天的楷体,从本义引申出很多的意思。本文就简单梳理一下古时“”的各种义项,分析它与“帅”,

  • 标签: “率” 释义 “帅” “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中对不良反应发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84例肺癌患者为课题研究对象。随机将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42例。在临床护理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取舒适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肺癌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继续推广和广泛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肺癌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影响分析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耐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1010年7月在院确诊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无创呼吸机耐受不良反应。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无创呼吸机耐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整体护理 COPD合并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耐受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疾病的安全性、有效性,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疾病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7 月诊治的 60 例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疾病患者,以随机法分为 GP 化疗方案 ( 吉西他滨 + 顺铂 ) 治疗的对照组与联合 吉非替尼治疗的观察组,各 30 例。比较 2 组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的疗效、 不良反应表现。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组间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贫血不良反应程度差异不明显, P>0.05 。 结论: 吉非替尼 +GP 化疗方案 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理想,且安全性获得保障。

  • 标签: GP 化疗 吉非替尼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宫颈炎临床治疗中甲硝唑栓、干扰素凝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抽选慢性宫颈炎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接诊时间段为2019年5月~2020年6月,实施对比性治疗研究。依据随机抽选法分组,对照组42例(甲硝唑栓),观察组41例(甲硝唑栓+干扰素凝胶)。分析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预后差异。结果:治疗2周时,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3月内复发(4.88%)、6月内复发(7.32%)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宫颈炎治疗采用甲硝唑栓、干扰素凝胶联合治疗方案,近、远期临床疗效均具有显著优势,且无显著不良反应。

  • 标签: 甲硝唑栓 干扰素凝胶 慢性宫颈炎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1月我院治疗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以及复发情况。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108 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莫沙必利联合多潘立酮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仅使用多潘立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复发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 98.15% ,高于对照组的 87.04% ;观察组患者病情的复发为 11.11% ,低于对照组的 27.78 % ,两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更好,而且病情复发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莫沙必利 多潘立酮 功能性消化不良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影响。方法随机将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我科接诊的 73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对照组( 36例)、实验组( 37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 12.5mg/d,实验组给予米非司酮 10.0mg/d,对比临床效果。 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子宫肌瘤大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停药后实验组患者发生 子宫肌瘤反跳现象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较低。

  • 标签: 不同剂量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