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相情感障碍伴自杀行为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对其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太康路院区)精神科收治的186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年龄(43.15±5.66)岁,年龄范围为23~55岁,对患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与各种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有无自杀行为将患者分为有自杀行为组(n=96)和无自杀行为组(n=90),两组患者性别、婚姻状况、人际关系、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吸烟史、精神异常史、饮酒史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有自杀行为组与男性无自杀行为组患者年龄、婚姻状况、吸烟史、人际关系、是否为独生子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有自杀行为组与男性无自杀行为组患者精神异常史、是否饮酒、家族自杀史、既往自杀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有自杀行为组与女性无自杀行为组患者婚姻状况、人际关系、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有自杀行为组与女性无自杀行为组患者年龄、吸烟史、精神异常史、饮酒史、家族自杀史、既往自杀史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大、重大精神创伤、既往自杀史与双相情感障碍伴自杀行为均呈正相关。结论女性、年龄大、有重大精神创伤、有自杀家族史、既往自杀史等都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伴自杀行为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给予高度重视并及早采取干预措施,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简介:(锦州市康宁医院精五病房辽宁锦州121000)摘要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罹患冠心病的人数越来越多。冠心病发病既有生物学因素,又有心理因素。焦虑、抑郁是最常见的两种心理障碍。观察抗焦虑抑郁药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冠心病患者一旦合并焦虑抑郁,早期进行抗焦虑药物治疗非常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伴情绪障碍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老年高血压病伴负性情绪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综合干预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拜心同控释片30mg日一次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并加服氟西汀20mg,日一次口服,共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IL)评定。结果治疗后SDS和SAS评分综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GQOIL)评定综合治疗组显著好于对照组。二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干预可有效消除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有助于提高降压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的伴发情况。方法以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56例为观察组,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量表(PQSI)、头痛影响测验(HIT-6)调查问卷,将观察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偏头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偏头痛患者42.9%伴发焦虑;51.8%伴发抑郁,睡眠障碍发生率50.0%。偏头痛组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发生率都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5.4%,10.7%,8.9%。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头痛程度、病程、睡眠质量、生活满意度均是偏头痛并发焦虑及抑郁影响因素。结论偏头痛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对于偏头痛引发的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的程度,而偏头痛的发生与此类精神心理因素存在相互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失眠伴焦虑抑郁患者认知功能障碍γ振荡特点,旨在探讨其潜在神经机制。方法将符合临床诊断的慢性失眠患者根据焦虑抑郁评分分为慢性失眠伴焦虑抑郁组(n=19)与慢性失眠组(n=13);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为正常对照组(n=16);采集3组受试者在静息状态和认知负载状态下的脑电信号,应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γ频段的相对功率,分析比较3组受试者γ振荡的空间分布特征模式。应用Spearman相关对脑电γ频带相对功率与睡眠量表和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慢性失眠伴焦虑抑郁组、慢性失眠组和正常对照组静息态脑电γ频带相对功率分别为0.192 1±0.008 0,0.210 3±0.009 6,0.237 3±0.006 4;3组认知负载态的脑电γ频带相对功率分别为0.220 7±0.008 1,0.249 5±0.009 8,0.267 7±0.007 2,与静息态相比均显著增加(均P<0.05);静息态慢性失眠伴焦虑抑郁组(0.179 9±0.009 7)、慢性失眠组(0.194 4±0.010 4)脑电节点(F3,F4,C3,C4,P3,P4,O2,F8,T4)的平均脑电γ频带相对功率均低于对照组(0.236 0±0.012 0)(P<0.05);认知负载态失眠伴焦虑抑郁组(0.207 3±0.009 7)脑电节点(F3,C3,C4,P3,P4,T4)的平均γ频带相对功率低于正常对照组(0.259 1±0.009 4)(P<0.05);3组受试者组内及组间公共差异节点(F3,C3,P3)的脑电γ频带相对功率与失眠、焦虑抑郁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r=-0.467~-0.274,P<0.05)。结论慢性失眠伴焦虑抑郁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左后额、左中央和左顶的γ振荡缺失可能是慢性失眠伴焦虑抑郁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潜在神经机制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帕金森病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42例帕金森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予以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进行评定帕金森病颁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无认知障碍患者10例,伴发认知障碍患者32例,两组在文化程度、抑郁程度、病情严重程度及病程长短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认知功能障碍机率,其中与患者的文化程度、抑郁程度、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病程长短等有关.关键词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因素;研究Parkinson'sdiseasewithrelatedfactorsofcognitivedysfunctionDongJun-jie,ZhangLing,WangYan,(No.3DepartmentofHealthCareforCadres,People'sHospitalofXinjiangUygurAutonomousRegion,Urumqi830001,China)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analysisoftheincidenceofParkinson'sdiseasewithcognitivedysfunctionanditsinfluencingfactors.MethodsSelectionmethodinJanuary2012-August2015of42casesofParkinson'sdiseasepatientsastheresearchobject,USEStheMontrealcognitiveassessmentscaleandHamGiltondepressionratingscaleofassessmentissuedbytheoccurrenceofcognitivedysfunctioninParkinson'sdiseaseandrelatedinfluencefactorsareanalyzed.ReGsultsAll10casesofpatientswithcognitiveimpairment,inpatientswithcognitiveimpairmentinpatientswith32cases,twogroupsintheculturallevel,thedeGgreeofdepression,severedegreeandthelengthofthecourseofthediseasehas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ConclusionParkinGson'sdiseasewithhighprobability,impairedcognitivefunctionwiththepatient'sculturaldegree,thedegreeofdepression,theseverityofthediseaseaswellasthelengthofthecourseofthediseaseandsoon.KeywordsParkinson'sdisease;Cognitivedysfunction;Relevantfactors;research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68-02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病伴睡眠障碍人性化护理干预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6例老年精神病伴睡眠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患者的睡眠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催眠药物评分(1.63±0.12)、入睡时间评分(1.79±0.18)、睡眠时间评分(1.63±0.21)和睡眠质量评分(1.76±0.21)均低于对照组的(2.19±0.27)分、(2.31±0.25)分、(2.32±0.27)分和(2.35±0.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老年精神病伴睡眠障碍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伴自杀意念、无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患者的局部脑血流灌注(cerebral brain flow, CBF)改变。方法采用磁共振成像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pCASL)序列,采集伴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抑郁发作患者(伴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组,n=48)、无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患者(无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组,n=41),健康对照者(对照组,n=62)静息状态下CBF图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CBF差异,经高斯随机场进行多重比较校正。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无伴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组均存在左侧颞上回(延伸到颞极)(t=3.87,P<0.01; t=4.44,P<0.01)和左侧壳核(t=4.04, P<0.01; t=3.19, P<0.01) CBF增高,伴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组右侧后扣带回(延伸至距状回) CBF减低(t=-4.66, P<0.01)。结论伴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患者和无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患者均存在左侧颞上回和左侧壳核血流异常,右侧后扣带回血流减低可能是伴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患者的特异性脑改变。
简介:目的探讨难治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例在综合医院久治不愈的高血压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重新评估病情,详细询问反复就医病史,排除器质性疾病,了解有关心理以及家庭、社会背景等问题。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心脏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焦虑抑郁和躯体化状况。根据测评结果予以抗焦虑抗抑郁治疗,观察1个月再次进行评定。结果2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经抗焦虑抗抑郁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基本消失,血压较治疗前控制好,各量表再次评分达正常范围。结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及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治疗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对控制血压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