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诺福韦联合胸腺肽肠溶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患者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及免疫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在滨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替诺福韦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胸腺肽肠溶片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HBeAg、免疫功能(CD4+、CD8+、CD4+/CD8+)、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6、12个月,观察组血清HBeAg(53.19%,25/47;65.96%,31/47)均高于对照组(27.66%,13/47;31.91%,15/47),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及CD4+/CD8+值均高于对照组,而CD8+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及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诺福韦联合胸腺肽肠溶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显著,提升了患者的血清HBeAg,且可促进患者免疫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替诺福韦 胸腺肽肠溶片 乙型肝炎e抗原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干扰素在宫颈糜烂合并HPV感染患者微波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改善临床症状促进HPV的作用。方法 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3名宫颈糜烂合并HPV感染患者,分为对比组(26名)和实验组(27名)。对比组行微波治疗,实验组行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对比组中19名治愈(73.1%),5名有效(19.2%),2名无效(7.7%);实验组中20名治愈(74.1%),7名有效(25.9%)。实验组临床有效率100.0%(27/27)显著高于对比组92.3%(24/26)。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干扰素 宫颈糜烂合并HPV感染 微波 转阴率
  • 作者: 叶颖子 卢燕鸣 许普 陆春梅 陈轶维 胡会 范巧玲 张晓艳 王立波 俞蕙 张婷 周建国 周文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儿科杂志》 2022年第12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科,上海 20110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儿科,上海 20111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上海 20110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上海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感染科,上海 20006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上海 20006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科,上海200127,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呼吸科,上海2011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儿病毒核酸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以2022年4月7日至5月19日在上海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部院区)收治的189例3~14岁新冠肺炎患儿为队列人群,按照疫苗接种情况分为未接种组和接种组,总结分析患儿年龄、性别、分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数据,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或χ²检验。对疫苗接种情况和病毒核酸时间相关性进行Cox混合效应回归模型分析。并对未接种组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患儿未接种疫苗原因。结果189例3~14岁新冠肺炎患儿中男95例(50.3%)、女94例(49.7%),年龄5.7(4.1,8.6)岁。未接种组117例(61.9%)、接种组72例(38.1%)。接种组年龄大于未接种组[8.8(6.8,10.6)比4.5(3.6,5.9)岁,Z=9.45,P<0.001]。临床表现、疾病分型及检验结果组间比较,除咳嗽症状发生接种组高于未接种组[68.1%(49/72)比50.4%(59/117),χ2=5.67,P=0.017],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曲线及Cox混合效应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接种组病毒核酸时间短于未接种组[8(7,10)比11(9,12)d,Z=5.20,P<0.001;矫正HR=2.19(95%CI 1.62~2.97)]。未接种疫苗原因问卷调查发放115份问卷,收集有效问卷112份(97.4%),其中家长认为患儿不在接种适龄范围(51例,45.5%)及身体特殊情况(47例,42.0%)是未接种疫苗的主要原因。结论接种疫苗可以有效缩短新冠肺炎患儿病毒核酸时间,应积极制定针对性方案,提高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适龄儿童接种

  • 标签: 儿童 新型冠状病毒 疫苗接种 Omicron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脑卒中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高压氧治疗的疗效。方法:以 2020年06月~2024年06月同期检测出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27例,并进行了高压氧治疗的病人,比对组27例同期检测出的脑卒中并发多重耐药菌未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采用回顾性观察方法,收集患者的病例资料,干预组27例应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干预组细菌清除93.0%高于比对组74.1%,P<0.05。干预组在院治疗时间短于比对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低于比对组,P<0.05。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高压氧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脑卒中   高压氧治疗
  • 简介:由于基层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够高,基层卫生队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原因,部分患者需要诊到上级体系医院治疗。诊是为了让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治,但目前基层卫生队偏高,过高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层卫生机构的诊断水平及救治能力还不够。如何加强卫生队建设,提高基层卫勤保障能力,提高为兵服务质量,从而降低,以下几点提供参考。

  • 标签: 病人转诊
  • 简介:液细胞学检查已成为肺癌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此法取材简单、方便,病人易接受。据统计阳性较高,国外报道在0.70%~0.75%左右。国内报道在0.40%~0.60%左右。而且还可以发现一些X线检查阴性的早期病人。从1982年1月~1999年12月共检查门诊、会诊及住院病人9869例,检出癌细胞者2055例。其中鳞癌1420例,腺癌550例,未分化癌85例,肉瘤2例,阳性为0.20%。

  • 标签: 痰液细胞学检查 阳性率 癌细胞 查体 住院病人 肺癌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质量与抗酸杆菌检出的关系。方法采用直接厚涂片法,萋—尼氏染色法,比较各种不同性状标本与抗酸杆菌的检出。结果干酪检出最高,依次为粘液、血,唾液检出最低。结论标本质量与抗酸杆菌检出密切相关。

  • 标签: 痰标本 抗酸杆菌 检出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支气管镜(FOB)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检查对涂片阴性肺结核(PTB)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94例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培养并接受支气管镜检查和支气管肺泡灌洗,通过对获取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涂片和培养,确定FOB下行BAL检查对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诊断的有效性。结果;294例涂片阴性的PTB患者中,77例(26.19%)培养阳性。BAL标本进行抗酸染色和罗氏培养显示,180例(61.22%)抗酸染色阳性,其中116例(39.45%)培养阳性,64例(21.77%)培养阴性;114例(38.78%)抗酸染色阴性,其中16例(5.44%)培养阳性,98例(33.33%)培养阴性。所有患者的支气管镜和BAL标本的细胞病理学检查结果中,273例(92.85%)为炎症反应,结论FOB下行BAL检查是诊断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的可靠的、有效的的诊断方法。

  • 标签: 支气管镜 支气管肺泡灌洗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进行结核菌检测过程中开展PCR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与常规涂片检测的效果。方法 选入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本院进行结核菌检测病例256例为对象,对其液样本采集,均进行PCR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与常规涂片检测。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结合临床最终诊断,本组病例中46例确诊,在检查阳性上,PCR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明显高于常规涂片检验,P

  • 标签: PCR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 常规痰涂片 结核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检测与常规涂片检验结核菌的临床有效性。方法:于2023年5月到2024年4月收集到的疑似结核病患者71例,所有患者均开展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检测、常规涂片检查,并根据罗氏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结果判断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检测法的诊断准确、灵敏度和特异性比常规涂片更高(P<0.05)。结论:常规涂片和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检测法均在结核菌患者诊断中有一定价值,后者检验准确性更高,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检测 常规痰涂片 结核菌 准确性
  • 简介:  【摘要】 目的 分析热毒宁联合奥司他韦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病毒抗原的影响。方法 70例病毒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司他韦进行治疗, 实验组患者给予热毒宁联合奥司他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治疗效果和病毒抗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清白介素 -2受体( IL-2R)、白介素 -6( IL-6)、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水平分别为( 319.31±35.99) kU/L、( 24.89±13.31) ng/ml、( 1.11±0.78) μg/ml, 均低于对照组的( 374.02±38.13) kU/L、( 38.71±14.23) ng/ml、( 1.85±1.07) μg/m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病毒抗原分别为 97.14%、 91.43%, 均高于对照组的 80.00%、 65.71%, 差异均具有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热毒宁联合奥司他韦对于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奥司他韦治疗, 能够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 同时病毒抗原较高,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 热毒宁 ;奥司他韦 ;病毒性肺炎 ;血清炎症因子 ;病毒抗原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Reduning combined with oseltamivir in the treatment of viral pneumonia and the effect on the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the negative rate of viral antigen. 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viral pneumonia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double blind metho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oseltamivir, 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eduning and oseltamivir. The level of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therapeutic effect and virus antigen turning negativ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levels of IL-2R, IL-6 and TNF - α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319.31 ± 35.99) Ku / L, (24.89 ± 13.31) ng / ml, (1.11 ± 0.78) μ g / ml, respective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374.02 ± 38.13) Ku / L, (38.71 ± 14.23) ng / ml, (1.85 ± 1.07) μ g / ml,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the negative rate of virus antige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97.14% and 91.43%,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80.00% and 65.71%) (P < 0.05). Conclus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Reduning combined with oseltamivir on viral pneumonia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oseltamivir alone, which can reduce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of patients, and the negative rate of viral antigen is higher. It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奥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应用于喉咽反流性疾病临床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唾液胃蛋白酶1、3、4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喉咽反流性疾病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单号组和双号组,各50例。单号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范围为27~77岁,年龄(48.15±2.37)岁;双号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范围为27~78岁,年龄(47.39±1.79)岁。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单号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单纯奥美拉唑治疗,双号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莫沙必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治疗前后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eflux Symptom Index,RSI)、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eflux Finding Score,RFS)评分、治疗1、3、4周后唾液胃蛋白酶及不良反应发生。结果双号组治疗有效率为94.0%(47/50),高于单号组78.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双号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分别为(254.38±11.37)pg/ml、(82.57±7.32)pg/ml,均高于单号组(186.42±12.19)pg/ml、(72.68±8.57)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RSI、RF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双号组RSI、RFS评分分别为(6.39±2.51)分、(4.39±2.16)分,均低于单号组(9.13±3.27)分、(6.93±1.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号组治疗1、3、4周后的唾液蛋白酶分别为78.0%(39/50)、90.0%(45/50)、92.0%(46/50),均高于单号组50.0%(25/50)、76.0%(38/50)、78.0%(39/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双号组不良反应发生为4.0%(2/50),低于单号组14.0%(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喉咽反流性疾病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优势明显,提升临床疗效的同时改善患者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具有积极参考意义。

  • 标签: 喉咽反流性疾病 奥美拉唑 莫沙必利 胃蛋白酶 胃动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昌吉州地区初诊肺结核可疑者查及与登记管理。方法通过昌吉州五县二市的病人登记本、实验检查本及上报的月季和年度统计报表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5年通过昌吉州结核病人主动就诊、综合医疗机构诊、结防机构追踪、基层医疗机构推荐、密切接触者筛查、健康体检等方式共登记初诊肺结核可疑者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病人15571例,占人口比例的10.66‰,查人数8331例,查为53.5%。肺结核患者登记管理为77.4%。结论进一步规范昌吉州结核病控制策略和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加大重点人群(如劳教系统、学生、艾滋病人等)结核病监测工作,对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继续实行免费治疗。

  • 标签: 昌吉州 肺结核 流行 防控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提高标本病原菌检测的阳性以及准确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肺部感染临床患者病例6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在留取液标本时采取漱口-饮水-翻身-叩背-咳痰方式,对照组则是采取漱口后直接咳痰留取标本。对比分析两组液标本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液标本病原菌检出、准确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合理的液标本留取方法对于提高病原菌检测阳性和准确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应给予关注。

  • 标签: 痰液标本 病原菌 阳性率 准确率 标本留取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拉米夫定对慢性乙肝患者HBV-DNA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为患有慢性乙肝的患者78例,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的40例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对照组的38例患者则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每个疗程12周,共治疗4个疗程。然后检测患者血清及PBMC内HBV-DNA

  • 标签: 拉米夫定 慢性乙肝 HBV-DNA 阴转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宫颈高度病变患者治疗后HR-HPV(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情况和预后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择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高度病变患者46例,对所有患者随访至2018年12月,统计患者生存及宫颈癌发生情况,并研究其与HR-HPV的关系。结果治疗后46例患者中,40例HR-HPV,6例持续阳性;2例患者发生宫颈癌,远处转移1例。治疗后患者HR-HPV是否与3年宫颈癌发生、生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有细胞学检验,HR-HPV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均更高,其中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高度病变治疗后HR-HPV持续阳性患者死亡和发生宫颈癌风险更高;HR-HPV持续阳性患者发生宫颈癌危险更大,但远处转移危险不会因此增加;HR-HPV阴性患者仍有发生宫颈癌和远处转移风险;相对于细胞学检查,HR-HPV监测宫颈癌发生特异度和灵敏度更高。针对宫颈高度病变治疗后患者开展HR-HPV监测,对于了解和预测宫颈癌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肿瘤 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治疗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所有患者宫颈癌复发及生存情况,对患者预后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HR-HPV患者≥3年生存94.12%较HR-HPV持续阳性患者的62.50%明显升高,复发5.88%较HR-HPV持续阳性患者75.00%明显降低(P均<0.05)。HR-HPV患者盆腔复发40.00%低于HR-HPV持续阳性患者57.14%,远处转移60.00%高于HR-HPV持续阳性患者42.86%,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宫颈癌治疗后HR-HPV提示患者临床复发及死亡风险可能会降低,HR-HPV检查可以作为宫颈癌治疗后监测疾病复发及预后评估的一项有效方法。

  • 标签: 宫颈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转阴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