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CCP抗体联合类风湿因子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于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共82例,按照患者的检测结果分为RF阳性组与RF阴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类风湿因子,采用Elisa方法测定抗CCP抗体。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及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率。结果RF阳性组的特异性为92.7%,敏感性为73.2%及准确率为90.2%,均高于RF阴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采用抗CCP抗体联合类风湿因子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以及准确率,能够降低临床漏诊及误诊率,保障患者能够及时接受有效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类风湿因子检测方法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选择在: 2019年 7月到 2020年 4月,研究对象纳入我院诊断的 7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最终均通过病理诊断确认,选择 70例无类风湿关节炎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类风湿因子检测,收集并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类风湿因子、 C反应蛋白等数据,再对数据进行统计学的计算分析。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的类风湿因子、 C反应蛋白等方面的数据与对照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组患者的类风湿因子、 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正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类风湿因子、 C反应蛋白水平数据在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患者在治疗后类风湿因子、 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趋向于正常标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过程中,通过类风湿因子、 C反应蛋白等指标可以有效的进行检测,患者发病后类风湿因子、 C反应蛋白等指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在治疗后会逐渐恢复,因此通过检测类风湿因子、 C反应蛋白等指标可以准确的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对于检测诊断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研究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应用中医护理与康复指导的效果。方法将本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0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对象,利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成两组,即实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施中医护理与康复指导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施中医护理与康复指导措施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得到提高,治疗有效率高达91.4%,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中医护理与康复指导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进入我院治疗的40例类风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分为两个组别,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的是高压氧治疗法,而对照组则采用的是传统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主要对比两组患者关节晨僵持时间、关节肿胀数目、血沉和C反应蛋白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晨僵持时间、关节肿胀数目、血沉及C蛋白反应等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高压氧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病情,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定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血浆蛋白Z依赖的蛋白酶抑制剂(proteinZ-dependentproteaseinhibitor,ZPI)水平,研究探讨ZPI在易栓性疾病RA患者血浆中水平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2例RA患者及33例健康对照者血浆ZPI的水平。结果(1)RA组血浆ZP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ZP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RA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degradationproducts,FD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FIB、FD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RA组血浆ZPI水平与RA组血浆FIB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ZPI可能参与了易栓性疾病RA的抗凝血过程,在RA患者体内代偿性增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癌的临床表现、病理分型和预后,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住院的年龄≥60岁的老年RA合并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病理分型与临床分期、治疗与预后。并比较男性和女性老年RA合并肺癌患者的不同。结果老年RA合并肺癌患者共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60~78岁,平均(65.8±5.7)岁。RA确诊至肺癌确诊中位时间为11(7.5,17.3)年。11例患者确诊肺癌前均有肺部相关的临床症状,咳嗽咳痰最常见(9例)。男性肺癌吸烟者比例为71.4%(5/6)。大部分患者(11/12)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升高。8例患者行类风湿因子(RF)三项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PA)检查,RF阳性率为100%,ACPA阳性率87.5%。10例行肿瘤标志物检查的患者中6例癌胚抗原(CEA)升高,4例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升高,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糖类抗原125(CA125)升高各2例。12例患者中腺癌7例,鳞癌2例,小细胞癌共2例,原位癌1例。除1例原位癌外,其余11例患者在确诊时均为Ⅲ期和Ⅳ期。3例放弃治疗出院,其余9例患者均接受不同程度的治疗。最终10例患者死亡,2例存活至今,随访时间为17.5(5,25)个月。进一步分析显示除女性组ESR水平高于男性组(Z=-2.589,P=0.010)外,男性和女性在其余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肺癌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治疗及预后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男性年龄较女性大[(68±6.2)岁,(62.6±3.1)岁],RA确诊时年龄也较大[(56.4±3.8)岁,(52.0±9.5)岁],吸烟者的比例男性高于女性(71.4%,20.0%)。而女性患者CEA升高比例(75%,50%)及NSE升高比例(50%,0%)较男性多。女性患者腺癌的比例略高于男性(80.0%,42.9%),而男性鳞癌(28.6%,0.0%)和小细胞癌(28.6%,0.0%)的比例略高于女性。男性患者死亡率更高(100.0%,60.0%),中位随访时间也更短[16.0(2.0,18.0)月,26.0(11.5,50.0)月,均P>0.05]。结论老年RA患者合并肺癌男性偏多,且年龄大于女性患者。肺癌确诊距RA确诊时间较长,RF和ACPA阳性率较高。肺癌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临床分期多为中晚期,病死率高,预后差。对于老年RA患者,需注意定期监测肺部影像学的变化,以便于早期发现肺癌,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