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破裂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2年6月~2014年4月对62例外伤性肝破裂腹腔镜下采用电凝止血,止血纱布填塞,破裂口缝合止血,结扎肝动脉,清创性肝切除。结果56例顺利完成腹腔镜下手术,手术成功率90.3%(56/62)。6例因出血过多,且难以在短时间内寻找到出血点而中转开腹,其中肝损伤Ⅲ级2例、Ⅳ级3例、Ⅴ级1例。Ⅰ、Ⅱ级患者均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Ⅲ级患者1例发生胆漏;Ⅳ级患者1例发生胆漏,1例发生梗阻性黄疸;Ⅴ级患者1例发生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致死亡,1例发生胆道出血,并发症患者经积极对症治疗后顺利出院,并发症发生率8.1%(5/62),病死率1.6%(1/62)。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恢复良好。结论对于Ⅰ~Ⅲ级肝破裂腹腔镜下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对于Ⅳ、Ⅴ级肝损伤,由于患者损伤较重,中转开腹和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增大,建议首选开腹手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超声造影对肝转移癌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肝转移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53例,分别使用常规超声、超声造影技术、CT检查技术进行检查。超声造影记录所观察病灶的造影剂灌注过程,转移灶的大小、数目,与常规超声及增强CT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常规超声检查131个病灶;超声造影193个病灶;CT新病灶46个;常规超声、CT、超声造影3种方法显示的最小病灶分别为0.8cm,0.9cm,0.6cm。结论使用超声造影技术来对肝转移爱进行诊断,可以有效的确认肝转移的数目与部位,还可以对实质期内的极小的转移病灶以及前期的微小病灶进行诊断,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胆管囊腺癌为一种少见的原发于肝脏的囊性恶性肿瘤。一般认为是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囊腺瘤恶变引起。目的总结肝内胆管囊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4例肝内胆管囊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为肝脏占位,但确诊依据的是术后病理学检查。10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2例行囊壁大部分切除术(浸润型),于术后12个月死亡;2例行彩超引导下的肝脏穿刺囊内积液引流、细针穿刺活检术(浸润型),于术后7个月死亡。结论肝内胆管囊腺癌的影像学表现多为肝脏囊性病变,确诊需病理学检查。肝内胆管囊腺癌局限于囊内者,通过行完整切除即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而癌细胞向囊壁外肝组织浸润生长者的预后差,生存时间短。
简介:目的观察糖肝康对糖尿病慢性肝损伤大鼠肝脏组织光镜病理结构、电镜超微结构和肝功能、细胞色素P450(CYP450)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糖肝康小剂量组、糖肝康大剂量组、降糖甲组5组,每组10只。用链脲佐菌素和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慢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干预12周后,应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病理结构和超微结构改变,比较各组大鼠肝功能,比较各组大鼠CYP4501A1,CYP4502E1,CYP4503A1指标。结果光镜下,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大量脂肪变性、增生有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肝小叶间有少量纤维组织增生;糖肝康大剂量组肝脏结构基本正常。电镜下,模型组大鼠肝细胞体积小,核变形、皱缩,有切迹,核仁明显,常染色质团块状,异染色质边聚,线粒体肿胀,亦可见线粒体空泡化,线粒体嵴模糊;内质网肿胀;可见大量脂滴。糖肝康大剂量组肝细胞结构基本正常。糖肝康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ALT明显降低(P〈0.05);糖肝康大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ALT明显降低(P〈0.01);降糖甲组与模型组相比,ALT明显降低(P〈0.01);糖肝康大剂量组与降糖甲组相比,ALT明显降低(P〈0.05)。糖肝康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AST明显降低(P〈0.01);糖肝康大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AST明显降低(P〈0.01);降糖甲组与模型组相比,AST明显降低(P〈0.05);糖肝康大剂量组与降糖甲组相比,AST明显降低(P〈0.01)。糖肝康小剂量组、糖肝康大剂量组分别与模型组相比,CYP4501A1,CYP4502E1,CYP4503A1的表达均降低(P〈0.05);降糖甲组与模型组相比,CYP4501A1,CYP4502E1,CYP4503A1的表达均降低(P〈0.05);糖肝康大剂量组与降糖甲组相比,CYP4501A1,CYP4502E1,CYP4503A1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糖肝康对肝脏的病理改变起到一定改善作用,还可以通过调节肝功能,CYP4501A1,CYP4502E1,CYP4503A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外周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方法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112例患者是由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这段期间内收治的,对所有患者均使用了外周静脉留置针,观察这112例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情况,并分析静脉炎的形成因素及防治对策。结论112例患者中共有43例发生静脉炎,约占总数的38.4%;43例发生静脉炎的患者中,静脉炎形成因素为输液剂量的共13例、药物刺激的共有9例、留置时间的共有10例、穿刺部位的共有7例、其他因素共有4例,分别约占总数的30.2%、20.9%、23.3%、16.3%、9.3%。结论接受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容易发生静脉炎,其形成因素主要与输液剂量、药物刺激、留置时间及穿刺部位等有关,临床上在对患者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时应当正确输入药液、合理选择静脉、控制留置时间、提高操作技术,从而避免患者发生静脉炎。
简介: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腔内激光和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在下肢静脉曲张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以2007年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24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开展治疗,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方法开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方法应用到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治疗创伤小、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静脉输液护理影响。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年4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门诊静脉输液患者200例,按照患者就诊时间,将患者随机划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每组各100例。对参照组患者行一般性门诊护理,对干预组患者行门诊护理联合特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负面状况发生概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负面状况总发生率为41%,参照组患者的负面状况总发生率为63%,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即P<0.05,本次实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门诊静脉输液患者行强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负面状况发生概率,优化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治疗舒适度,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