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昌誉福建省德化第五中学350500
摘要:教育是人民的事业,是全社会的责任。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它的延续和补充。只有重视三者力量的整合,才能承担起育人的重担。
关键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三位一体”教育网络是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主体、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一体化教育网络。只有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创设浓厚的教育氛围,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具体地说,我们必须做到:
一、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笔者认为通过设立家长学校、传授正确的教育方法是完成这项任务的有效途径。思政课教师应把已掌握的系统思想教育理论知识,结合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分门别类,搜集总结各种家教材料,针对文化层次、情趣修养、行为规范等各异的家长,进行分期分批规范性培训,使家长进一步明确:不但有送子女入学的义务,而且有继续教育子女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主要办法有:
1.善于提高家长的品德修养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父母的言行举止,不管正确与否,都很容易让孩子模仿。因此,思政课教师应指导家长重视学习家教知识,努力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在子女面前扬长避短,时刻起模范榜样作用,如处理邻居关系,就得文明礼让,以理服人,不能强词夺理,这对子女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2.加强端正家长的教育思想
不可否认,我国随着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国民经济蒸蒸日上;部分家长发财致富,而思想境界却每况愈下,动辄靠自己“本事”,财大气粗。什么“人家打你,你就打他”、“决不能受挨打”的教育内容不绝于耳,这都是消极的腐朽观念,应予以剔除。家长学校要及时指导家长分析国强民富的道理,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子女面前多谈些祖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激发子女学习积极性,为共创美好的未来掌握真正本领。
3.注意改进家长的教育方法
“望子成龙”,人皆有之;“恨铁不成钢”,终由于脱离实际而酿成不少的悲剧。各种新闻媒体报道的中小学生逃学流窜、违法犯罪等案例屡见不鲜。他们当中绝大部分并非学习跟不上,而是在社会里染上不良习气,最终一步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面对这一情况,家长更需冷静分析,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切忌恶言相向,拳脚相加。要知道:成才不是靠“捆绑”出来的,而是靠呕心沥血、循循善诱培养的。所以,家长要做到“经常”两字,即经常了解子女的思想、学习、生活等表现情况,经常加以帮助和引导,使之循序渐进,拾级而上。
二、重视挖掘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
思政课的教学要求之—就是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道德情操。因此,思政课教师务必充分利用课内外活动,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坚持思想品德教育这—中心,确保学生沿着健康的道路茁壮成长。
1.在教学中突出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是学校的主要活动,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思想品德》课本里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纪律观念、荣辱观、公民意识等。只要思政课教师善于挖掘其潜能,并结合现实生活的实际,便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能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提高思维判断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2.在活动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课外活动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形式多样的活动之中是历来常用且有效的教育方法。学校应结合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1)重视国旗下的讲话
根据《国旗法》规定,学校每周一上午必须举行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是其中—个重要内容。学校注意安排系列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如介绍我国的斗争史,反映我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介绍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突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介绍古今名人志士,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共创祖国的美好未来;介绍学校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生珍惜学习机会,为校争光等等。
(2)关心时事政治,抓住最佳教育契机
培养学生关心时事政治,提高教育实效。如针对目前人们谈论焦点——钓鱼岛及南海问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就从祖国的切身利益出发,教育学生坚定爱国主义信念。
(3)组织学生观看影片,不断拓宽教育渠道
影视具有形象、生动、直观、感染力强的特点,能形象地再现生活,让学生如临其境,自觉接受形象教育。学校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内容相关或相近的影片,撰写观后感,并选择一些内容详实、感受独特的文章进行交流,从而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深化教育效果。
(4)开展以“亲情教育”为主题的人文关怀活动,重点转化“后进生”
德育工作者应端平一碗水,让每位学生都有一片晴朗的天空,让每个孩子都找回自尊、自信。学校始终把“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当作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重难点,始终认为“后进生”的“后”是暂时现象,“进”才是永恒。从深层次意义上讲,转化一名后进生,其贡献不亚于培养一名优秀生,它是一项造福社会、功德无量的事业。因此,学校以此为出发点,开展一系列工作:
①建立健全结对子制度,有目标地帮助后进生转化
建立健全校务会成员、全体党员、班主任与“后进生”结对子制度。全面了解,建立档案,跟踪调查,认真研究,准确把握其思想命脉,有针对性地实现超前引导,触及其深层次的思想道德问题和心理世界,教育他们,逐步转化、感化、挽救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②从亲情人手,促进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
开展“亲情教育”系列活动,通过设“孝敬日”,写《孝敬日记》,出亲情教育板报,开主题班会,撰写亲情教育文章,举行亲情演讲比赛等活动,努力运用“学生行动”策略构建学生“实践模式”,唤起学生家庭、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
③在关心、呵护中使学生形成奋发向上的情感
德育教育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美好情感,教师要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教育资源,让校园充满成长的气息,生命的活力。如,安慰式关爱:“你做错了不要紧,谁敢保证一辈子不做错事呢?老师有时也会有做错的时候,关键要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在教师心灵深处缓缓流淌出沁人心脾的清泉滋润下,学生能及时认识到错误,并勇于改正错误。
三、增强社会教育的依托作用
学校不是“桃花源”。学校培养学生不可能也不应该脱离社会,相反,则违背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但是,社会又是错综复杂的,尽管其主流是好的,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合时代节拍的“嘈音”,正是这“嘈音”,很容易让阅历少而好奇心强的学生无意识地接受。因此,教师还需要沟通社会、增强社会教育的依托作用。
1.净化校园外部环境。密切联系当地政府,充分发挥关工委、综治办、派出所等的作用,督促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国务院转发国家教委等九个部门《关于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保护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若干意见》精神,经常性检查文化市场、娱乐场所,并采取果断措施打击不法分子,取缔违法经营活动,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主动为当地政府出谋献策。要求增加投入,加强德育设施建设与管理,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建立乡、镇史展览室(馆),定时供学生参观;建造革命烈士陵墓、纪念室,以便学生学习先烈遗志;健全影剧院、文化管的管理制度,不断向学生输送精神食粮;创建青少年活动中心,使学生能在健康、愉快的活动中增长才智,陶冶情操。
3.要求乡镇、村干部密切配合学校教育。充分利用寒暑假这一假期较长、学生较集中的有利时机,及时向学生介绍乡村变化,指导学生搞好社会调查,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让学生亲身接触社会,收集各种正反典型事例并组织分析讨论,在比较鉴别中明辨是非,在实践中求提高。
总之,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是一项细致而又复杂的长期工作,不能立竿见影,需要人人参与,常抓不懈。但笔者相信,只要充分重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认真研究面临的实际问题,树立真正的学生意识,认真研究不同学生的思维习惯、敏感点、兴奋点,按照学生的思维习惯、接受习惯去思考德育教育问题,并有效把学生提出的稚嫩问题和“天真”想法当作宝贵的德育教育资源,以“养成教育”为基础,“情感教育”为台阶,“方向教育”为路标,以前瞻性的眼光努力构建和谐、宽松的“以人为本,以德为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育平台,循序渐进,让每位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做人,让各种不同潜质、天赋、性格和家庭文化背景的学生个性和特长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努力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生活•读书•新知[M].上海:三联书店,2001.
[3]吴志宏.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