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编织幸福摇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1

家校共育,编织幸福摇篮

王作贞

山东省潍坊市育华学校261051

摘要: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起点,更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家校共育,需要教师深入到学生家庭中去,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实现真正的沟通与互动,协调家校双方的力量使之形成合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教育环境,有效地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合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教育已不单单指学校教育,更多的是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联系在一起。在两者的通力合作之下,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而且能为现代化社会主义的建设奠定人才基础,推动社会的发展。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在这个时段如何有效进行家校共育是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正确认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

家长要正确认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促进学生成长、发展中的地位和各自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做到以身作则和全面负责,并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努力做到尊重、理解、支持学校和教师在对学生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科学、正确的方式方法,使学校教育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中的主渠道作用发挥最大的效能。即家校配合形成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正向合力,共同把学生培养好。

二、共同关注学生各方面发展,促进学生得到全面进步

学生正处于不断生长发育阶段,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呈现出发展变化快的特点。因此,在家校共育这一教育方式开展过程中,学校和家庭方面都需要密切关注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及时发现不好的苗头并加以正确的指导,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和家长之间要及时沟通信息,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和学校具体的教育目标要求,在此基础上共同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得到全方位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人均衡、全面的发展,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无论是在兴趣爱好方面还是在行为习惯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之处。因此,家校共育这一教育方式开展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坚持互补性原则,采取多个方面的措施来引导学生全方位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三、定期进行家访,讨论学生行为细节

学生的情况有所不同,如果只是在家长会上一言带过,家长和老师之间交流过少,对学生的成长不利,而且也不容易构建家校共育。所以定期的家访是必需的,和家长谈论孩子最近的学习情况,也了解孩子在家的具体情况。特别对于一些成绩有下滑或者是心情等有大的浮动的学生,更要防患于未然,了解具体情况之后,再对学生进行教育。既然是与家长面对面交谈,就要多聊一些学生的行为细节,展现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也督促家长对孩子要多观察和引导。

四、举办家长沙龙,增强家长教育理念

家长沙龙主要指家长、老师和教育专家之间,就某个学生教育话题进行讨论,听取专家的意见和答疑,从而对自身的教育产生好的影响。举办家长沙龙,找一些在教育方面比较有心得的专家来给家长和老师做辅导,家长与老师一起学习,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而且在一些特定角色的责任方面也利于共同探讨。专家还能答疑老师和家长的一些疑问,进而保证教学和家庭管理的科学性。通过这样的培训,能够增强家长的教育理念,在德育方面更有方法和技巧,连一些本来比较头疼的孩子管理问题也能够迎刃而解。作老师的需要学习,作人家长也是需要学习的。学校应该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培养科学父母。

五、建立信息联系,及时沟通了解

通过网络、电话等手段建立沟通联系方式,家长能从老师那里获得指导,老师也能从家长那里增进对学生的了解。学生在学校如果有了好的表现,比如帮助他人、关心集体等,应该及时向家长表扬,家长也通过做一顿好吃的、带着出去玩等方式来进行奖励,从而对学生的良好行为进行强调和巩固,将偶尔的好行为逐渐发展成经常性的好品质。同时家长也应该向老师反映一些学生在生活中的问题,这样老师能够及时在课堂上对其进行教育和纠正。

六、定期举行优秀家长评比活动,交流心得

为人父母都是不容易的,很多职位都有高门槛,但是作为人的父母这样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却没有专门的学校。所以在管理学生方面,一个家长的智慧、一个老师的智慧是不够的。为了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要建立一个家长交流的平台,能够相互学习经验,相互答疑问题。但是切不可发展成相互攀比,造成学生压力,这样就得不偿失了。作为家长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并不比别人的差,所以更要制定合理的评比优秀家长的标准,不是孩子进步多少,不是孩子学新知识学了多少,而应该从孩子与家长的关系、孩子的日常行为、孩子在班内的表现等。不用量化分来划定好与坏,只有努力和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杨艳有效家校合作途径探索[J].心理健康教育,2014,(05)。

[2]康艳中小学有效家校合作途径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05)。

[3]金存雯家校共育,和谐发展:创新小学办学特色[J].中华少年,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