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过河》教后一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1

《小马过河》教后一得

徐国华

徐国华新疆沙湾县大泉中心校西泉分校832100

美国当代教学理论家斯金纳认为学习程序编制应首先遵循“小步子原则”,即达到学习目标的系列应由许多“小步子”组成,目的是使学生不费力地、少犯错误地做出连续正确的解答。根据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这一原则是很有道理的。下面是一个实例:

我在教《小马过河》这篇课文第4、第5两个自然段时,先引导学生分别找出老牛和松鼠劝告小马的话:1.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淌过去。”2.松鼠认真地说:“深得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

然后我便问学生:“老牛和松鼠的对话是对还是错?”我的设想是让学生研读第4、第5两个自然段,先得出这样的结论:老牛和松鼠的话都是对的(因为就这两段看,它们的话确有合理的一面);再进一步设疑:既然都对,小马为何不按照它们中的一个说的话去做?从而引导学生懂得“事物属性往往是相对的”这一道理。但问题一提出,绝大多数学生都不假思索地说:老牛和松鼠的话都是错的。我很疑惑,再三诱导,学生还是认定此理,难以回到我预先设计的路子上,使我无法按既定的程序实施教学。

下课后我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缘由,得出两点结论:(1)学生的学路和我的教路不一致。我是顺序教学,先按老牛和松鼠各自的认识,让学生理解其结论合理的一面,再转入妈妈的话,让他们理解老牛和松鼠的结论不合理的一面;而学生已读过全文,知道“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从而推出老牛和松鼠的话都是不正确的,并且形成思维定势。(2)我提的问题过泛。因为老牛和松鼠的话即对又错,即对其自身而言是正确的,对小马而言又是不正确的,其中蕴涵着一定的辩证关系。因此离开了具体情况要学生抽象地回答是对还是错,这本来就为难了学生。于是学生只好走“捷径”,从结果入手找答案,而不愿意直面我的问题去思考。这第二点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因为如果不是我提的问题过泛,学生即使已读过全文,也不至于会这样趋易避难。在寻找失败的原因时,我想到了斯金纳的“小步子”原则。

在另一个班教同样的内容时,我就变换了问法,将原来的一个大问题化解成四个小问题:1.老牛和松鼠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2.它们对小马是关心还是哄骗?3.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互相矛盾?4.小马为什么不能听信它们?

由于这些问题角度小、坡度平,就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他们大多能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就这样,学生通过一步步的探究,不很费力地找到了答案,再将一个个小答案综合起来,达到了对问题的总体把握:事物的属性往往是相对的,尽管老牛和松鼠是出于关心,也讲了真话,但由于小马和它们情况不同,因而不能采纳它们的意见。经历了探究,解决了问题,获得了成功,学生们脸上洋溢出发现者的喜悦。

对比以上两节课,不难发现,致使学生反应前冷后热、教学效果前差后佳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次课提问采用的是“大步子原则”,提出的问题牵涉面大、坡度陡,使学生畏难而退;第二次课遵循了“小步子原则”,化大而陡为小而平,学生乐思乐学,始终保持思维积极与情绪兴奋的良好状态,取得成功也是自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