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途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4
/ 2

小学音乐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途径分析

牛玲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方旺中心学校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设立音乐课程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技巧,来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小学生心理世界的构建和完善。所以,对于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教师需要通过灵活的教学手段,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兴趣,使小学生在心理上接受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不断的进行教学实践下,教师发现将心理健康内容渗透到音乐教学中,能够在提升音乐教学效率的同时,实现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满足当下教学的需要,也是帮助小学生形成健全心理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音乐;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途径

在小学教育中,音乐课程作为副科不受学校重视,这影响了小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观念,在音乐课上不遵守纪律的情况时有发生。另外,在小学教育中,还存在一个现象,小学生对于班主任的课能够保持很好的纪律,而对于音乐课这些副科等教师的课,就会放松学习状态,不服管教。随着近些年教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上述现象都是小学生心理发展不协调的表现。在素质教育理念下,音乐课程具有提升审美能力、陶冶性情的作用,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此,本文分析了小学音乐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途径,旨在帮助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新课标之下,不止教学理念发生了转变,师生的角色也实现了转换。在当前的教学中,对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加关注。在此情况下,课堂成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场所,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所以,在音乐课上,教师则可以借助课堂这个平台,为小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在锻炼小学生心理的过程中,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在音乐课上,教师就要强化互动环节,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借助课堂这个平台鼓励小学生展示自我。如在欣赏《唱山歌》这个作品后,在歌曲练唱环节,教师就可以将课堂还给学生,为每个学生都提供试唱的机会。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因为教师的鼓励会在无形中增强小学生的信心,使学生能够克服心理障碍,敢于展示自我。

二、以赏识性教学为抓手,重塑学生的学习心态

对于小学4-6年级的孩子来说,此时的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自我意识也在不断的萌生。在课上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对于主课和副课的态度存在很大的不同,尤其是体现在班主任的课与其他教师的课,小学生明显的存在不同的学习态度,这主要是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健康的一种体现。所以在音乐课上,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重塑学习心态。首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世卫组织对健康的新定义中,提出了健康既包括身体上没有缺陷和疾病,还包括心理健康。所以在小学音乐课上,教师则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将心理健康内容融入到音乐教学中,通过音乐的感染作用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能够对自身的不健康的行为进行纠正。其次,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心理学表明,健康的心理则是建立在安全和快乐的基础上,所以,在音乐课上,教师就要利用音乐的魅力,帮助小学生形成“安全、快乐、自信”的心理。最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经常搞小动作或者不认真学习,这并不是学生故意的,主要是因为学生不自信。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对于学生的优点进行发掘,使小学生在激励下增强自信心,这就能够更好的改善学生的课堂行为。

三、丰富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在小学中对于音乐课程的设置,既是教学需求也是锻炼小学生心理的重要平台,对于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音乐课上,教师则要将音乐教学作为突破口,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课堂中,全面的提升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要求每位学生都能够使用一种简单的乐器进行演奏,将次作为学生的一种兴趣活动,将音乐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另外在课下,音乐教师可以与学校进行协商,组织卡拉OK比赛、形体操比赛、器乐合奏训练、音乐欣赏专题讲座等活动,拓展音乐教学的形式,使小学生感受到音乐课程的魅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活动,能够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通过音乐实践教学活动的多样化,不仅极大的丰富了小学生的精神生活,还使小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形成活泼乐观的性格,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

四、完善音乐教学评价体系,落实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通过欣赏音乐能够营造一种轻松优美的氛围,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所以在此过程中,音乐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由于每个学生本就存在着差异,在音乐学习中也会存在着差异,若是教师直接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进行批评,这就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因此,在音乐课方面,学校和教师要不断的完善音乐教学评价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的评价中,调整评价的方式使学生更能接纳教师的指导,进而改进当下的教学现状。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是学生奠定知识基础的重要时期,也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必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工作,实现小学生健康的成长。在小学教育中,音乐课程是一门辅助课程,但确是对小学生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鉴于现阶段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强化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必然的选择。因此,在小学课程中对于音乐课的教学,教师则需要结合现阶段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工作,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兴趣,确保小学生能够实现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何天玲.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教育界,2015,(4):157-157.  [2]韩骥.音乐教育与小学生心理健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8):154-155.  [3]王幼萍.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教师,2016,(15):18. [4]毛海燕.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入小学音乐教学之中[J].当代音乐,2016,(31):33-35. [5]余岚.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J].华夏教师,2016,(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