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河县高级中学 836299
摘要:就当前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来说,仍旧存在“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单凭灌输式的形式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以至于学生的积极性被消磨,最终课堂教育质量也不如预期。在此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有必要通过趣味导入、差异施教,以及合作教学等策略,调整以往的教学模式,在减少教育精力和时间投入的同时,切实地提高物理课程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高中物理;高效;导入
课堂是教师讲解知识和学生获得新知、发展能力的重要场所,这个场所可以是灵动多变的,也可以是趣味横生的,但是也应当是高效的。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当下,如何使课堂变得更加灵动富有生机,如何将课堂由灌输式转向启发式,已经成为教师们热议的话题。基于此,本文就高中物理课程有效教学的方法展开论述。
一、打造趣味导入
课堂导入是教师展开一节新课的重要一环,一个成功的导入,不仅能够聚焦学生的目光,也可以让学生形成互动的动力,激活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致,从而奠定新课高效施教的基础。因此,在向学生教授物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在课堂的一开始就生成探索知识的积极行为,教师一定在充分认识到导入环节重要性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情况,进行导入环节的优化设计,以便在引人入胜中促进物理知识的有效施教。
例如,在《摩擦力》的一课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情景的方式进行导入环节的设计,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教师先向学生提出“你们学习过摩擦力吗?”“你们知道哪些与摩擦力有关的场景呢?”的问题,引导学生展示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摩擦力,促使学生主动地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创建课堂的情境。随后,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场景,如花样溜冰比赛、人推桌子等,让学生猜测这些场景中所涉及到的摩擦力有什么不同,以便学生陷入思考之中,主动地进行本节课内容的学习,逐步认识到摩擦力的分类,以及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方向、大小等知识。
显而易见,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的主题提出生活场景,并基于生活场景向学生设定问题,能够刺激学生产生探究知识的动力,使得学生主动将目光放在课堂上,从而为新课的有效施教奠定良好基础。
二、采用差异教学
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当教师向学生讲述了同样的物理知识后,不同的学生所呈现出的物理知识学习效果不同,有的学生能够较快地完成对物理知识的建构,并且表现出轻松、愉悦的状态,而有的学生则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才能够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因此,当教师长久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为学生讲解物理知识时,无疑会加大学生之间的差距,造成教育不公的状态。所以,为了有效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切实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有必要为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活动,以便提升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中主要包含的知识点是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关系的思想方法,理想实验的作用,以及质量是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等,结合这些内容,教师向学生设定一些习题,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以及学生的物理知识积累量。随后,教师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出哪些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较好的认识,哪些学生不曾认识本节课的内容。紧接着,教师结合学生的差异性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为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方式,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学习方式下,完成对知识的建构,从而实现共同进步。
可以看出,教师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设定差异性的教育模式,能够打破传统一刀切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实现高效物理课堂的构建。
三、注重合作探究
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往往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价值,将学生视为单向接受知识的容器,这在很大程度上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阻碍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而合作学习活动,作为新课改中所提倡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不仅能够颠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价值,也能够体现教师存在的意义,加快课堂的进程。所以,在展开物理课程的教育活动中,教师有必要引入合作学习的活动,实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例如,在《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这节课的讲解中,在教师使用动画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小球下落和火车进站的动态过程后,教师顺势为学生提出“如何获得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的探究性课题,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物理思维和物理素养,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之后,教师以互补性作为分组的原则,为学生划定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换彼此的想法,展开激烈的讨论,共同展开实验探究的活动。最后,教师再请学生代表小组展示本组的探究成果,促使学生加深对加速度的认识。
总而言之,高效课堂并不是在三言两语间就可以落实的,而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所以,在未来向学生讲述物理内容时,教师应当继续探索新颖的教育手段,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应用,以便在打造完善教育体系中促进物理内容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陈海华.探讨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453.
[2]马浩君.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8):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