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30
/ 2

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宇变仙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锦纶路小学 0306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萌芽时期,也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阶段。语文作为一门实用性与文艺性兼备的重要学科,是传承文化的必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培养学生辨形识字、阅读理解、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在素质教育日益普及的今天,语文教育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自然不能被懈怠。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不具备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因此还需要语文老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读物,拓宽语文知识面的广度,提升语文知识面的深度,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主题性阅读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环节,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分析与理解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到更多知识文化的熏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题性阅读是指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设定相关的主题,提供相对应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主题的指导下进行深入阅读,通过对相同主题的阅读材料的对比阅读与分析,加深对主题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语文老师结合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设定适合的主题,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结合,拓宽阅读的广度,提升阅读的深度。

1. 选择合适的阅读主题和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不论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兴趣都是教学的最大推手。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确定合适的阅读主题,选择合适的阅读文本,借助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或读物形式,让学生乐于阅读,让课外阅读事半功倍。

在小学语文专题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语文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选择一些学生通俗易懂的、在生活实践中有过亲身体验的阅读主题,如“亲情”、“感恩”、“祖国”、“友情”等,这些主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较为贴近,学生较为容易理解,在主题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也不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与抵触的情绪,更有利于主体性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在读物的选择上,语文老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推荐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好评度高的阅读材料,供学生进行专题性阅读,如《爱的教育》、《一千件礼物》、《365谢谢笔记》等与“感恩”有关的书籍,让学生在专题的指引下进行阅读,向着“感恩”这一主题的方向进行深入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记下自己的心得与感悟,更有利于专题性阅读质量的提升。

2. 借助经典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语文学科中存在着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也体现了众多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于提升小学生的文学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诵读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受到来自更多地域、国家、宗族等多方面的知识文化的熏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主题性阅读中,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可以为学生设定主题,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正确的、合适的语文文化洗礼,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和体会,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主题性阅读教学时,语文老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安徒生的《安徒生童话》、叶圣陶的《稻草人》、郑渊洁的《皮皮鲁总动员》等童话著作,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唤醒学生诵读经典的意识,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同时通过故事情节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主旨,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在丰富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语文老师可以开展“我与经典名著的故事”等主题的读书分享会,利用课前十分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与表达自我的机会,每一次课堂让一位学生为同学们分享自己读过的经典名著,以及自己与著作之间的点滴故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著作的故事情节的记忆与理解,而且在向同学们分享的过程中,也能够为学生培养良好的自我成就感和荣誉感,作为阅读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更加热爱名著的阅读。

3. 主题性阅读教学实践化,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除了需要学生主动地阅读之外,还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的诵读效果进行检验。在小学语文专题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语文老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相关读书体验活动,让主体性阅读教学实践化,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丰富阅读感受、提高阅读兴趣,而且能够在与同学们的互相探讨与交流的过程中,感受阅读的魅力与快乐。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利用线下阅读的体验活动,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一个实质性的、明确的方向,让专题性阅读变得更有交互性和实践性,同时,语文老师可以通过校园诵读活动,把握学生的整体课外阅读效果,便于及时调整阅读的素材的选择、阅读难度的调整、阅读主题的定期更换,提高阅读质量。

例如,语文老师可以定期开展阅读大赛,让学生在竞争的环境中诵读相关的主题性读物,有利于掌握学生的书籍阅读情况;通过开展读物互换活动,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同时节省学生的阅读成本;语文老师还可以通过开展诗词比赛,促进学生对优秀诗句的积累。这种开展线下阅读活动的方式,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主题性阅读氛围,让阅读教学更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同时也有利于检验学生的阅读质量,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增强学生对相关主题的文学作品的运用能力。

结束语:

在主体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小学语文老师的指导,在主题的确定、读物的选择、阅读方法的传授、阅读活动的开展、阅读技能的训练等方面进行引导,为学生的专题阅读提供方向,让学生少做“无用功”,通过专题阅读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塑造优秀的道德品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在主题性阅读教学中,老师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需要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指导方式,让学生爱阅读、懂阅读,有效引导学生阅读活动的高效开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井子拉莫.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教学的思考[J].中外交流,2017,(3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