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市第十四小学 831100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非常有趣味、有探索精神的学科,尤其是在进行科学小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实验操作能够有很多“惊喜”出现,探索意想不到的新知识,科学实验在整个教学中有很大的占比。因此,落实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构建高效的科学课堂,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追求。小学科学教师要重视科学实验教学,实践出真知,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实验来总结与归纳,梳理出清晰的思路,才能构建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优化路径
引言
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运用实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学习成绩的提升。在科学实验活动当中,教师要以趣味的实验操作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带领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验证,从而实现学生科学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的发展,教师采用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反感,这种“机械化”的教学阻碍了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导致个人学习能力提升缓慢。
小学科学教学现状
(一)思维受限缺乏实践
科学学科比较抽象,也有一定的逻辑性,主要是以探究知识为目的,其中自主探究是其核心部分。小学生的性格特征使他们更钟情于动手实践,但是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对动手实践操作略有忽视,难以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体验感。教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思想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缺少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科学学科最能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能使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研讨中解决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学内容过于简单、重复,教学方式枯燥单一,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究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二)负面情绪缺乏兴趣
小学科学属于探索性、钻研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教学活动缺乏趣味感和新鲜感,学生自然而然不愿意去学,难以投入其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慢慢地对科学学习产生了一种厌烦情绪,对于科学学习的兴趣逐渐地降低,使得科学教学活动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有时候教师在讲台上经常自问自答。在这样一种恶性循环下,教师无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到科学知识学习上来,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科学教学活动自然显得效果不佳。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优化路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升科学实验趣味
践行新课改宗旨,不能空喊口号,没有实际动作,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科学教育工作,培养具有良好科学思维能力的学生。学校要加强对教学基础资源的投入,完善教学设施,大力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程度。教师应合理安排课时,像对待语、数、英这些传统学科一样,对所要教授的内容进行全面充足的准备,正确引导学生开发思维能力。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的这一大特点来设计教学模式。小学科学本身就具有趣味性,但是学生单凭书本内容和想象力是不够的,在此基础上教师一定要给予小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切身体验,这样才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科学小实验能够唤起学生的创意灵感和学习热情,使其在欢乐的氛围中探索、发现、思考,学生之间相互帮助,能促进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全新认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学习“我看到了什么”这一课时,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认识生命体。教师在正式讲授前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性地引导和启发,向学生提出探讨性的问题:“在校园中、街道旁、公园里,我们能够看到很多的植物,同学们熟悉的植物有哪些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答。接下来就从对树木的观察开始,
首先,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一棵梧桐树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出梧桐树的特点。其次,教师继续引导,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印象中的树木。最后,为了能够让学生区别图片中和回忆里的树与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树木,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将课堂转移到户外,观察学校的树木并将观察到的信息进行记录,通过观察树木发现这个美妙的世界和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二)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活跃程度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兴趣是引导小学生认识科学事物以及获得科学探究精神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小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力量。小学科学教师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当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科学情境,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与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进而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当从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与对科学学科的实际心理需求出发,通过运用不同的科学教学途径来激发他们的科学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摩擦力”这一课时,可以向小学生展示一个日常生活中所玩的气球,并且用它在身上进行反复的擦拭。这时“奇迹”就出现了,小学科学教师只要把气球放在自己身体的任何一个位置,气球就会粘在身上掉不下来。这时,小学生就会对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的科学知识充满了好奇心。此时,小学科学教师就可以将提前准备好的气球分给小学生,带领他们和教师一起玩。这种科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欲望,还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开展实践体验,激发学生思维活力
科学教学工作应当既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二者不可偏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实践求证,从而验证知识的正确性。
例如,在学习“空气占据空间”这一课时,教师应采用科学合理的引导方式来设计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实验中自主探讨,获取更多的科学知识。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空气是否占据着空间呢?”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顿时陷入思考,百思不得其解。这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实验,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空的塑料袋,拿着塑料袋去他们自己觉得有空气的地方收集空气,将空气装进塑料袋中。
同时,教师再准备一个扁扁的塑料袋,让学生在两者之间进行对比,思考空气是否存在,都占据了哪些空间。学生兴高采烈地去收集空气,随后,教师问学生:“你们都去哪里收集空气了?”学生议论纷纷,争先恐后地回答:“操场、花池、教室、走廊。”甚至还有学生说:“桌兜里、饮料瓶里。”这时,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思考,在深入研讨的过程中,学生畅所欲言、相互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对空气的认识,最后总结出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占据了整个空间。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连通未来,科学贯通生活。科学既是人类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课程,也是一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科学实验教学对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是新课改下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关注的教学任务之一。观其形、察其心,观察是学生认知事物的一个重要方法。勤于思、敏于行,学生要勤于思考,并将所学、所思、所想付出实际行动。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大胆质疑,充分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科学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寻找到乐趣,在科学的世界里展现创意思维。
参考文献
[1]陈诗春.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探讨[N].贵州民族报,2021-08-26(B03).
[2]张鹍.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求学,2021(32):69-70.
[3]刘芳.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改进与创新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1(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