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121000
摘要:在我们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背诵课文是每个语文老师都会在课堂中增加的环节,且语文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片段。而聋童在语文课文的学习中,常会因为背诵困难导致影响语文学科的学习进度。针对此问题,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就需要研究出一些适合聋童的背诵方法,并在聋童教育中积极使用。因而本文将探讨一些小学聋童语文教学背诵的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聋童;语文教学背诵;实施策略
前言:聋童不同于普通学生,在具备一般儿童的心理特点外,还具备了自身敏感的心理特点。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在聋童日常的教学中给予其更多的关注,且要根据每个聋童不同的性格特征来改进教学方法。本文将从聋童的角度出发,为其探讨一些语文教学背诵中的具体措施。
1树立正确的聋童语文教学背诵观
随着人本主义教育观越来越得到教师和家长们的重视,在学生日常的学习中主张理解知识而不是背诵知识。但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背诵是过去主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且一些家长和老师对于背诵存在误解,认为让学生背诵课本就是“填鸭式”教学。要知道背诵是让学生间接积累经验的方式之一,学生通过背诵可以积累前人的智慧[1]。
对于聋童来说,虽然他们的主要交流方式是通过手语进行交流,但普通话作为这类人群的第二语言也很重要。聋童在进行普通话的学习时,需要进行一定的课文背诵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在聋童进行语文课文的学习时,需要提高他们对于课文的背诵能力。
2聋童语文教学的背诵策略
2.1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识记
学生在进行语文背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身体的多种感官意识参与识记,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带动学生的视觉、嗅觉、触觉等,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协调作用刺激大脑,进而使学生接受来自不同感官渠道的信息。这样学生才能对背诵的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锻炼学生边写边背的习惯,可以让学生在练习写作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默记,或者也可以带领学生边画边记。由于学生在听力上有所欠缺,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配合手语进行指导,学生经过老师的引导将会对课堂所学内容加深印象,从而在脑海中形成记忆。
2.2帮助学生通过口语诵读形式进行背诵
由于聋童与常人不同,因此学习方式也有所不同,大多数的聋童在进行背诵时都会采用默背的方式。而有专家经过研究发现,通过语言器官进行背诵要比手势动作进行记忆的效果更好。因而教师可以尝试着让聋童进行简单的发声练习,以帮助聋童建立更有效的记忆方式[2]。人的语言器官对发音方式有高度的精细分化能力,可以将b、p;g、k等字母的发音进行精确的区分,教师在对聋童进行发音指导时,要充分的培养其自信心,无论这些学生的发音能否被其他人听清楚,都要让其坚持练习。所背诵的内容经过语言器官的练习,可以精准地传回大脑,从而使得学生对这些信息印象更加深刻。
在聋童进行口语诵读练习时,教师应时刻陪在学生身边,通过一遍遍正确的示范,来纠正聋童的发音,从而让聋童更加准确地表达出所背诵的内容。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口语诵读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这些聋童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处理,聋童经过坚持不懈地口语诵读练习,会逐渐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
2.3有效利用“过度记忆”进行尝试回忆
“过度记忆”是指当人们感觉已经记住某些背诵资料时继续进行记忆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记忆者对所记的内容快速掌握。而在继续记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尝试回忆”的方法进行记忆。
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语文背诵时,可以尝试对聋童采用这种方式锻炼其记忆的能力。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教师便需要在学生进行继续记忆时给予一定的引导。尽量让聋童避免机械记忆模式,在聋童勉强能记住大概的背诵内容时,要求学生放下课本,教师通过一定的画面或手语表达给学生提示,将书中的内容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来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记忆。有不少相关的研究人员证明,学生在熟练记住所背内容之前,就要让其在脑海中进行多次“重现”,这样可以使得学生的背诵效果更好[3]。
总结
本文从树立正确的聋童语文教学背诵观入手,针对聋童语文教学的背诵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帮助聋童进行语文背诵。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记忆,在学生进行背诵时,刺激聋童的视觉、触觉和嗅觉等,以帮助聋童更好的记忆。其次教师可以帮助聋童练习口语诵读,通过口语诵读练习来帮助学生进行背诵,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过度记忆”的方法,让学生尝试通过回忆的方式加深背诵内容。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方法,可以帮助聋童进行有效的语文背诵。
参考文献:
[1]顾强.谈由机械记忆向意义识记转变的小学语文背诵教学[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1(03):50-51.
[2]季瑾,孙家文,马建强.毕生奉献在特教 不忘初心为聋童——记聋教育专家余敦清先生[J].现代特殊教育,2017(03):26-30.
[3]魏盈.日积月累,功到功成——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背诵[J].课程教育研究,2020(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