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育观念下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1
/ 2

幸福教育观念下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策略

陈云霞

福建省泉州市渚江小学 362000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进步,对班主任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小学教育阶段,要求班主任在知识教学时,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缺少社会经验,无法主动向班主任或家长表达内心想法,而学生长期无法获得心理疏解,也会使学生形成不良心理,对学习产生厌倦。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能增强学生自信,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本文通过分析幸福教育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意义,提出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幸福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对于四年级小学生而言,班主任在教学时尊重学生,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教育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中形成幸福教育观念,以人性教育为主导思想,开展的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幸福感的提升,在学习中获得精神和心灵上的满足。通过幸福教育价值理念的渗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一、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德育工作

德育是培养学生思想以及道德素质的前提,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德育教育也是小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意在培养高素质人才,将德育知识作为重点内容,小学班主任应意识到德育教育与实际教学融合的重要性,才能基于幸福教育观念,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班主任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以免学生道德素质与学科知识水平存在差异。由此可以看出,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应在教学中融入幸福教育理念,既能将德育知识与教学知识有效融合,又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幸福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一)家庭因素

大多数学生都出自于独生子女家庭,有些家长溺爱孩子,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长此以往会使学生缺少锻炼自己的机会。当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通过开展班级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获得集体荣誉感。但由于孩子缺少经验,存在不良习惯,往往无法融入班级活动,从而限制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传统教育带来的阻碍

传统教育观念对班主任的影响较深,在应试教育下,大多数班主任更注重学生成绩的提升,往往忽略学生的个人素质。在此教学背景下,德育工作的开展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价值,若班主任无法转变教学观念,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长此以往小学生会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成绩无法提升。

(三)不良信息产生的误导

随着信息的飞速发展,大多数小学生都能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知识,由于小学生辨别真伪的能力较差,通常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再加上学生模仿能力强,容易出现错误行为,容易使学生养成不良习惯,限制德育工作的开展。

三、幸福教育观念下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学生自信心

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因此日常活动范围较小,学生的情绪幸福感通常来自于班主任以及班级学生。若班主任不注意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幸福感。班主任通过实践分析也可以发现,能影响小学生幸福感的因素较多,包括与同学的关系、与班主任的互动情况、考试成绩等。虽然这些事情较小,但会对学生的幸福感造成较大的影响。若班主任无法发现学生陷入的困境,在降低学生幸福感的同时,使学生缺少自信,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养成。因此,班主任应基于幸福教育观念开展德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从日常生活入手,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增强自信。班主任可以从任课教师中获得学生课上的答题情况、积极性等,进一步确定是哪一部分学生缺少课堂自信,班主任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走出困境。班主任在日常授课时也,应注意德育教育的渗透,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及时对情绪低下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在课堂上,教师也要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由此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二)重视学生课上主体地位

在传统教学影响下,班主任开展的课堂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因此也导致学生无法与班主任有效沟通,学生会对班主任产生恐惧心理。为确保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班主任应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使自身与学生处于同等地位,在课上尊重学生的发言,及时反馈,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活动,拉近与师生之间的关系。比如,班主任在讲解教材内容时,注意问题的提出,班主任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或组成小组学习,使学生积极讨论。对于学生出错的情况,班主任要进行鼓励,帮助学生改正。班主任要利用鼓励式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耐受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生活充满激情。

(三)尊重学生个体化特征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也是学生个性化特征发育的关键阶段,学生会在日常生活中突显自身个性,班主任应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根据班级学生的个人特点制定教学计划,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班主任要平等看待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不应只在乎学生的成绩好坏,更应注重学生的性格特点与优点。班主任根据学生的情况建立成长档案,将学生的课上表现、生活情况进行记录,并在班会上进行分享,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身,也有利于约束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以幸福教育观念为基础开展的德育教育工作,班主任应注重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获得的幸福感,尊重学生个人爱好,有利于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班主任的作用十分重要,班主任带来的引导作用,有利于学生品德的养成。幸福教育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模式,以此为基础开展的德育工作,班主任能更注重学生的感受,与日常生活需求,在开展班级活动时,能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位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王靖文.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25):167-168.

[2]孟具彦.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考试周刊,2020(74):155-156.

[3]王保生.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2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