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二十四中学 054000
摘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凝聚而来,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审美与文化素养的目的。语文教材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肩负了传承我国文化的重要责任。所以,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中学语文;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引言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使学生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优秀的美德以及健全的人格,还能强化学生文化素养,培养爱国情怀,营造良好学习文化的氛围。由此可知,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展极容易切入,不论是从现实生活,还是从教材中的文化现象展开分析,优秀传统文化都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造成了显著的影响。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需注重教学方法,在具体教学时,注重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知识,并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使学生审美情趣得以提升的同时,提高自身创造力,最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直接关系到了国家未来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承。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应更好地发挥出其作用。相较于小学阶段,中学生更加注重自我个性的发展,学习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思想也日益成熟。语文课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其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涉及的,如古代汉语、古诗等,这些内容中蕴藏着丰富的优秀文化,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因此,要继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运用语文教材。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充分挖掘其中的内涵。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点的同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这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加强对传统文化经典思想与观念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给他们,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有助于他们培养高雅的兴趣,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以便于更好地满足教育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强的人才。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中学语文教学的问题
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仅仅是分析教材中的教学重点,针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只是蜻蜓点水般的浅尝辄止,使学生无法对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只能背诵浅显的优秀传统文化表面知识。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并未从教材、教参以及互联网中挖掘出契合学生学情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导致现有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较为匮乏,学生无法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长此以往,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就会大打折扣。目前部分教师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教学时,并未制订合理的评价方式,且对评价结果较为重视,忽视了教学过程的重要性,这样导致教学评价流于表面,学生无法了解学习过程中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无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对这类问题进行改良与优化,极大地阻碍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教学的进程。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策略
(一)对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进行深度挖掘
可以说,每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延续至今,都是由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通过长期的劳动生产、沉淀形成的独特文化,如日常生活、喜乐悲苦、祭祀怀念等,在这些基因上面不断烙上了时代的印记。教师要以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方式,对这些传统文化进行讲解。采取喜闻乐见的故事性讲解,或者是创设生活情境不断向学生进行展示,从而将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中所阐述的精神实质、内涵与内容都说清、讲透。比如,讲授民歌的历史背景和它的传承概况,让学生有所了解,留下印象。与学生一起交流互动,对这一民歌的特色、用词等进行分析、体会,与每首民歌中的情感同频共振,让学生切实从其独特的民族特色以及蕴含的内涵中获取精神养分,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家乡的文化与习俗,也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再次挖掘。这样的教学既是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渗透的过程,同时也能提升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二)基于课外活动延伸的传统文化渗透
语文学科通常具有显著的开放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课堂上的相关知识,还需通过课外活动,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展。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需注重学生的课外学习,特别是传统文化教育,教师需注重在学生的具体学习与生活中渗透传统文化,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基于此,语文教师需注重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从而使学生通过课外实践,充分掌握相关传统文化。比如,语文教师可举办多元化教学活动,并推荐给学生多部经典作品,让学生抒发情感,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获取更多知识的氛围,并通过课外时间,引导学生多阅读相关文学作品,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的同时,培养相应的文化素养。
(三)充分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教学中,并不意味着学生应掌握许多理论知识,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更融洽。若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味地将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被动接受,会使学生失去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欲望,影响整个中学语文教学。教师应当整合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遵循多元化原则,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有效调动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中学生而言,其对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以及课余时间来深入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中学语文教材中部分知识点和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学生在了解的过程中就会潜移默化地掌握中学语文相关知识,有效提升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尽可能地站在学生的视角来考虑问题,制订教学计划,吸引其注意力。针对部分蕴含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课文,教师应当合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而不仅仅是单一地灌输相关知识。
结束语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爱国情怀以及健全的人格,还能使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语文教师需通过挖掘教材文化素材、优化课堂布局、巧用古诗文、延伸课外活动等教学策略渗透传统文化,从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促使学生文化修养的提升。
科研项目:2021年邢台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邢台市中小学教育中传承的研究”(课题批准号:XTSKFZ2021136)
参考文献
[1]李含笑,万素花.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J].汉字文化,2019(S1):107-108.
[2]陈正汝,李燕红,徐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0):31.
[3]苟竹青.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学科中的应用和发展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六卷).,2018:1635-1639.
[4]宋光辉,石洪生,李雪红,董胜,岳振远.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六卷).,2018:742-745.
[5]周全中,李天华.传统文化融入中学语文课堂三路径[J].语文建设,2018(09):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