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县东方红小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进程不断深化背景下,作业减量提质是持续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趋势,如此,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还可以让他们轻松学习知识。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要有意识减少超出学生心理发展、生理发展能力以外的作业任务,减去机械、烦琐、重复的作业内容,摒弃以提高学习成绩为主的落后理念。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减负”要求要落实,但不要忽略“提质”的重要性,这对于奋斗在教育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新课改教育背景;小学数学;作业;减量提质;路径
1设计层次性数学作业
受家庭环境、先天智力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特征。在接收数学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等方面,也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然而,仍有不少数学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取“一刀切”的作业设计和布置方式,这样严重制约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又违背了当下“双减”政策的要求。基于此,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能力及数学基础水平等因素,让数学作业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和梯度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通过完成数学作业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感受到完成数学作业的成就感,以此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一课知识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将数学作业的设计分为多个层次。其中,针对数学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要求他们能够准确标出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以及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顶点,确保他们对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知识点有准确的把握;对于数学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为学生提供一组制作圆柱和制作圆锥的材料,让他们测量出制作好的圆柱和圆锥的相关数据,并计算对应的底面积和底面周长;另外,针对部分数学能力特别强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完成以上作业要求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针对性的拓展训练。这样设计作业,不仅能有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还能使学生保持持续性的数学学习兴趣。
2设计生活性数学作业
作业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学生是否对作业感兴趣。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探索知识的生活原型,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基于生活方式的数学作业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无处不在,并激励他们完成作业。例如,教授小学数学“年、月、日”的课程内容时,虽然学生对年月日并不熟悉,也从未在课堂上系统地研究过年月日,但这一内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为学生教授一系列有意义的节日,如1997年香港回归、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08年我国第一届奥运会。教师使用多媒体对这些纪念物进行编辑,展示重大节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可以看出,这类作业具有浓厚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核心素养的培养则需要教师的长期渗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将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将数学问题带入生活,提高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知识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3设计趣味型作业,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任何阶段的学生都会有学习的压力,若要适当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较高的作业内容。趣味型作业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数学思考。在此种方式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潜力。例如,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采用趣味型的作业设计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减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如利用游戏关卡的模式,按照不同难度的题目类型来设计作业,通过新颖的作业形式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在作业的第一关设置:“计算0.3+3.5”,这是不进位的小数加法计算,其具体的解法也比较简单,学生的完成速度也相对较快;在作业的第二关设计:计算0.3+5.7,这就属于进位的小数加法,需要学生先计算小数点之后的数,然后进行进位加法计算;在作业的第三关设计:“计算3.8+5.7+7.3”,这是多个小数相加,在计算中应全神贯注,注意是否进位,进多少位。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每一关的题目数量和难度,让学生借此进行充分的锻炼,从而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数学知识巩固。
4设计协作性作业,促进交流
协作性作业设计行之有效,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小学生针对同一数学问题进行思辨,并站在不同的解题角度上给出答案。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部分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布置协作性作业。首先,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以4~6人为一组的小组,要求其共同完成小组数学作业。其次,每一小组需要归纳总结面积的基本概念、面积的单位运用,并自主设计一个问题,不论难度如何,小组成员之间需相互配合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应对作业情况进行统计和抽查,明确每一位学生对面积运算概念、公式推导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解题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表扬或鼓励。协作性作业加强了学生之间的联系,也使课堂氛围变得更自然,而小学生也将在巧妙的作业设计中更上一层楼。设计协作性作业是为了渗透情感教育、德育,甚至是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创新意识,且基础教育阶段需要适当的“放松”,而这正是“双减”政策强调的重要内容。概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设计此类作业,并结合新的教育理念,更新数学作业形式,以增强小学生的认知,强化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让每一位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勇敢探索与实践。
5设计实践作业,提高学以致用能力
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数据分析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这一能力,使学生养成从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意识,并能结合具体问题对这些信息加以利用。小学高年级数学数据图表知识较多,教师就可以将这些内容作为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素材。因此,在“双减”背景下,为了提高作业完成质量,教师就可以在考虑学生能力范围的情况下,合理设计班级、学校、社区范围内的实践调查作业,使学生在收集数据、绘制图表、分析和总结的过程中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设计 “扇形统计图”的作业时,就可以设计“调查自家用电情况并绘制扇形统计图”的实践调查作业,引导学生在询问父母、收集电费缴费凭据的基础上,了解家里六个月内的用电情况,然后结合教师给出的“月份、用电量”等关键词,自行绘制扇形统计图,并在课堂上和大家进行交流探讨。此外,教师还可以基于学生兴趣爱好,设计“班级内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周末大家的放松方式”等实践调查作业,以此锻炼学生的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和运用能力,使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数学意识,学会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6结语
在小学教育领域落实“双减”政策是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应转变教学思维和方法,挣脱传统“应试教育”“题海战术”的思想禁锢,结合基本学情和学生学习需求,设计多样化数学作业,在让学生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其数学知识学习兴趣,达到减量提质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崇艳.减负提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20(4):64.
[2]周洁.“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J].启迪与智慧:下,2022(4):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