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第三小学,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615200
摘要:小学数学的计算主要是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并对这些计算有一定的熟练程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明确好算理、掌握好的计算方法、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据我自身的教学实践及探究,现谈谈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准确率;教学策略
1小学生计算出现错误的原因
1.1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今天的大多数学生高度依赖生活。当他们开始学习时,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做完功课,就变成了“甩手掌柜”。究竟是对是错,要靠家长的检查。另外,小学生在做计算题的时候,大部分都习惯了拿起笔,就算抄错数字或计算符号的情况也很常见。虽然一再强调做题时要注意检查,但大部分学生都不会主动检查,更不会认真分析,因此经常出现读抄错、看小数或大数、记错公式等问题。这种草率写题、做完题后不检查的坏习惯,直接导致计算精度不断下降。
1.2学生不能良好地运用计算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认知都处于初级阶段。在计算方面,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技巧,但是在遇到真实的数学问题或者处理实际问题时,会手忙脚乱,不能很好地找到突破点,无法有效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1.3脱离生活学习实际,理解能力不够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离不开数学。但当前计算教学方式脱离生活实际,没有很好体现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例如很多教师都是根据书本或者习题进行教学设计,这种教学方式将生活经验与学习任务割裂,学生只是在不断重复计算数学题目,并没有从中感受到数学计算的乐趣,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不佳。
2小学数学计算准确率的提高方法
2.1培养学生对于数学计算的浓厚兴趣
要想从根本上有效提升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计算准确率,需要从根本上有效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此为切入点,培养其学习数学计算的兴趣,有自主探究的欲望,进而在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的背景下,让学生融入数学计算过程中,这样才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为其数学计算正确率的提高提供必要的支持。在低年级小学数学计算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是围绕数字和运算符号来进行的,这些符号或者数字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如果单纯地应用这些符号或者单调的数字,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因此,为了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具来有效推动数学计算教学,这样才能取得应有的兴趣激发的效果。
例如,在具体的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通过课堂数学猜数游戏、猜卡片游戏和数学竞赛等相关形式,在多种计算训练方式的引导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计算热情得到激发和调动,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使其在具体的计算和融入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增强数学计算能力,进而为其计算正确率的提高提供必要保障。
2.2培养计算习惯,减少计算错误
在计算过程中,良好的计算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第一,认真读题。要观察和分析问题中的隐含信息,并初步思考基本的计算方法。第二,思考是否可以使用简便算法,以便对计算过程进行优化。第三,规范书写算式,认真抄写每一个数字。第四,及时进行验算,及时发现计算中的疏漏。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培养小学生的计算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必须保持高度自觉的学习意识,自觉规避不良学习行为。对此,教师则可通过如下方式渗透习惯养成教育:首先,在做练习时,学生要单独准备一个草稿本,养成打草稿的好习惯,待写完作业之后,应观察草稿本上的每一个算式,从中找错纠错,检验每一道习题的答案是否正确,及时进行验算。其次,学生要养成整理错题的好习惯,将练习册上的错题剪切下来,标注犯错原因,如果是因为缺少验算、粗心马虎等原因而出现错误,那么学生则应在做题时提醒自己在题目中做批注,提醒自己,尽量避免重复犯错,在反思与总结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掉不良习惯。最后,教师可设计一定的奖励机制,如果学生能在一个习惯养成周期内取得明显的进步,那么教师则可颁发小红花,或者是增加学生积分,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学生,使学生能始终保持高度自觉的心态,自觉规避不良行为。
2.3创设生活化的计算教学环境
数学计算的教学是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但是这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这个阶段的学生没有接触过数学,所以对于一些计算就不知道怎么操作了。计算来源于生活,而且运用于生活中,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创造一种生活化的计算教学环境,把生活中的内容融入进去,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对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初次系统接受相关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能力和心理接受方面均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课堂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可以将小学数学计算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建立联系,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熟悉感,也有助于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进行数学问题的计算。通过具体的生活实际计算相关内容,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也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生活化教学环境,有助于将学生带入到生活情境中,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更容易理解的相关内容,从而能够有效保证学生个人学习效果的提升,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教师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下也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生活化问题的创设,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借助数学运算解决相关问题.这样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将数学计算观念渗透在解决日常实际问题中,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运算知识的重要性,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例如,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常只是讲解这些知识点和一些运算法则,但是对于小学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接受能力较弱,对于这些抽象的知识点很难理解,对于一些基本的计算内容也不能完全掌握.因此教师应将计算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计算的内容。在小学低年级教学过程中,加减乘除是最为基本的运算,也是最常用到的运算,这一教学内容在实际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在教学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一教学内容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比如教师可以和学生开展一个模拟购物的教学环境,让教师充当商店的售货员,在讲台上放置一些糖果、饼干、文具等产品,标上价格,然后再让学生扮作到超市进行购物的顾客。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扮演的顾客去自行挑选讲台上的一些商品,然后计算价格.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把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以一种生活化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运算法则,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计算能力作为较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策略需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建设更加生动的情境实践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康立青.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探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8(7):213-214.
[2]黄宝真.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