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第四十四中学 830011
摘要:“画数学”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中要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几何图形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使抽象内容用“画数学”的方式进行展现,在教学中,让学生利用画图的方法了解几何知识,并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理解其含义。将图形作为参考依据,强化学生的空间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抽象思维。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画数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课堂教学;小学阶段;几何直观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主要是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还需要在课堂中学会正确引导学生,当学生被问题困扰时,会无法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融入“画数学”的方式,将一些抽象的内容进行优化,使其更加具体化,久而久之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在画图中深化概念
数学课和语文课的内容有所不同,语文课中将词语进行解释后学生再进行朗读背诵,当学生练习过后,如果被问到“为什么?”时,还是会使学生含糊不清。因此,教师需要将形式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如果过度重视结果,则无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含义,数学知识大部分具有抽象性,如果想要将抽象知识变为更加直观。这必须使用画图这一方法。
比如:在讲到《认识三角形》时,可以融入“画数学”的方式,主要是教师在黑板画出三角形的样子,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三条线段首尾相连而成。之后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探究三条边具有怎样的特点,充分发挥出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画图,真实感受三角形的形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对三角形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并总结三角形的特点。当做好这些铺垫工作后,学生可以根据三角形的概念提自身的抽象思维,使学生认识到,如果想要形成三角形,则必须满足“每相邻两条线段首尾相连”的特点,之后再利用画画和操作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习。
二、在形象中领悟算理
在数学课堂中,计算数学离不开算理和算法,同时,这两方面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每一节计算课,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象化,从而让学生能够更轻松地记住算法规律。
比如:在讲到《分数乘分数》时,用分数乘分数算理是教学过程中比较困难的环节,同时也是容易忽视的问题。许多学生能够学会计算法则,但是如果被老师追问“为什么要这样算”就会充满疑惑,此时,教师不能责怪学生,不会变通不会思考,而是要首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正确,如果一味地传授知识,没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借助直角坐标系绘制图形,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分数乘分数到底要如何计算,从而学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学生能够通过数轴中带有分数图形的方式理解分数的含义,从而达到数形转换的目的,并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
三、在几何中提升感知力
在对几何图形这一部分进行学习时,空间感的重要性会逐渐提升,进而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图形。因此,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对空间感的感知,利用较为直观的图像辅助教学,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几何图形,并通过不断的练习强化学生空间感。同时,也要教导学生学会动手画图辅助相关学习,也为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提供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比如:在讲到《圆柱的认识》时,要让学生了解到画出来的图形,从而提高自身的空间感知力。在解决圆柱问题时,圆柱草图十分重要。教师要从圆柱名称入手,逐渐让学生更加熟悉,根据周边的事物降低对新事物的陌生感,借助观察圆柱,画圆柱来感受数学的抽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了解到圆柱包括上底面、下底面和侧面,同时还要区分出“组成”和“围成”的差别,让学生提前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借助画画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技能。“画数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进步一了解数学知识,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具像化,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加直观的展示方式,培养学生的领悟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四、数图结合,突出问题关键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关键常常在于一点,而如何找到这一点是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也是教师需要加以重视的部分。小学阶段学生在空间想象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会被出现的另一个想法打乱思路,导致问题的解决遇到困难。因此,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将所想画在纸上,并使学生掌握绘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对《长方形周长》这一部分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如:“有两个正方形,其边长为4cm,若两个正方形拼接后成为一个长方形,那么长方形的周长又是多少?”一部分学生会回答32cm,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的引导,让学生动手画出两个正方形,并将两个正方形拼接在一起,最后在所画正长方形上进行测量,看一看长方形的周长到底是多少。这一过程既能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带着疑问探索问题的答案,最终学生会得出长方形的周长不是32cm,而是24cm,同时,学生会体会到动手画解决问题的乐趣,从而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新方法,当遇到类似问题时,也会选择用画的方式进行解决。
根据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求出拼割后图形的周长,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弄清周长包括几条边,只有找到具体的哪几个边,才能进行计算。如果自己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去做题,结果一定是错误的,或者是不全面的,所以,借助“画数学”的方式可以将学生的想象和图形有机结合,这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画数学”这一方法是十分有效的,能够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对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画数学”的内容与教材知识体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教师必须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设计,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从而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刘冬青. “画数学”:“教学做合一”思想下提升学生思维力的实践研究[J]. 小学教学研究,2022,(30):59-60.
[2]冯刚. 小学“画数学”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 教学与管理,2022,(02):27-31.
[3]冯刚. 指向数学素养发展的“画数学”课程实践[J]. 基础教育参考,2021,(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