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相公镇芋元幼儿园 陕西省咸阳市 713600
摘要:从熟悉的农村幼儿园过渡到全新的小学学校,幼儿对学校及周围环境的适应、对人际关系的适应等,会影响幼儿在新环境中的生活与学习。为了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情感支持,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并融入小学环境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借助师幼间的互动,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本文围绕农村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展开论述,重点讨论了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社会适应;交际能力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关键时期,在该阶段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非常重要。教师要善于组织集体活动或合作互助,让幼儿在人际交往中具备自信心与自尊心,能够独立解决问题,且具备自主意识。但很多农村幼儿园的交往较少,在面对陌生人和新环境时缺乏自信心和社交技能。对此,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并给予相应支持和指导,为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学校提供助力。
一、创造社交机会,培养社交技能
在农村幼小衔接阶段,为了帮助幼儿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创造社交机会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如户外游戏、运动比赛、手工制作等,让幼儿有机会与其他同伴一起参与。这些活动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比如,在手工制作突出秋天元素的活动中,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引导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负责设计、收集材料、组织工作等,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交流和分享,提供意见,分享自己的创意,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
同时,教师可以建立学习伙伴制度,让幼儿之间互相配对,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和支持。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可以与不同的伙伴交流、分享知识和经验,建立良好的互助关系。比如,在科学区域的区域活动中,教师演示实验时就要求幼儿和自己的学习伙伴一同观察,接着,组织幼儿一对一交流,总结并记录刚刚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随后,教师随机点名,让幼儿说说两人观察、总结后的结果,另一名幼儿可以随时补充。通过幼儿之间的互助与交流,幼儿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往往非常细致,为幼儿后续探索科学原理奠定了基础,也发展了幼儿的交际能力。
二、培养自理能力,完成自我规划
为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教师不仅在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突出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而且发展幼儿独立完成日常事务的自觉性,让幼儿可以规划自己的生活与学习。通过及时表扬与鼓励,让幼儿自行整理书包、洗漱、穿脱衣服等,这些看似基本的生活技能,实际是需要幼儿不断练习才能掌握的,而教师的恰当引导,则可以让幼儿制定具体的规划,如一周掌握技能等,按照制定的规划逐步形成这些能力。此外,教师可以教导幼儿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幼儿的自律性。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制作个人时间表,每个幼儿可以用彩色纸或卡片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时间表,将一天的时间段划分成不同的部分,如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每个时间段应该做什么活动,并帮助他们安排合理的任务和活动。
三、角色扮演认知,提高规则意识
当步入小学之后,很多规则同幼儿在幼儿园接触的完全不同,因此,教师为了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节奏,可以借助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提前按照学校的规则来完成学习活动。如上课时端正坐姿,严格遵守上下课的时间,遵守课堂纪律等。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讨论小学规则的重要性,让幼儿思考如何扮演好小学生的角色。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以提出问题:“你觉得你适应小学的生活吗?在扮演小学生的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等。通过角色扮演,幼儿可以深入了解小学生的规则与行为习惯,为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做好准备。
四、注重情绪稳定,学会管理情绪
在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实施游戏教学来完成,同时这也可以帮助幼儿学会管理情绪。情绪的稳定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间接反映了幼儿的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教师应该创造一个温暖、安全和支持性的环境,让幼儿感到舒适和放心。同时,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通过画画、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幼儿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情绪,并得到教师和同伴的理解和支持。不过,在学习与生活上,幼儿都难免遇到困难或感到压力,因此,教师可以教导幼儿一些简单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数数等,使幼儿学会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控制自己的情绪,以更积极的方式应对问题。
总之,教师要为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频繁创造机会,通过游戏活动、团队互助等,为幼儿间的交流创造平台,同时,关注幼儿的自理技能养成情况,培养幼儿的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幼儿在多样化的游戏教学中逐步获得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也就是社会适应能力,为幼儿在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陆冰.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策略[J].启迪与智慧:下, 2022(11):2-4.
[2]潘姜娇.幼小衔接中幼儿社会适应性水平的研究[J].教育界, 2022(14):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