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子宫间叶性肿瘤主要包括平滑肌肿瘤、子宫内膜间质相关肿瘤、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Coma)、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还有罕见的横纹肌肉瘤以及新近提出的特殊基因重排相关的子宫肉瘤等。各类肿瘤之间的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表型均存在明显的重叠,特别是形态学上有“上皮样特征”和“黏液样背景”的两大类肿瘤,给临床病理诊治带来很大困扰。分子病理学检测技术在子宫间叶肿瘤中的应用,深化了对各种子宫间叶肿瘤的认识,如平滑肌肉瘤的PGR基因融合、子宫内膜间质肉瘤BCOR基因改变、PEComa中TSC或MiTF基因异常等,不仅推动了子宫间叶性肿瘤的分子分型并为肿瘤靶向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了更多的辅助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达最佳缓解后的免疫状态对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8月至2020年2月北京朝阳医院确诊的经治疗达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及以上疗效的125例NDMM患者资料,主要包括患者诱导及巩固治疗后最佳缓解达到深度缓解(≥VGPR)时免疫麻痹状态及恢复情况,结合患者一般资料、遗传学等因素,分析以上因素对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结果(1)全部患者均接受了新药治疗,50.4%(63/125)完成了自体干细胞移植。全部患者最佳缓解均为VGPR及以上,达完全缓解(CR)者为89.6%,达CR且微小残留病(MRD)(二代流式MRD)阴性者为66.4%。(2)Cox多因素分析显示重度免疫麻痹持续3个月、持续6个月均是NDMM患者PFS独立预后不良因素。(3)达最佳缓解时,重度免疫麻痹组3年PFS率明显低于非重度免疫麻痹组(41.3% 比 64.4%,P=0.021)。(4)重度免疫麻痹持续3个月、持续6个月组,其3年PFS率显著低于非持续重度免疫麻痹组(30.0% 比 63.5%,P<0.001;16.4% 比 63.8%,P<0.001)。(5)获得CR且MRD阴性者,重度免疫麻痹持续6个月组3年PFS率明显低于非持续重度免疫麻痹组(22.2% 比 83.2%,P=0.005)。结论NDMM达深度缓解后的免疫状态与预后相关,此时仍存在重度免疫麻痹及持续重度免疫麻痹预示疾病早期进展。
简介:摘要患者女,36岁。乳腺癌术后6年,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术后5年,发现盆腔占位。行全子宫双附件及盆腔病灶等切除术,病理证实为子宫体高分化内膜样癌伴双侧卵巢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并子宫肌壁间、浆膜外、大网膜、乙状结肠系膜和右下腹膜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子宫内膜样癌突触素阴性;卵巢小细胞癌上皮标志物、突触素、嗜铬粒素A均阳性,INI1、BRG1无缺失,p53突变型模式,乳腺癌标志物均阴性,微卫星稳定,BRCA1/2无突变。外周血基因检测发现患者TP53基因胚系突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PD-L1、CD4、CD8、CXCL-13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根治切除宫颈癌组织标本77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D-L1、CD4、CD8、CXCL-13表达,分析各项指标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77例宫颈癌(鳞癌59例,腺癌18例),患者年龄29~69岁,平均(49.4±9.8)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PD-L1在宫颈鳞癌与腺癌组织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其表达差异与病理组织学类型有关(χ²=4.975,P=0.026);在癌巢内与癌旁间质中均见CD4+、CD8+、CXCL-13+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宫颈癌组织PD-L1表达与癌巢内CD4+、癌巢内及癌旁间质内CD8+、CXCL-13+TIL数量中度相关,但与患者年龄、有无脉管浸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无关(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PD-L1高表达与癌巢内及癌旁间质中TIL数量增多密切相关,提示PD-L1和TIL可能对预测宫颈癌患者的免疫治疗反应有重要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术后肺静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2月至2018年1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进行手术治疗的所有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排除合并单心室、心房反位等复杂畸形。依据术后是否出现肺静脉狭窄,将患儿分为肺静脉狭窄组和无肺静脉狭窄组。比较两组患儿接受手术时的各项临床变量,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带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入选患儿共145例,其中男91例(63%),女54例。患儿手术时中位年龄4(2,8)个月,中位体质量5.5(4.5,7.5)kg。术后随访(51±23)个月,27例(18.6%)出现肺静脉狭窄。术后出现肺静脉狭窄组与无肺静脉狭窄组相比,解剖分型[心上型18(67%)对59(50%),心内型4(15%)对50(42%),心下型3(11%)对1(1%),混合型2(7%)对8(7%),P=0.003]、术前有无肺静脉狭窄[有19(70%)对37(31%),无8(30%)对81(69%),P<0.001]、是否合并其他畸形[是13(48%)对27(23%),否14(52%)对91(77%),P=0.008]、体外循环[109(89,129)min对88(70,110)min,P=0.002]等变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分析后显示术前存在肺静脉狭窄(P<0.001)及体外循环(P=0.009)为术后出现肺静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术后肺静脉狭窄的发生率仍较高,尤其术前合并肺静脉狭窄,或术中体外循环过长,术后应加强随访,警惕肺静脉再狭窄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生在女性生殖系统的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alignant mixed mesodermal tumor,MM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病理科2005—2019年诊断为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组织病理学特点,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雌激素(ER)、孕激素(PR)、p16、p53、错配修复蛋白(MMR)等指标的表达。结果本组MMMT病例的发生部位包括子宫原发29例、卵巢原发16例、子宫和卵巢双原发4例、宫颈1例。镜下可见肿瘤由癌和肉瘤两种成分构成,分界清楚或相互混合。癌成分在整个肿瘤中占5%~90%不等,其中大部分病例以癌为主,少部分病例癌成分低于50%,其中2例低于10%。癌的类型大多为一种类型,有7例由2种类型的癌混合而成。子宫原发MMMT以子宫内膜样癌居多(55%,16/29),卵巢MMMT以浆液性癌居多(12/16),宫颈MMMT为鳞状细胞癌成分,其他为透明细胞癌、未分化癌。肉瘤的类型,同源性肉瘤包括内膜间质肉瘤、平滑肌肉瘤以及高级别梭形细胞肉瘤,多见于子宫MMMT(72.4%,21/29);异源性肉瘤(包括软骨肉瘤、骨肉瘤及横纹肌肉瘤),多见于卵巢MMMT(12/16);其中10例由2种类型的肉瘤混合而成。子宫卵巢同步发生肿瘤的形态和类型大致相同。直接蔓延或转移性肿瘤(卵巢、子宫、淋巴结、网膜、肠壁、皮肤)均为与主体肿瘤大致相同类型的癌。免疫组织化学ER和PR为双阴性(子宫肿瘤23/25,卵巢肿瘤8/10);p16弥漫强阳性(子宫肿瘤11/11,卵巢肿瘤6/6)。p53多为突变型表达(64%,21/33),在癌和肉瘤成分表达同步;在上皮成分为子宫内膜样癌的病例中,p53突变型表达占35%,在非子宫内膜样癌中占46.7%;在异源性肉瘤的病例中占31.8%,而非异源性肉瘤中占50%。28例(28/33,85%)表现为错配修复蛋白完整,仅5例(5/33,15%)表现为错配修复蛋白缺陷。结论女性生殖系统MMMT是高级别癌和肉瘤构成的双相性肿瘤,形态复杂多样,免疫组织化学具有ER/PR阴性、p16弥漫强阳性的特点,多为p53突变型和MMR完整。
简介:摘要分子病理学的飞速发展,为肿瘤的诊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进步。妇科肿瘤分子病理学研究及应用也日益受到临床及病理医师的重视。部分妇科肿瘤的分子分型、靶向治疗相关基因检测等正逐渐从研究走向临床,开辟了妇科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局面。本文简要评述了子宫内膜癌、子宫间叶性肿瘤、卵巢癌及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宫颈癌等妇科肿瘤在分子病理学研究方面的进展和应用现状。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体肺分流-分期手术对肺动脉发育不良型法洛四联症(TOF)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完成949例3岁以下TOF矫治手术,男546例,女403例;平均年龄13个月,平均体质量9.4 kg。一期矫治手术853例(根治手术组),体肺分流手术96例(体肺分流组)。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性别、年龄、体质量、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术前临床症状;术前和术后主肺动脉直径、McGoon比值、NAKATA指数、肺动脉环Z值、左心室舒张期末径等指标。结果全组患儿术后早期死亡28例(3.0%),根治手术组死亡比例(2.9%)与体肺分流组(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肺分流组患儿手术年龄[(0.95±0.56)岁对(1.09±0.59)岁]和体质量[(8.6±1.8)kg对(9.5±2.1)kg]均明显低于根治手术组;体肺分流组较根治手术组更易出现缺氧发作等临床症状(30.2%对19.7%);且SPO2体肺分流组较根治手术组显著降低(0.75±0.09对0.85±0.09)。体肺分流组患儿较根治手术组肺动脉发育更差,体肺分流组McGoon比值(1.4±0.3对1.9±0.5)、Nakata指数[(124±43)mm2/m2)对(222±88)mm2/m2]和肺动脉环Z值(-4.3±2.6对-2.3±2.1)均显著低于根治手术组。但是体肺分流组较根治手术组在术后呼吸机辅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体肺分流术前相比较,分流术后SPO2由术前的0.75上升至0.83;主肺动脉直径由6.4 mm增至9.2 mm,McGoon比值由1.42增至1.83,Nakata指数由126.4 mm2/m2增至212.6 mm2/m2,肺动脉瓣环Z值由术前-4.3增至-2.4;分流术后左心室舒张期末径也由术前的21.2 mm增至24.5 mm。结论对缺氧症状明显、肺动脉发育不良的小婴儿,体肺分流-分期手术安全、有效,不增加手术死亡。体肺分流可以显著改善氧和,提高根治手术年龄;还可以显著促进肺动脉及左心室的发育,降低跨环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黏膜鳞状上皮厚度及其与宫颈癌前病变的相关性。方法筛选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及第七医学中心病理科2020年1至6月宫颈活检组织209例,HE切片总计495张,其中含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切片数为173张,含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切片数为214张。应用人工智能标注软件,辅助测量每张切片上正常宫颈鳞状上皮、LSIL及HSIL的上皮厚度,每张切片分别选取最厚处、最薄处及中间宽度,3个数值之和除以3即为平均鳞状上皮厚度。然后结合年龄及病理学诊断等资料,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正常宫颈黏膜鳞状上皮平均厚度(245.83±91.40) μm,LSIL上皮平均厚度(222.42±81.22) μm,HSIL上皮平均厚度(195.95±66.59) 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宫颈黏膜鳞状上皮平均层数为(15.5±4.2)层,LSIL病变平均层数为(14.8±4.8)层,HSIL病变上皮平均层数为(15.8±4.8)层。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按照≤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及>60岁对年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宫颈黏膜鳞状上皮厚度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变薄(相关系数r=-0.141 9,P<0.05),而LSIL和HSIL病变上皮厚度和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0.05)。在≤50岁年龄分组内,正常宫颈黏膜鳞状上皮最厚,其次为LSIL,而HSIL上皮厚度最薄,且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50岁年龄分组内,三者鳞状上皮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0岁患者的宫颈黏膜鳞状上皮厚度随着癌前病变程度增高逐渐变薄,但50岁以后,随着绝经期到来,正常黏膜上皮萎缩,因此黏膜厚度与病变程度不再具有相关性。另外,也提示阴道镜检查时宫颈醋白试验或碘试验表现与黏膜上皮细胞内蛋白变化相关,而非与上皮层次厚度直接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肠腺癌组织中DNA结合/分化抑制蛋白2(inhibitor of DNA binding2,ID-2)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1月至2015年9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67例结肠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根治术,以肿瘤组织作为观察组,以距肿物边缘>3 cm处的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标本组织中ID-2及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构建过表达ID-2结肠癌SW480细胞系,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ID-2和Ki67的相关性,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分析ID-2的表达对判断结肠腺癌预后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ID-2的阳性率49.3%(33/67),高于对照组的9.0%(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927,P<0.05)。观察组患者癌组织中ID-2的表达在不同浸润深度[浆膜及以外为68.7%(22/32),未及浆膜为31.4%(11/35)]、分化程度[低分化为80.0%(8/10),中分化为57.9%(11/19),高分化为36.8%(14/38)]、临床分期[Ⅲ、Ⅳ期为64.3%(18/28),Ⅰ、Ⅱ期为38.5%(15/39)]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为70.8%(17/24),无为37.2%(16/43)]、癌栓[有为75.0%(12/16),无为41.2%(21/51)]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311、4.023、4.349、6.967、5.575,P均<0.05)。ID-2与Ki67呈正相关性(r=0.65,P<0.05)。生存分析显示结肠腺癌中ID-2的表达与患者的预后有关(χ2=5.29,P=0.013)。相对于空载体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过表达ID-2结肠癌细胞中PCNA表达升高(P<0.05),细胞活性升高(P<0.05)。结论ID-2在结肠腺癌中高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ID-2异常表达可能对增殖有一定调节作用。
简介:摘要宫颈腺癌的相对及实际发病率均逐年升高,宫颈胃型腺癌是人乳头状瘤病毒(HPV)非依赖性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认识和掌握此类病变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和总结了宫颈胃型腺上皮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近年来新进展,旨在提高病理医师对此类病变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再次手术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先天性心脏病二尖瓣修复术后再次出现中-重度关闭不全患儿资料。年龄7个月~14岁,中位年龄6.7岁;体质量9.2~47.0 kg,中位体质量18.5 kg。其中再次行二尖瓣成形术(MVP)23例,二尖瓣置换术(MVR)1例。再次行二尖瓣成形术的患儿中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后7例,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后3例,二尖瓣成形合并其他心内畸形矫治术后11例,单纯二尖瓣成形术后3例。再次行二尖瓣置换术患儿为二尖瓣成形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包括:瓣环扩大、瓣叶脱垂、瓣叶裂、瓣叶穿孔、原缝线撕脱和溶血。结果全组患儿无死亡。术中证实21例瓣环扩大,14例瓣叶裂,9例瓣叶脱垂,3例存在瓣叶穿孔,1例腱索松弛,1例腱索短缩,2例腱索缺失,3例原缝线撕脱。其中9例环缩瓣环,21例环缩交界,14例缝合瓣裂,3例穿孔修补,2例腱索移植,1例双孔成形,加用成形环2例,瓣膜置换1例。体外循环(129.8±69.9)min,阻断(69.1±41.1)min。出院时超声心动图提示微-少量反流21例,中量反流2例,大量反流1例。随访7~84个月。出院后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微-少量反流21例,中量反流3例。结论儿童二尖瓣关闭不全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多见于瓣膜病变的再次进展或者初次手术缝合不当引起,再次手术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国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已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在我国也呈现上升趋势。如何在人群中筛选出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及早期子宫内膜癌,提高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效率,实现子宫内膜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已势在必行。本建议根据我国子宫内膜癌的诊治经验及筛查现状,结合国际筛查指南及国内外文献,经过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学分会各位专家多次讨论,对于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及早期诊断达成了新的规范建议。
简介:摘要子宫颈癌是可以预防的。实施对目标人群HPV疫苗的接种、子宫颈癌筛查,并对检出的高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有效治疗,可以消除子宫颈癌。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癌筛查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发现和定位下生殖道病变,指导活检,并制订管理策略;可以指导子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可以参与治疗后的随访。规范、安全和准确的阴道镜检查,需要掌握阴道镜检查的适应证、操作流程、阴道镜检查术语、临床策略和相关的病理知识。阴道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是实现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癌防治中发挥其最大价值的保障。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阴道镜及子宫颈病变专业委员会(CCNC),组织专家撰写了本共识,旨在为全国广大妇产科医师,尤其是阴道镜医师提供阴道镜检查的规范、临床管理和专家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和腺样囊性癌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对该类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9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病理科诊治的9例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和3例腺样囊性癌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详细复习临床资料,复阅全部病理切片,观察EnVision法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电话随诊其预后并查阅相关文献。结果二者均以绝经后妇女多见(发病年龄43~74岁)。腺样基底细胞癌患者临床常无症状,多以体检时宫颈涂片异常就诊,阴道镜检查时常无肿块。而腺样囊性癌患者多以阴道异常出血就诊,阴道镜检查时常有肿块。组织学上两种病变的共同特点为肿瘤呈巢状生长,由基底样肿瘤细胞构成,细胞巢周围常有栅栏状结构。两种病变可以共存,也可与鳞状细胞癌或鳞状上皮内病变混合存在。不同点为腺样基底细胞癌多位于宫颈鳞柱交界区及上皮下,巢团中央伴鳞状分化,或呈双层腺样排列,细胞形态温和,核分裂象偶见,间质反应不明显;而腺样囊性癌细胞巢内肿瘤细胞多呈筛状排列,筛孔内见均质红染及蓝染分泌物,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有显著的间质反应,其中1例癌巢周围为肉瘤区域。二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多呈阳性,9例腺样基底细胞癌中3例行HPV检测,5例行p16检测,均呈阳性表达;3例腺样囊性癌中2例行HPV检测,3例行p16检测,均呈阳性表达。电话随访截至2019年6月,随访时间2~37个月,9例腺样基底细胞癌中7例未出现复发转移,1例出现肺部毛玻璃样结节,1例术后32个月出现阴道残端复发。腺样囊性癌1例术后8个月出现肺部转移,并于术后2年死亡;另1例随诊6个月无复发、转移;1例失访。结论宫颈腺样囊性癌和腺样基底细胞癌均是来源于宫颈储备细胞的肿瘤,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因二者的临床处理方式和预后不同,应对二者进行仔细的组织学评估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作出准确的病理诊断。
简介:摘要近年来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下切除术日渐成熟,但存在较高风险,术后有肿瘤残留,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或复发率较高,是否追加外科手术仍存在争议。现报道1例行改良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下切除术患者,术前通过超声胃镜评估有无胆胰管内生性生长,术中于胆胰管内放置鼻胆引流管改造的长支架预防术后并发症,术后根据病理结果组织多学科讨论,旨在为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浆黏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病理科2006年6月至2018年12月确诊的卵巢浆黏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组织病理学特点,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细胞角蛋白(CK)7、PAX8、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WT1、p16、p53以及ARID1A编码蛋白Baf250a的表达。结果本组卵巢浆黏性肿瘤共75例,其中良性浆黏性囊腺瘤30例,年龄12~83岁,平均年龄36岁,镜下由宫颈内膜型黏液上皮和浆液性上皮混合组成,每种成分占10%以上。交界性浆黏性肿瘤34例,患者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39岁,7例伴发子宫内膜异位症;镜下见宽大的乳头状结构,分支复杂,衬覆上皮层次增加,细胞成分复杂,主要为宫颈内膜样黏液细胞(非肠型,无杯状细胞),其次为嗜酸性细胞,其他可见透明细胞、鞋钉样细胞、纤毛细胞、子宫内膜样细胞等。间质疏松水肿,常伴大量急性炎性细胞浸润。浆黏性癌11例,患者年龄26~61岁,平均年龄40岁,2例伴发子宫内膜异位症;镜下呈乳头状、融合腺样、微腺或实性结构,多呈扩张性浸润生长方式,局部呈破坏性浸润;细胞成分复杂,与交界性肿瘤相似。免疫组织化学显示ARID1A编码蛋白Baf250a阳性表达于肿瘤细胞核,交界性浆黏性肿瘤表达缺失率30%(6/20;其中1例完全缺失,5例部分缺失),浆黏性癌表达缺失比例2/11(均为部分缺失);CK7、PAX8、p16在肿瘤细胞表达阳性;ER、PR均为阳性(10%~80%),WT1阴性,p53野生型表达,Ki-67阳性指数20%~60%。浆黏性癌10例行全子宫、双侧/单侧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1例行患侧附件及阑尾切除术,术后均行化疗。根据2014版卵巢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ⅠA期4例,ⅡA期3例,ⅢC期4例。浆黏性癌8例存活(其中2例复发),1例死于疾病,2例失访。交界性肿瘤34例均行患侧附件切除术,均存活,1例复发。结论浆黏性肿瘤具有较为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交界性浆黏性肿瘤与浆黏性癌均具有复杂的结构和细胞成分。ARID1A作为肿瘤抑制基因,在致瘤转化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在浆黏性肿瘤中具有表达缺失的特点,以及p53野生型表达,均支持浆黏液性肿瘤是Ⅰ型肿瘤而非Ⅱ型肿瘤,患者预后相对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