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讨论式教学方法在检体诊断学异常体征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试验对照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在航天中心医院实习的北京大学医学部2015级和2016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7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级39名学生设为试验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增加讨论式教学方法;2015级40名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理论知识考试和对试验组学生的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考试异常体征成绩[(26.24±5.51)分比(21.16±5.33)分] 、总成绩[(84.72±8.50)分比(80.95±7.41)分]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97.4%(38/39)的试验组学生满意讨论式教学方法。结论讨论式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考试异常体征成绩和总成绩,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血液学检查结合临床因素与放射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放疗的206例鼻咽癌患者,分析一般临床资料、血液学检查与甲减相关性,建立血液学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N分期、甲状腺体积、平均剂量、V20Gy、V25Gy、V30Gy、V35Gy、V40Gy、V45Gy、纤维蛋白原含量、胆碱酯酶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与甲减发生率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甲状腺体积、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胆碱酯酶是甲减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联合性别、N分期、甲状腺体积、甲状腺剂量参数、纤维蛋白原含量、胆碱酯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指标可预测甲减发生率(AUC=0.777)。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并探讨小剂量甲氨蝶呤对其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原代分离培养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迁移实验、侵袭实验比较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异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和腺体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划痕愈合实验及侵袭实验比较不同浓度甲氨蝶呤作用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蛋白印迹法分析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Ishikawa细胞、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异位内膜腺体细胞、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正常子宫内膜腺体细胞的迁移细胞数依次为(110±5)、(109±7)、(89±4)、(62±5)、(42±5)个,侵袭细胞数依次为(148±14)、(144±7)、(100±7)、(74±10)、(47±6)个;异位内膜间质细胞的迁移及侵袭细胞数与Ishikawa细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异位内膜间质及腺体细胞、正常子宫内膜间质及腺体细胞的迁移、侵袭细胞数依次减少,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0、0.1、1、10 nmol/L甲氨蝶呤作用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后,划痕愈合面积依次为(95.8±8.1)%、(88.7±2.3)%、(80.8±2.1)%、(68.8±9.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划痕愈合面积随着甲氨蝶呤浓度的增加而减少(r=-0.761,P<0.01)。4种浓度下侵袭细胞数依次为(210±13)、(185±15)、(146±13)、(112±11)个,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侵袭细胞数随着甲氨蝶呤浓度的增加而减少(r=-0.802,P<0.01)。NF-κB、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与甲氨蝶呤浓度均呈负相关(r=-0.738、-0.721,P均<0.01)。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强于正常子宫内膜细胞,小剂量甲氨蝶呤局部应用可能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