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溃疡性结肠炎(UC)相关全小肠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3例UC相关全小肠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过程,并以"ulcerative colitis"、"pan-enteritis"、"enteritis"、"溃疡性结肠炎"、"小肠炎"为检索词,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自2004年1月至2019年5月的文献,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总结。结果纳入3个病例均为UC患者,分别在结肠切除术后14 d、10 d和2个月出现了腹痛、呕血、造口排量增大、造口排血性液体等症状,经过影像学、内镜、病理检查后诊断为UC结肠切除术后全小肠炎,其中1例激素治疗后死亡,1例激素治疗后好转,1例激素治疗无效转换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后好转。共检索到9篇UC相关小肠炎的报道。结论UC相关全小肠炎多发生在结肠切除术后,属于临床急重症,早诊早治尤其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维得利珠单克隆抗体(VDZ)治疗活动期克罗恩病(C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活动期CD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VDZ治疗,第0、2和6周以及随后每8周给药1次,每次300 mg。采用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评估临床应答及缓解情况,采用简化克罗恩病内镜评分(SES-CD)评估内镜应答及缓解情况,记录治疗期间所有不良反应以评价安全性。主要终点为治疗后22周的临床缓解率,次要终点包括治疗后22周的临床应答率、治疗后52周的临床应答率和临床缓解率、治疗后(22 ± 8)周的内镜应答率和缓解率。将既往使用过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IFX)和阿达木单克隆抗体(ADA)的31例患者设为非Bio-naïve组,既往未使用过生物制剂的14例患者设为Bio-naïve组,比较两组患者主要终点和部分次要终点的差异。结果治疗后22周,45例患者的CDAI从基线(261.4 ± 98.3)分下降至(166.6 ± 9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4.6,P<0.01),其中64.4%(29/45)的患者达到临床应答,46.7%(21/45)的患者达到临床缓解。Bio-naïve组与非Bio-naïve组患者在治疗后22周的临床应答率[71.4%(10/14)比61.3%(19/31),χ2 = 0.4,P = 0.4]、临床缓解率[42.9%(6/14)比48.4%(15/31),χ2 = 0.1,P = 0.8]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52周,33例患者的CDAI从基线(306.9 ± 130.7)分下降至(126.6 ± 9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8.5,P<0.01),其中39.4%(13/33)的患者达到临床应答,33.3%(11/33)的患者达到临床缓解,但41.4%(12/29)的患者出现继发性失应答。治疗后(22 ± 8)周,25例基线内镜下处于活动期患者的SES-CD评分从基线的13.0(7.0,19.0)分下降至8.0(2.5,18.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 -2.6,P<0.05),其中40.0 %(10/25)的患者达到内镜应答,20.0%(5/25)的患者达到内镜缓解。45例患者在VDZ治疗期间新发面部皮疹1例(2.2%),新发关节疼痛2例(4.4%),没有新发活动性结核和乙肝病毒感染。结论VDZ单药对轻中度CD为主的人群具有较好的诱导缓解作用,安全性较好。既往IFX或ADA的使用未能影响VDZ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会发生继发性失应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构性反馈框架应用于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课后问诊教学的效果。方法将天津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338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教学,实验组采用常规教学结合SP应用结构性框架进行反馈。比较应用结构性反馈框架教学前后实验组学生的问诊考核成绩及对SP问诊的满意度调查。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以及卡方检验。结果实验组经结构性反馈框架教学后问诊考核总分[85.750(80.875,89.000),P<0.001]、现病史[38.000(33.000,42.000),P=0.022]、既往史[4.000(4.000,5.000),P=0.008]、个人史[2.000(1.000,4.000),P<0.001]等方面的成绩均提高显著,且病史搜集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9.000(9.000,10.000),P=0.002]。实验组学生普遍希望在今后的课程中参与课后SP指导练习,并认为SP教学法对提高临床思维帮助很大(P=0.000)。结论将结构性反馈框架应用于课后SP问诊教学中效果明显,值得在问诊教学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舒适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呼吸暂停近远期的影响。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1月—2017.12月期间出生的80例早产儿呼吸暂停人员,依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40例)与常规组(40例),常规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常规护理+连续性舒适护理干预,回顾分析两组患儿采取不同护理方法对应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早产儿心率增快、呼吸频率增快、低氧血症发生情况,研究组少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对比呼吸暂停的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以及消失时间,研究组均小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运动发育商数、智能发育商数,研究组大于常规组,差异性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早产儿呼吸暂停人员落实连续性舒适护理干预,有利于更好地控制呼吸暂停发作,降低对患儿发育影响,保障患儿的健康生长,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血清中不同D-二聚体水平与炎性因子及器官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2月10日至29日援鄂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房收治的72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及入院时的血常规、凝血功能、炎性指标、细胞因子和器官功能指标。根据患者D-二聚体水平分为D-二聚体正常(<0.5 mg/L)和升高(≥0.5 mg/L)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炎性指标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D-二聚体与器官功能指标的相关性。以患者初次就诊与入住重症病房时序贯器官衰竭评分的变化值(ΔSOFA)≥2分定义为存在器官功能损伤,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D-二聚体对新冠肺炎患者器官功能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72例患者中有65.3%合并凝血功能异常,D-二聚体水平随病情加重逐渐升高,普通型(14例)、重型(49例)、危重型(9例)分别为0.43(0.22,0.89)、0.66(0.26,1.36)、2.65(0.68,15.4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二聚体正常者32例(占44.4%),升高者40例(占55.6%)。与D-二聚体正常组比较,D-二聚体升高组患者年龄更大(岁:67.7±11.6比54.0±13.1),入院时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IL-2受体(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更高〔WBC(×109/L):7.16(5.55,9.75)比5.25(4.59,6.98),NEU(×109/L):7.11±5.46比3.33±1.58,PCT(μg/L):0.08(0.06,0.21)比0.05(0.04,0.06),hs-CRP(mg/L):27.9(3.4,58.8)比1.3(0.8,6.6),IL-6(ng/L):11.80(2.97,30.61)比1.98(1.50,4.73),IL-8(ng/L):19.90(13.33,42.28)比9.40(12.35,15.30),IL-10(ng/L):5.00 (5.00,8.38)比5.00 (5.00,5.00),IL-2R(kU/L):907.90±458.42比572.13±274.55,TNF-α(ng/L):10.94±5.95比7.77±3.67〕,淋巴细胞计数(LYM)和单核细胞计数(MON)更低〔LYM(×109/L):1.14±0.49比1.46±0.42,MON(×109/L):0.63±0.25比0.87±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水平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PaO2/FiO2)和血小板计数(PLT)均呈显著负相关(β值分别为-0.493、-11.615、-0.018,均P<0.05),而与呼吸频率(RR)、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直接胆红素(DBil)均呈显著正相关(β值分别为0.485、0.107、0.291、0.404,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D-二聚体预测新冠肺炎患者器官功能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9,95%可信区间(95%CI)为0.753~1.000;当最佳截断值为2.36 mg/L时,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78.1%。结论新冠肺炎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炎性因子和器官功能相关,可以用来预测器官功能损伤。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猪尾巴导管在单孔胸腔镜肺肿瘤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接受单孔胸腔镜肺肿瘤手术的患者共441例,根据是否放置猪尾巴导管分为胸管组和猪尾巴管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进行1∶1匹配,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结果匹配后每组143例配对成功,匹配后两组间基线特征无统计学差异。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发现,猪尾巴管组患者术后3天胸腔引流总量显著多于胸管组(375.49 ml对285.03 ml,P<0.001),术后两周复查CT示胸腔积液量显著少于胸管组(131.77 ml对178.84 ml,P=0.032),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引流天数及住院天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加放猪尾巴导管可有效改善单孔胸腔镜肺肿瘤术后胸腔引流情况,且不增加患者术后疼痛,不延长胸腔引流及住院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