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放射性直肠损伤患者合并焦虑、抑郁及躯体症状障碍的发生率及治疗。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以《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编委会编委收治的放射性直肠损伤患者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纳入标准:(1)患有盆腔肿瘤,接受过盆腔放疗;(2)肠镜提示直肠有炎性反应或溃疡。排除标准:(1)放射治疗前有心身疾病史;(2)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阅读和理解手机展示的问卷中的问题;(3)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主客观管理分析(SOMA)自评量表、躯体症状健康量表(PHQ-15)、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来设计《放射性直肠损伤心理调查》电子问卷。通过微信群将该问卷发给编委管理的放射性直肠损伤患者。本研究观察指标:(1)放射性直肠损伤症状评估:采用SOMA自评量表,放射性直肠损伤症状分级:轻度(≤3分)、中度(4~6分)和重度(≥6分);(2)焦虑和抑郁及躯体症状障碍的发生率:分别采用GAD-7、PHQ-9和PHQ-15自评量表进行评估;(3)焦虑、抑郁、躯体症状障碍与放射性直肠损伤症状分级相关性。结果共回收71份合格问卷,41份(56.9%)来自广州。71例患者中,男6例,女65例;年龄(55.7±9.3)岁,<60岁者48例(67.6%),确诊放射性直肠损伤中位病程2.0(1.0,5.0)年。放射性直肠损伤症状评估:轻度18例(25.4%)、中度27例(38.0%)、重度26例(36.6%)。焦虑和抑郁及躯体症状障碍发生率:无合并症的患者共12例(16.9%);发生焦虑、抑郁或躯体症状障碍的患者共59例(83.1%),其中2例患者只合并焦虑、1例患者只合并抑郁、9例合并躯体症状障碍、2例合并焦虑+抑郁、4例合并焦虑+躯体症状障碍、2例合并抑郁+躯体症状障碍、三者并发者40例。焦虑、抑郁、躯体症状障碍与放射性直肠损伤症状分级相关性:与放射性直肠损伤症状轻-中度组患者相比,重度患者的焦虑和躯体症状障碍的严重程度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43,P=0.032;Z=-2.045,P=0.041);但两组患者间抑郁程度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Z=-1.176,P=0.240)。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放射性直肠损伤症状评分与患者的焦虑(r=0.300,P=0.013)、抑郁(r=0.287,P=0.015)及躯体症状障碍(r=0.344,P=0.003)程度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放射性直肠损伤患者的焦虑、抑郁、及躯体症状障碍的发病率极高。有必要加强躯体症状障碍的诊断及治疗,以减轻患者盆腔会阴疼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索强制性运动疗法在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方面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58例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通过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对象,每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予以强制性运动疗法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患者为72.41%,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干预,能够促使患者早期神经功能得到恢复,且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一期假体重建患者免除乳房假体区域放射治疗对并发症及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确诊为乳腺癌,且行根治性切除加假体植入一期乳房重建术后放射治疗的9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中,接受乳房假体区域加淋巴结引流区域放射治疗者56例(对照组),免除乳房假体区域放射治疗而仅接受淋巴结引流区域放射治疗者39例(试验组)。每例患者经过5年以上的随访。对比分析2组患者放射治疗相关并发症(放射性皮肤损伤、放射性肺炎、包膜挛缩和假体取出),以及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情况。放射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结果对照组56例患者中,发生5例(8.9%)放射性皮肤损伤,2例(3.6%)放射性肺炎,5例(8.9%)放射治疗引起的包膜挛缩(Ⅱ级和Ⅲ级各2例,Ⅳ级1例),共导致2例(3.6%)假体取出,而试验组39例患者中,只发生1例(2.6%)放射性皮肤损伤;2组相比,放射性皮肤损伤、放射性肺炎、放射治疗引起的包膜挛缩和假体取出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95、0.511、0.076、0.511)。对照组共有12例(21.4%,12/56)患者发生放射治疗相关并发症,试验组仅1例(2.6%,1/39)患者发生放射治疗相关并发症,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26,P=0.008)。中位随访66个月(范围:60~81个月),对照组发生局部复发4例(7.1%,4/56)和远处转移5例(8.9%,5/56),试验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均为3例(7.7%,3/39),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99、0.999)。结论对于接受乳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一期假体重建的患者,免除乳腺假体区域放射治疗不影响其疗效,同时可以减少放射治疗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单抗联合化疗在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前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13例Ⅱ~Ⅲ期NSCLC患者接受PD-1单抗联合化疗作为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治疗方案为每21 d为1个治疗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截至2019年12月2日,全组患者影像学评价客观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61.5%和100%。治疗后分期下降率为61.5%(8/13)。手术切除率为38.5%(5/13),显著病理缓解(MPR)率为60.0%(3/5),完全病理缓解率为20.0%(1/5)。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主要的3~4级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38.5%)和白细胞减少(23.1%),未见明显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接受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结论对于Ⅱ~Ⅲ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联合化疗作为新辅助治疗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围手术期安全性好、MPR率高等特点。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是Ⅱ~Ⅲ期NSCLC值得进一步探索的新辅助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安罗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6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使用安罗替尼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安罗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72例恶性肿瘤患者经2个周期的治疗后,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15.28%(11/72)和70.83%(51/72)。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67%(48/72),其中≥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8%(11/72)。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乏力(20/72,27.78%)、厌食(12/72,16.67%)、痰中带血(6/72,8.33%)、高血压(6/72,8.33%)等,特殊不良反应为牙周病(5/72,6.94%)。结论安罗替尼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良好,安全性可控,应注意一些特殊不良反应的发生,需加强对相关不良反应的监测。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乳腺癌群体筛查和机会性筛查两种模式的人群特点、筛查阳性率、乳腺癌检出率、早期乳腺癌比例及筛查费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研究时间为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分别入组群体筛查和机会性筛查受试者,填写调查问卷表,并进行每年1次乳腺体检及乳腺超声检查,共完成3轮筛查,采用χ²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组人群的特点及筛查结果。结果共入组受试者20 080人。群体筛查组完成3轮筛查的人数分别为9 434人(100%)、8 111人(85.98%)和3 940人(41.76%);机会性筛查组分别为10 646人(100%)、6 209人(58.32%)和2 988人(28.07%)。机会性筛查组中产后哺乳时间<3个月(1 275/9 796比1 061/8 860,χ²=4.597,P=0.032)、未生育(850/10 646比574/9 434,χ²=27.400,P<0.01)、有流产史(6 384/10 646比5 062/9 434,χ²=81.232,P<0.01)、绝经后(2 776/10 646比2 217/9 434,χ²=17.757,P<0.01)、口服避孕药>6个月(171/10 646比77/9 434,χ²=25.593,P<0.01)及一级亲属乳腺癌阳性家族史(464/10 646比236/9 434,χ²=51.257,P<0.01)比例高于群体筛查组。机会性筛查组筛查阳性率(514/10 646比128/9 434,χ²=194.736,P<0.01)、乳腺癌检出率(158/10 646比13/9 434,χ²=107.374,P<0.01)和活检阳性率(158/452比13/87,χ²=13.491,P<0.01)高于群体筛查组。群体筛查组早期乳腺癌(0期和Ⅰ期)比例高于机会性筛查组(10/12比66/141,χ²=5.902,P=0.015)。群体筛查组发现每1例乳腺癌的平均费用为215 038元,是机会性筛查组15 799元的13.6倍。机会性筛查组基层医院的活检阳性率低于大型医院(79/267比79/185,χ²=8.267,P=0.004),而群体筛查组两者无明显差异(6/37比7/50,χ²=0.082,P=0.774)。结论乳腺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乳腺癌。机会性筛查具有受试者乳腺癌高危因素比例高、筛查阳性率高、乳腺癌检出率高、活检阳性率高、筛查费用低的特点。但是,机会性筛查的早期乳腺癌比例低于群体筛查,基层医院开展机会性筛查时活检阳性率较低。两种筛查模式各有优势,需要有机结合,取长补短。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前后MRI指标与预后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5-2017年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初治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具有放疗前、后MRI且接受手术且随访资料完整患者96例,均接受术前长程同步放化疗,放疗后6~13周接受根治性手术。对放化疗前4周内及之后4~8周的直肠MRI进行评价,并与3年无瘤生存(DFS)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全组患者T3、T4期者分别为80例(83%)、16例(17%),N0、N1-2期者分别为14例(15%)、82例(85%),直肠系膜筋膜受侵[MRF (+)]者69例(72%),肠壁外血管侵犯[EMVI (+)]者58例(60%)。全组患者接受术前放疗中位剂量为50 Gy,均接受同步化疗增敏。同步放化疗后T分期降期率及N分期转阴率分别为24%和50%,MRF (+)率、EMVI (+)率分别降至37%(P<0.001)和27%(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放化疗后MRI显示N分期、EMVI状态转变与患者3年DFS相关(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后MRI显示EMVI持续阳性、N1-N2期是DFS预后不良因素,提示改进治疗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