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项目从八年制医学生临床解剖学教学入手,根据临床解剖学内容选择专科医生授课,探索基础与临床的深度融合。本项目采用自编的问卷就基础与临床融合式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计分,同时采用项目分析法分析问卷每个题目得分与总得分的相关性,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法评估自编问卷的主成分。结果显示:95%以上被测医学生认为基础与临床融合式教学是有必要的,实用性好,并且能够帮助医学生较好地结合临床疾病理解解剖结构,同时培养了医学生的临床思维;仅有不足10%的学生认为能够较好地将基础与临床病例有效联系起来,超过35%的学生感觉有难度;54%的医学生认为临床医生尚不能完全代替基础老师授课。提示基础教师与临床医生融合式教学具有吸引力,是可行的,但临床医生尚不能完全代替基础老师授课临床解剖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实施加味清胃汤联合替硝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口腔科就诊的13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67)接收牙周基础治疗及加味清胃汤联合奥硝唑治疗,对照组(n=65)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及替硝唑治疗。治疗1个月后结束实施疗效评估,计算总有效率,对两组的牙周状况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经疗效评估和比较可得存在明显的组间差异,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54%(P<0.05);对两组的龈沟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牙龈指数、菌斑指数进行检测和比较,可得观察组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联合实施加味清胃汤治疗效果显著,可以获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且不良反应轻微。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FIGO分期早期宫颈癌及局部晚期宫颈癌手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复发模式的异同,以期基于证据有效进行随访及术后患者的管理及治疗。方法收集2011—2016年在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并进行根治性手术和/或辅助治疗后复发转移病例165例。基于FIGO分期分为早期(107例)和局部晚期(58例)宫颈癌2个组,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初次手术组织学类型、病理特征,复发时间及间隔、复发转移类型及部位(盆腔局部受累、远处受累或多部位受累)情况。结果总计1 784例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60个月,术后即失访患者65例(失访率3.6%)。复发转移患者共165例(复发率9.2%)。两组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差异,局部晚期高于早期宫颈癌,P<0.05。但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肌层浸润及脉管癌栓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从治疗结束到复发转移中位时间分别为16月和17月。两组间复发时间及复发类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最常见的复发部位是盆腔中心复发。结论本研究提示FIGO分期与复发时间及复发部位无显著的关联,早期宫颈癌及局部晚期宫颈癌的复发模式无明显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术后2年内,需加强随访复查。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癌组织中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3(CDCA3)与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CDCA5)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获取肾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细胞中CDCA3、CDCA5的表达水平。分析CDCA3、CDCA5蛋白表达水平与肾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肾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肾癌组织中的CDCA3、CDCA5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均P<0.001)。CDCA3、CDCA5蛋白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均无相关性(均P>0.05);CDCA3、CDCA5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最大径、TNM分期、病理级别、淋巴结转移、复发均有相关性(均P<0.05),且肿瘤最大径≥2 cm、TNM分期越高、病理级别越高、有淋巴结转移、有复发时,CDCA3、CDCA5的阳性表达率越高(均P<0.05)。CDCA3、CDCA5阳性肾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均较阴性患者显著降低(均P<0.05)。肿瘤最大径≥2 cm、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血管浸润、病理级别高、有复发、CDCA3及CDCA5阳性肾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均显著降低(均P<0.05)。TNM分期Ⅲ~Ⅳ期、病理级别高、CDCA3及CDCA5表达阳性是影响肾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CDCA3、CDCA5在肾癌组织中过表达,CDCA3、CDCA5的表达水平与肾癌的病理特征有相关性,CDCA3、CDCA5表达阳性是影响肾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IL-6与CRP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3-1月至2023年7月昌吉市人民医院就诊KOA患者80名,包括门诊及住院手术病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K-L分级0级,即无影像学改变)40例,对照组(K-L分级Ⅰ级-Ⅳ级,即有影像学改变)40例,分别行膝关节穿刺关节液抽取,离心关节液,之后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IL-6及CRP数值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IL-6与CRP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本课题研究可知,IL-6与CRP的水平可进一步优化对KOA诊疗的思路,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肿瘤学结局的差异。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国内6家医疗中心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子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为Ⅰb1、Ⅰb2、Ⅱa1、Ⅱa2期,病理类型为鳞癌、腺癌、腺鳞癌,有定期随访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包括改良经阴道辅助腹腔镜手术(改良腹腔镜组)、完全腹腔镜手术(完全腹腔镜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5年总生存率(OS)、5年无瘤生存率(DFS)等肿瘤学结局指标。结果共有674例子宫颈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改良腹腔镜组377例、完全腹腔镜组297例。(1)两组5年OS 的比较:改良腹腔镜组、完全腹腔镜组患者的5年OS分别为96.1%、92.0%,改良腹腔镜组显著高于完全腹腔镜组(P=0.010)。进一步对临床分期(包括Ⅰb1、Ⅱa1期)、病理类型(鳞癌、腺癌)、淋巴结转移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①临床分期:Ⅰb1患者的5年OS,改良腹腔镜组、完全腹腔镜组分别为98.6%、9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Ⅱa1期患者的5年OS,改良腹腔镜组、完全腹腔镜组分别为93.6%、77.6%,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7)。②病理类型:改良腹腔镜组、完全腹腔镜组鳞癌患者的5年OS分别为96.1%、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腺癌患者的5年OS分别为91.0%、8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0)。③淋巴结转移:改良腹腔镜组、完全腹腔镜组无淋巴转移患者的5年OS分别为98.6%、96.4%,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OS分别为89.3%、80.8%,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56,P=0.093)。(2)两组5年DFS的比较:改良腹腔镜组、完全腹腔镜组患者的5年DFS分别为94.1%、9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0)。进一步对临床分期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Ⅰb1期患者的5年DFS,改良腹腔镜组和完全腹腔镜组分别为97.0%、9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Ⅱa1期患者的5年DFS,改良腹腔镜组、完全腹腔镜组分别为88.2%、7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结论不同腹腔镜手术方式可影响早期子宫颈癌患者的肿瘤学结局,改良经阴道辅助腹腔镜手术患者的5年OS高于完全腹腔镜手术患者,且其中Ⅰb1期患者的5年DFS也高于完全腹腔镜手术患者。提示,基于无瘤原则的改良经阴道腹腔镜手术仍可作为早期子宫颈癌手术治疗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