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基底动脉闭塞(AVBAO)不同病变部位发病机制、血管内治疗(EVT)策略选择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择自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收治的105例行EVT的AVBAO患者进入研究,收集患者起病形式、影像学检查结果、EVT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预后等资料。依据DSA造影结果将病变累及部位分为4部分:基底动脉(BA)上段、BA中段、BA下段及椎动脉颅内段(即V4段),合并串联病变者以远心端病变部位记录。比较4种不同病变部位患者发病危险因素、EVT开通策略及随访90 d时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3分为预后良好]。结果4组患者合并房颤的比例及病因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接受急诊支架植入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V4段患者比例最高(79.55%),其次为BA下段(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动脉穿刺到闭塞血管成功再通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A下段患者开通时间最长[115.0(81.0,163.0) min],BA中段最短[87.5(58.8,130.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时4组患者预后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AVBAO病变部位患者发病机制存在差异,宜采取不同的EVT开通策略。

  • 标签: 椎基底动脉 血管内治疗 溶栓治疗 开通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球囊扩张式支架在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发病后24 h内接受急诊血管内再通并同期行球囊扩张式支架成形治疗的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基底动脉急性闭塞的16例患者资料。观察术后血管内治疗的开通率、操作相关并发症、围手术期症状性出血、术后1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善情况和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16例患者中,4例行直接球囊扩张式支架成形治疗,12例行补救性球囊扩张式支架植入治疗,技术成功率100%。球囊扩张式支架植入基底动脉(BA)4例,椎动脉颅内段8例,椎动脉起始部4例。15例患者获得完全或部分再通(脑梗死溶栓分级2b、3级),动脉穿刺至再通时间为79.0(72.3,109.3)min。1例患者术中出现栓子远端逃逸。2例术后48 h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8例患者术后1周NIHSS评分较入院改善≥4分。9例预后良好(术后3个月mRS评分0~3分),4例死亡。结论对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选择性急诊行球囊扩张式支架成形治疗是可行且安全的。

  • 标签: 椎动脉 基底动脉 卒中 缺血 动脉粥样硬化 支架 血管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开通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眼段非急性闭塞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初步分析疗效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4例颈内动脉眼段非急性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全麻状态下行闭塞血管介入开通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随访2年后预后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54例患者中52例开通成功,2例未成功。治疗前mRS评分为(2.25±0.13)分,NIHSS评分为(18.43±1.36)分;治疗后评分显著下降,分别为(1.44±0.05)分、(11.81±0.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52例患者预后良好42例,预后不良8例,2例失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OR=1.429,95%CI:1.146~1.783,P=0.005)、糖尿病史(OR=2.597,95%CI:2.364~2.854,P=0.005)是影响介入开通治疗颈内动脉眼段非急性闭塞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介入开通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眼段非急性闭塞疗效可靠,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可影响患者预后。

  • 标签: 介入开通 颈内动脉眼段闭塞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与保守治疗比较,评估介入治疗颅内椎基底动脉干大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两个中心队列研究,资料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和河南省人民医院,2012年10月至2018年10月共纳入69例颅内椎基底动脉干大动脉瘤(最大径>10 mm)患者。治疗方案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与患者商议后确定,分为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术组)和保守治疗(保守组)。观察术后即刻及随访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病死、卒中、其他部位出血、心肌梗死等在内的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共纳入69例患者,手术组51例,接受血管重构介入治疗36例、血管解构介入治疗11例、二者联合介入治疗4例;保守组18例,接受单纯危险因素控制11例、危险因素控制联合抗血小板治疗7例。保守组的高血压患者占94.4%(17/18)、巨大型动脉瘤占50.0%(9/18),分别高于手术组的64.7%(33/51 ,χ2=4.500,P=0.034)、19.6%(10/51 ,χ2= 4.730,P=0.030)。与疾病相关的总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手术组15.7%(8/51)、保守组44.4%(8/18),危险比(RR)值0.353[95%可信区间(CI):0.156~0.8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8,P=0.031)。相关病死率手术组2.0%(1/51)、保守组38.9%(7/18),RR值0.050 (95%CI: 0.007~0.3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81,P<0.001);疾病相关出血性卒中发生率手术组2.0%(1/51)、保守组22.2%(4/18),RR值0.088 (95%CI: 0.011~0.7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1 ,P=0.020)。手术组44例患者获得影像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动脉瘤治愈率56.8%(25/44),保守组9例获得影像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无动脉瘤治愈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34,P=0.006)。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椎基底动脉干大动脉瘤有较低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病死率。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椎动脉 放射学,介入性 血管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腔内再通及复合再通手术治疗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OICA)的效果,并评估其安全性、手术成功率和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至1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35例有症状的COICA患者,根据患者的闭塞节段及长度接受腔内再通手术治疗,复合手术仅在闭塞节段累及颈内动脉开口且腔内再通难以通过颈内动脉开口闭塞段时选择,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策略、再通率和主要不良事件。结果35例患者中30例成功开通血管,其中复合手术开通3例、单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开通1例、单纯腔内再通26例;5例因无法到达远端真腔而放弃开通。开通成功的患者中5例患者出现了手术相关并发症,3例出现栓塞脑梗死,1例高灌注脑出血,1例术后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所有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2例再次闭塞,2例患者支架内再狭窄,余患者没有观察到血流动力学狭窄或再闭塞。结论在高度选择的病例中,对有症状的COICA患者进行再通治疗是一种安全方法。

  • 标签: 颈内动脉 闭塞 非急性期 腔内再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椎基底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接受DCB治疗的椎基底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患者21例。ISR共22处,椎动脉起始段8处、椎动脉V4段12处、基底动脉2处。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临床预后,影像学随访评估靶血管情况。通过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技术成功率和随访情况等分析DCB治疗椎基底动脉ISR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21例ISR患者均成功完成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无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死亡发生。术中2例(9.5%)因DCB扩张后残余狭窄仍>50%行补救性Apollo支架植入。DCB治疗ISR的技术成功率为90.5%(19/21)。靶血管平均狭窄程度由术前的(78.1±11.3)%改善为术后的(22.1±8.3)%。21例患者临床随访资料完整,截至2021年9月末次随访,临床随访时间19(12,33.5)个月,无靶血管责任供血区域卒中、TIA及死亡发生。mRS评分0分患者18例、1分患者2例、2分患者1例。13例(61.9%)患者获得影像学随访,末次影像中位随访时间7(5.5,19)个月,示靶血管再狭窄率7.7%(1/13)。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DCB治疗椎基底动脉ISR是安全可行的,技术成功率高,再狭窄率较低,为临床提供了参考依据,但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随访观察。

  • 标签: 放射学,介入性 治疗结果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药物涂层球囊 支架内再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球囊导引导管(BGC)近端血流控制技术在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33例)、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科(18例)及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介入科(11例)采用机械取栓术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共62例,术中均采用BGC近端血流控制技术。其中颈内动脉合并大脑中动脉闭塞者36例,大脑中动脉水平段闭塞者26例。回顾性观察手术时间、血管的再通情况[采用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标准评估]、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术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结果62例患者的中位手术时间为94.0 min(P25和P75分别为53.0、129.3 min)。其中57例(91.9%)血管再通成功(TICI分级为2b~3级),5例(8.1%)失败。取栓次数≤2次者占65.8%(47/62),其中35.5%(22/62)1次取栓成功。51.6%(32/62)患者取栓术后置入支架。62例患者中,17例(27.4%)出现并发症,其中术中发生血栓栓塞事件7例(11.3%),术后出现症状性脑出血10例(16.1%);死亡8例(12.9%)。62例患者术后90 d内预后良好(mRS≤2分)者37例(59.7%),预后不良(mRS≥3分)者25例(40.3%)。结论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术中采用BGC近端血流控制技术手术时间短,血管再通率和首次血管再通率较高,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较低,术后90 d预后良好比率高。

  • 标签: 脑梗死 动脉闭塞性疾病 前循环 机械取栓术 球囊导引导管近端血流控制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球囊导引导管(BGC)近端血流控制技术在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33例)、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科(18例)及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介入科(11例)采用机械取栓术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共62例,术中均采用BGC近端血流控制技术。其中颈内动脉合并大脑中动脉闭塞者36例,大脑中动脉水平段闭塞者26例。回顾性观察手术时间、血管的再通情况[采用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标准评估]、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术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结果62例患者的中位手术时间为94.0 min(P25和P75分别为53.0、129.3 min)。其中57例(91.9%)血管再通成功(TICI分级为2b~3级),5例(8.1%)失败。取栓次数≤2次者占65.8%(47/62),其中35.5%(22/62)1次取栓成功。51.6%(32/62)患者取栓术后置入支架。62例患者中,17例(27.4%)出现并发症,其中术中发生血栓栓塞事件7例(11.3%),术后出现症状性脑出血10例(16.1%);死亡8例(12.9%)。62例患者术后90 d内预后良好(mRS≤2分)者37例(59.7%),预后不良(mRS≥3分)者25例(40.3%)。结论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术中采用BGC近端血流控制技术手术时间短,血管再通率和首次血管再通率较高,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较低,术后90 d预后良好比率高。

  • 标签: 脑梗死 动脉闭塞性疾病 前循环 机械取栓术 球囊导引导管近端血流控制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血管内再通术治疗症状性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4例2019年1—1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治疗中心采用血管内再通术治疗的症状性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回顾性观察血管再通的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短期随访结果。结果24例患者中,20例(83.3%)血管成功再通,其中脑梗死溶栓治疗分级(TICI)2b级者6例,3级者14例;4例(16.7%)血管再通失败。共6例(25.0%)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其中20例血管再通成功的患者中,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高灌注脑出血1例,3例患者均行保守治疗,术后2周内出血均吸收,未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1例患者血管再通成功后突发心脏骤停死亡。4例血管再通失败的患者中,血管破裂1例,血管夹层1例。23例患者的术后随访时间为(5.0±1.3)个月(3~6个月)。20例血管再通成功的患者中,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再通血管再次闭塞,末次随访时临床症状再发;其余患者无缺血症状再发,但影像学证实与术后即刻比较,1例血管狭窄率为42%,4例血管狭窄率≤10%。4例血管再通失败的患者脑缺血症状均再发。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采用血管内再通术治疗症状性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是可行的,相对安全;在短期内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有再闭塞的风险;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 标签: 动脉闭塞性疾病 大脑中动脉 慢性 血管内再通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血管内再通术治疗症状性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4例2019年1—1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治疗中心采用血管内再通术治疗的症状性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回顾性观察血管再通的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短期随访结果。结果24例患者中,20例(83.3%)血管成功再通,其中脑梗死溶栓治疗分级(TICI)2b级者6例,3级者14例;4例(16.7%)血管再通失败。共6例(25.0%)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其中20例血管再通成功的患者中,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高灌注脑出血1例,3例患者均行保守治疗,术后2周内出血均吸收,未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1例患者血管再通成功后突发心脏骤停死亡。4例血管再通失败的患者中,血管破裂1例,血管夹层1例。23例患者的术后随访时间为(5.0±1.3)个月(3~6个月)。20例血管再通成功的患者中,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再通血管再次闭塞,末次随访时临床症状再发;其余患者无缺血症状再发,但影像学证实与术后即刻比较,1例血管狭窄率为42%,4例血管狭窄率≤10%。4例血管再通失败的患者脑缺血症状均再发。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采用血管内再通术治疗症状性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是可行的,相对安全;在短期内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有再闭塞的风险;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 标签: 动脉闭塞性疾病 大脑中动脉 慢性 血管内再通术
  • 作者: 林枫 张鸿运 贺迎坤 张鹏 李天晓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介入中心脑血管病科、河南省人民医院卒中中心神经外科、河南省神经介入研发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脑血管介入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脑血管国际联合实验室,郑州 45000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治疗中心神经外科,北京 10005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时首通效应(FPE)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关系。方法选择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介入中心脑血管病科自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并采用机械取栓治疗的406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进入研究,根据首次取栓后血管是否完全再通将患者分为FPE组(186例)和非FPE组(220例)。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及手术相关数据,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中,明确影响FPE的独立因素;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各项因素预测FPE的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性别、侧支循环等级分布、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NL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FPE组患者相比,FPE组患者入院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明显升高,股动脉穿刺到再通时间明显缩短,血管再通比例、使用球囊导引导管比例明显升高,造影剂外渗比例、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和死亡率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686,95%CI:1.131~3.491,P=0.017)、入院ASPECTS评分(OR=0.143,95%CI:0.094~0.220,P<0.001)、NLR(OR=1.722,95%CI:1.413~2.098,P<0.001)和PLR(OR=1.007,95%CI:1.003~1.014,P<0.001)是影响FPE的独立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性别、入院ASPECTS评分、PLR、NLR及多因素联合(性别+入院ASPECTS评分+PLR+NLR)预测FP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0.17、0.71、0.77、0.91;NLR在单因素预测FPE时效能最高,截断值为5.86时,特异性为83.3%,敏感性为62.3%。结论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入院时NLR较高易导致机械取栓治疗时FPE失败。

  • 标签: 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 首通效应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机械血栓去除术中使用球囊导引导管(balloon guide catheter,BGC)能显著降低远端血管栓塞的发生率,改善临床疗效。本课题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了解使用BGC的血栓去除术的疗效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招募首次接受Solitaire支架开通治疗的急性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采用球囊导引导管和采用普通导引导管的患者分为球囊组和对照组。比较分析被试术前状况、术中情况和术后90 d内临床结局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中使用球囊导引导管的取栓术的取栓次数显著少于使用普通导引导管的取栓次数。球囊组被试的术后90 d 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证明了机械取栓手术使用球囊导引导管相比于使用普通的导引导管具有优势,能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长期预后情况。

  • 标签: 球囊导引导管 急性前循环闭塞 机械血栓去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行血管内再通治疗术中合并使用替罗非班对颅内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接受血管内再通治疗的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中使用替罗非班与未使用替罗非班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治疗方式以及颅内出血并发症等差异。结果共计纳入173例患者接受血管内再通治疗,其中替罗非班组87例,非替罗非班组86例,替罗非班组中后循环(39.08% vs 25.58%,P=0.034)、糖尿病(24.14% vs 10.47%,P=0.026)比例显著高于非替罗非班组,非替罗非班组中房颤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替罗非班组(P<0.001),两组患者手术再通率及随访90 d预后良好比例相当,围手术期颅内出血并发症未见差异。结论血管内再通治疗合并使用替罗非班是相对安全的,并未增加出血风险。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盐酸替罗非班 血管内再通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未破裂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7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治疗中心应用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和Tubridge)治疗未破裂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5例(25个动脉瘤)患者。对手术过程、围手术并发症、随访结果进行分析。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预后;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标准评估动脉瘤的闭塞情况。结果25例未破裂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患者共使用26枚血流导向装置,其中16例使用Pipeline 16枚,9例使用Tubridge 10枚;血流导向装置结合弹簧圈2例;单纯置入1枚血流导向装置24例,置入2枚血流导向装置1例。术后所有血流导向装置均完全覆盖病变且贴壁良好,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瘤腔内对比剂均滞留。25例患者均进行临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7个月(3~39个月),其中mRS 0分19例,1分6例;1例术后8个月尾状核出血破入脑室,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其中19例患者进行了影像学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5个月(3~29个月),OKM分级D级11例,C级2例,B级6例,无动脉瘤复发。结论血流导向装置治疗未破裂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手术成功率高,安全有效,但长期结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椎动脉 血管内操作 血流导向装置
  • 简介:摘要脊髓动脉瘤罕见,临床上易被误诊及延误治疗。2020年3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胸段脊髓前动脉动脉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该患者双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慢性闭塞,脊髓前动脉逆向代偿颅内双侧供血。采用弹簧圈栓塞脊髓前动脉动脉瘤后,患者症状较前明显好转。

  • 标签:
  • 简介:摘要脊髓动脉瘤罕见,临床上易被误诊及延误治疗。2020年3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胸段脊髓前动脉动脉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该患者双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慢性闭塞,脊髓前动脉逆向代偿颅内双侧供血。采用弹簧圈栓塞脊髓前动脉动脉瘤后,患者症状较前明显好转。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负荷量对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再通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发病在24 h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62例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急诊血管内治疗,根据DSA的血栓负荷量评分(CBS)分为CBS≥6分组(24例)和CBS<6分组(38例),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术后90 d的临床预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及χ²检验比较2组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CBS≥6分组和CBS<6分组在基本人口资料、脑卒中的高危因素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S≥6分组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比率(63.2%,24/38)低于CBS<6组(87.5%,21/24)(χ²=4.380,P=0.044),CBS≥6组出院NIHSS评分为[5.0(3.3,7.8)分]低于CBS<6组[8.5(1.8,14.5)分](Z=5.221,P=0.022),术后90 d mRS 为0~2分CBS≥6组比率(91.7%,22/24)高于CBS<6组(39.5%,15/38)(χ²=20.486,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CBS分组[OR=0.042,95%CI 0.007~0.244,P=0.001]是影响良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是否应用替罗非斑组进行亚组分析,在临床预后方面,2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S≥6分组的临床预后明显优于CBS<6分组,即血栓负荷量小的患者更易获得90 d的良好预后。

  • 标签: 大脑梗死 血栓负荷量 血管内治疗 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小型动脉瘤的破裂与其影像解剖特征的关系,建立动脉瘤破裂风险评分的预测模型,为颅内小型动脉瘤破裂高危患者的早期识别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经头颈CT血管造影或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182例颅内小型动脉瘤(最大径<5 m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2例、女120例,年龄31~83(56.85±11.51)岁,动脉瘤破裂组95例、未破裂组87例。两组患者动脉瘤的部位、形状、有无子囊、生长方向及相关解剖学参数等临床特征和影像解剖特征的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方法,建立动脉瘤破裂的影像解剖特征的预测模型。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动脉瘤部位、瘤壁形状、子囊、入射夹角、瘤高与瘤颈的比值(A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子囊、入射夹角>117.75°、AR值>1.65是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1)。根据logistic预测模型,其动脉瘤破裂风险评分(R),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2(95%可信区间0.750~0.874,P<0.01),R=2为最佳截断值,灵敏度72.6%,特异度78.2%。结论颅内小型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符合以下两种及两种以上影像解剖特征者,即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后交通段或前交通动脉、瘤壁不规则、有子囊、入射夹角>117.75°、AR值>1.65等,为动脉瘤破裂的高危人群。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颅内小型动脉瘤 影像解剖特征 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应用HyperGlider球囊辅助金球囊栓塞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病例资料。HyperGlider球囊既可以有效辅助金球囊顺利进入颈内动脉侧壁成角小瘘口,又可保护颈内动脉通畅,同时可以有效防止解脱金球囊时发生移位造成瘘口残留。这两种经典的球囊结合使用,为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 标签: 动静脉瘘 栓塞,治疗性 可脱性球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颅内大型未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2015年2月至2019年7月应用FD(Pipeline+Tubridge)治疗的颅内大型(最大径≥10 mm)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92例(95个动脉瘤)。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标准评价临床预后,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标准评估动脉闭塞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术后6个月动脉瘤完全闭塞的相关因素。结果92例患者95个动脉瘤共置入101枚FD,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4.3%(4/92),其中缺血性1例,出血性2例(死亡1例),术后出现烦躁等症状1例。77例患者获临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2(1~51)个月。至末次随访,mRS 0分70例,1分5例,2分、3分各1例。55例患者(56个动脉瘤)行影像学随访,末次中位随访时间为6(3~29)个月,动脉瘤完全闭塞(OKM分级D级)40个(71.4%,40/56),支架内狭窄的发生率为7.1%(4/56)。52例患者(53个动脉瘤)6个月随访时动脉瘤完全闭塞34个(64.2%,34/53),支架内狭窄的发生率为7.5%(4/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联合弹簧圈填塞是术后6个月时动脉瘤完全闭塞的独立影响因素(OR=8.98, 95% CI:1.87~43.22 ,P=0.006)。结论FD治疗颅内大型未破裂动脉瘤的手术成功率高,安全性好,但应警惕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联合弹簧圈填塞可促进动脉瘤完全闭塞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治疗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 大型 血流导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