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关系。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收集的79例口腔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癌旁组织和口腔鳞癌组织FAK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FAK短发卡RNA(shRNA)和对照shRNA慢病毒感染人口腔鳞癌细胞系CAL-27建立FAK敲降细胞系和对照细胞系(FAK KD组和shRNA对照组),采用噻唑蓝(MTT)分析两组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析两组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两组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水平。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癌旁组织FAK蛋白表达水平(154.23±23.09)明显低于肿瘤组织(351.29±3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9,P<0.05)。对照组细胞吸光度(A)值(2.11±0.29)明显高于FAK KD组(1.52±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1,P<0.05)。对照组细胞克隆形成数量[(133.48±5.91)个]明显高于FAK KD组[(59.87±5.1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9,P<0.05)。对照组细胞划痕愈合率[(85.62±6.08)%]明显高于FAK KD组[(53.18±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8,P<0.05)。对照组细胞迁移数量[(149.71±18.32)个]明显高于FAK KD组[(81.58±8.3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0,P<0.05)。对照组细胞上皮细胞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1.28±0.25)明显高于FAK KD组(0.63±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5,P<0.05)。对照组细胞间质细胞标志物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水平(0.84±0.18、0.96±0.20)明显低于FAK KD组(1.79±0.23、2.39±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7、4.318,P<0.05)。结论FAK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参与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微量白蛋白尿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糖尿病患者107例,其中糖尿病高HbA1c组53例(HbA1c≥7%),糖尿病低HbA1c组54例(HbA1c<7%)。检测所有患者空腹血糖、血脂、肌酐、尿酸、尿素氮水平。结果(1)糖尿病高HbA1c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糖尿病低HbA1c(P<0.05)(2)糖尿病高HbA1c组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低HbA1c组。结论糖尿病高HbA1c患者肾功能损伤更明显。控制糖尿病患者的HbA1c水平,对改善糖尿病的预后和减少不良结局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B超在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共收治患者共计260例,将其视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间段中,我院收治的未出现的剖宫产产妇260例,将其视为对照组;采用B超对两组产妇进行检查,记录产妇的检查结果,比较两组产妇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直径、子宫长径、子宫横径以及子宫前后径等数据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瘢痕距宫颈内口距离较之对照组要更近,观察组患者多为子宫后位,对照组患者多为子宫前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跨境电商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B2C跨国电子商务企业如何最大限度地活用自己公司的优势,以赢得顾客的忠诚、维持顾客、实现可持续的开发,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遗传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及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会诊及常规外检的152例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10、bcl-6、MUM1、GCET1、FOXP1的表达情况,采用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编码小RNA;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bcl-2、bcl-6和c-myc基因异常情况,筛选双重打击淋巴瘤(DHL)。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52例DLBCL中,男女比例为1.49∶1,中位发病年龄59岁(7~90岁),原发于淋巴结内79例(52.0%)。全部患者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16个月(1~101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70.2%、44.7%及30.3%。R-CHOP方案治疗组OS好于CHOP方案治疗组及未治疗组(P=0.001)。137例进行双重打击免疫组织化学评分(DHS评分)的患者中,0分56例,1分57例,2分24例,不同DHS评分组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1)。FISH检测结果,29例检测c-myc基因患者中,c-myc基因断裂2例,扩增3例;26例行bcl-2基因检测的患者中,bcl-2扩增2例;26例行bcl-6基因检测的患者中,bcl-6扩增2例,基因断裂3例。1例患者同时存在myc和bcl-2基因扩增,合并bcl-6基因断裂,即三重打击淋巴瘤。DHS评分0分组发现1例双基因异常,1分组发现1例单基因异常,2分组发现5例单基因异常及1例三基因异常,基因异常与蛋白表达不一致。结论我国DLBCL中DHL发生率低,基因异常以c-myc或bcl-2、bcl-6单基因异常为主。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伴MYC、BCL2和(或)BCL6重排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8月共922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C-MYC及BCL2蛋白表达情况,并应用FISH技术检测MYC、BCL2和BCL6基因断裂及拷贝数变化等结构异常。结果922例DLBCL病例中,29例(3.15%)检测到MYC、BCL2和(或)BCL6基因断裂,其中25例为双重打击淋巴瘤(DHL),14例为MYC合并BCL2基因断裂,11例为MYC合并BCL6基因断裂;4例为三重打击淋巴瘤(THL)。以C-MYC表达≥40%、BCL2表达≥50%作为阳性阈值时,541例(58.68%)患者同时高表达C-MYC和BCL2;以C-MYC表达≥70%及BCL2表达≥50%作为阳性阈值时,52例(5.64%)患者同时高表达C-MYC和BCL2。DHL患者中,22例C-MYC表达≥40%且BCL2表达≥50%,其中9例C-MYC表达≥70%且BCL2表达≥50%。709例患者检测了P53蛋白表达,其中101例(14.25%)为突变型,13例(1.83%)为阴性,提示可能存在大片段缺失。结论伴MYC、BCL2和(或)BCL6重排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在DLBCL中的发生率较低,基因结构异常与蛋白高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DHL的检出依赖分子遗传学检测。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伴MYC、BCL2和(或)BCL6重排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8月共922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C-MYC及BCL2蛋白表达情况,并应用FISH技术检测MYC、BCL2和BCL6基因断裂及拷贝数变化等结构异常。结果922例DLBCL病例中,29例(3.15%)检测到MYC、BCL2和(或)BCL6基因断裂,其中25例为双重打击淋巴瘤(DHL),14例为MYC合并BCL2基因断裂,11例为MYC合并BCL6基因断裂;4例为三重打击淋巴瘤(THL)。以C-MYC表达≥40%、BCL2表达≥50%作为阳性阈值时,541例(58.68%)患者同时高表达C-MYC和BCL2;以C-MYC表达≥70%及BCL2表达≥50%作为阳性阈值时,52例(5.64%)患者同时高表达C-MYC和BCL2。DHL患者中,22例C-MYC表达≥40%且BCL2表达≥50%,其中9例C-MYC表达≥70%且BCL2表达≥50%。709例患者检测了P53蛋白表达,其中101例(14.25%)为突变型,13例(1.83%)为阴性,提示可能存在大片段缺失。结论伴MYC、BCL2和(或)BCL6重排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在DLBCL中的发生率较低,基因结构异常与蛋白高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DHL的检出依赖分子遗传学检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腹直肌鞘阻滞(RSB)用于开放式胃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滨州市中医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拟行开放式胃切除手术的胃癌患者4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n=21)患者在全凭静脉麻醉基础之上使用0.375%罗哌卡因40 mL行RSB,B组(n=20)患者在全凭静脉麻醉基础之上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40 mL行RSB。皮肤缝合完毕后即给患者安装静脉自控镇痛泵行病人自控镇痛(PCA)。比较两组术中瑞芬太尼使用剂量和术后PCA药物的使用剂量。结果A组术中瑞芬太尼使用剂量为(1 021.4±172.0)μg,明显低于B组的(1 415.0±330.6)μg(t=-4.04,P=0.001)。A组术后1 h、2 h的PCA药物使用剂量分别为(1.14±0.90)mL、(0.85±0.70)mL,均明显低于B组的(1.85±0.70)mL、(1.45±1.00)mL(t=-5.96、-2.75,P < 0.001、P=0.009)。术后3、6、12、24、48、72 h,两组PCA药物使用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对开放式胃癌切除手术患者,术前于切口两侧精确实施RSB(注射0.375%罗哌卡因40 mL)可显著减少术中瑞芬太尼的使用量和术后2 h 内PCA镇痛药物的使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讨论紫杉醇在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2000年1月~2013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子宫颈癌70例,子宫内膜癌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40~60mg/m2阿霉素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化疗前6、12h分别预防性给予地塞米松20mg,之后静脉滴注30min紫杉醇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中两种癌症的缓解率。结果子宫颈癌患者观察组缓解率84.38%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生活质量评分(133.5±1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03.1±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观察组缓解率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54.55%,生活质量评分(136.7±10.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9.5±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治疗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疗效显著,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炎的价值展开深入剖析。方法:将某医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22名支气管炎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名,研究组实施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方式,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支气管炎治疗方法。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和咽痛等方面对比,治疗后症状缓解较快,治疗效果显著(P<0.05)。结论:对支气管炎患者使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回阳饮加味联合肌内效贴辅助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21年7月-2022年1月本院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及关节腔灌注玻璃酸钠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服用回阳饮加味及肌内效贴治疗。2组均治疗28 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VAS量表评估膝关节疼痛程度,西安大略和曼彻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WOMAC)评估关节功能受损程度,并从屈曲、内旋及外旋3个方面测量膝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观测治疗前后膝关节周径、计时起立走时间的变化,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4/46)、对照组为82.6%(38/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P=0.045)。治疗后,观察组屈曲、内旋、外旋度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85、2.29、2.22,P值均<0.05);膝关节隐痛、膝关节肿胀、僵硬、跛行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0.53、19.74、17.40、17.63、27.13,P值均<0.001);VAS、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0.47、10.55,P值均<0.001)。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周径[(33.69±1.11)cm比(34.55±1.37)cm;t=10.47,P<0.01]小于对照组,计时起立走时间[(19.50±2.45)s比(28.12±2.22)s;t=10.55,P<0.01]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1/46),对照组为4.3%(2/46),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P=0.557)。结论回阳饮加味联合肌内效贴辅助治疗可较好改善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对神经细胞Fas/FasL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晋城市人民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18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9例,其中对照组有7例,观察组有5例患者因死亡、中途退出研究者导致临床资料缺失,最终对照组有52例,观察组有54例纳入到最后研究。对照组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35.69±3.14)岁;观察组中男28例,女26例,年龄为(35.77±3.20)岁。对照组给予常规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细胞、抗感染以及解痉挛等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及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Fas、Fas配体(FasL)、半胱天冬氨酸酶-9(Caspase-9)蛋白水平和住院时间。采用χ2检验、t检验、F检验。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9%(43/52)、住院时间为(44.05±13.52)d,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52/54)、住院时间为(35.36±14.11)d,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较高,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71,P=0.022,t=3.236,P=0.002)。治疗后1周、2周、4周对照组GCS评分分别为(6.96±0.87)分、(7.54±1.02)分、(8.98±1.12)分,观察组分别为(7.43±0.86)分、(8.58±0.99)分、(10.58±1.24)分,两组治疗后1周、2周、4周分别与治疗前相比GCS较高,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及4周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1周、2周及4周相比,GCS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96,P=0.006;t=5.324,P<0.001;t=6.977,P<0.001)。治疗后1周、2周、4周对照组MCA分别为(88.47±7.58)cm/s、(81.98±12.84)cm/s、(72.87±12.84)cm/s,观察组分别为(85.33±8.10)cm/s、(75.45±14.15)cm/s、(66.86±13.78)cm/s,两组治疗后1周、2周、4周分别与治疗前相比MCA血流速度较低,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4周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1周、2周、4周相比,MCA血流速度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62,P=0.042;t=2.490,P=0.014;t=2.234,P=0.022)。治疗后2周、4周对照组的TNF-α、Fas、FasL及Caspase-9分别为(1.04±0.51)mg/L、(0.79±0.32)mg/L,(34.55±7.25)μg/L、(27.10±5.58)μg/L,(89.34±5.77)μg/L、(20.87±6.55)μg/L,(23.54±5.47)pmol/L、(14.23±4.69)pmol/L;观察组分别为(0.83±0.41)mg/L、(0.36±0.12)mg/L,(40.14±8.20)μg/L、(10.35±4.14)μg/L,(102.47±5.78)μg/L、(17.53±5.28)μg/L,(40.69±6.78)pmol/L、(8.69±0.25)pmol/L,两组治疗后4周与治疗后2周相比,TNF-α、Fas、FasL及Caspase-9较低,观察组治疗后2周与对照组治疗后2周相比,TNF-α较低,Fas、FasL及Caspase-9较高,观察组治疗后4周与对照组治疗后4周相比,TNF-α、Fas、FasL及Caspase-9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可改善患者的昏迷程度,临床效果突出,通过作用于神经Fas/FasL信号通路的过程,对细胞凋亡的发生产生抑制效果,缩短住院时间,获得良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