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幼年皮肌炎(JDM)的临床表现、相关辅助检查、治疗及随访结果进行系统的回顾性研究,以探讨JDM患儿的发病、临床特点以及治疗、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18年7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612例JDM患儿的起病情况、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总结其临床特点,并对其治疗及门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评估JDM的疗效及转归。数据分析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用±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M(Q25,Q75)]表示。结果612例JDM患儿中男性278例,女性334例,男女比例1∶1.2;起病年龄6个月至14岁,中位数为5.4(2.9,8.4)岁。皮疹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患儿均有典型的皮损,96.1%(588例)的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肌肉无力症状。肺脏(57.5%,352例)、消化道(38.5%,236例)及心脏(32.5%,199例)为最常受累的脏器。95.5%(584例)的患儿存在肌酶增高。89.5%(534例)的患儿肌电图呈典型的肌源性损害。134例肌活检患儿均呈肌炎性改变。612例患儿均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治疗效果及远期预后均较好。612例患儿中死亡24例,呼吸系统受累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是JDM患儿死亡的最常见原因。17.9%(105例)的患儿遗留有远期后遗症,包括钙质沉着70例,肌肉萎缩35例。结论JDM是一种儿童少见疾病,以皮肤损害和肌无力为主要表现,脏器功能受累较常见,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是治疗JDM的首选方法,疗效和转归均较好。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国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目前人们对自身身体健康十分关注,人们对医疗护理有着很高的要求,很多新型的护理模式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应运而生,其中优质护理服务就是优势明显的一种护理模式。为了给患者提供最优的护理服务,尤其是在全科护理中,对患者实施护理要更加全面与有效,体现人性化护理理念,以不断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本文通过对优质护理服务的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得出具体的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方式,将优质护理服务合理的应用到全科护理中,可以使得全科护理的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能够使得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提升。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医院药学干预管理对规范门诊处方与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展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10月未实施医院药学干预管理的门诊处方1 000张作为对照组,选择2019年10月实施医院药学干预管理的门诊处方1 000张为试验组。比较2组门诊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结果:试验组门诊处方书写不规范、药品适应证不适宜、药品用法用量不适宜、药品剂型及给药途径不适宜、无适应证用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不适宜及重复给药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药学干预管理可有效降低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纳米银抗菌凝胶治疗烧伤创面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取我院128例烧伤创面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日直至2016年5月5日,并将烧伤创面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64例患者实施纳米银抗菌凝胶治疗),将两组烧伤创面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烧伤创面患者治疗后的平均愈合时间(8.65±2.01)天、住院时间(12.05±3.01)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烧伤创面患者中,感染患者有4例、未感染患者有60例、创面感染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米银抗菌凝胶治疗烧伤创面患者十分重要的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探讨无痛护理对于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以及康复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5例老年骨折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无痛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康复积极性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4.25±0.54),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5.73±0.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康复积极性为(76.87±8.28),对照组患者的康复积极性为(65.31±7.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老年骨折患者采用无痛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康复积极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抗菌类药物不合理应用具体情况,并对比药学监护实施前后抗菌类药物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这一时间段,共计选择200例接受抗菌类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在本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应依据是否实施药学监护对所选患者实施分组,研究人员在2020年1月初实施药学监护,将2019年期间就诊的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将2020年期间就诊的患者划分为实验组。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抗菌类药物应用不合理情况、抗菌类药物费用、抗菌类药物应用时间、患者对药物应用效果所持态度。结果:对照组中共计24人出现抗菌类药物应用不合理情况,占组内患者总人数的比例为24.00%,实验组中对应人数为2人,占比为2.00%,分析两组抗菌类药物应用不合理情况,差异较大,(p<0.05);(1536.5±354.5)元及(845.5±359.0)元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抗菌类药物费用,(5.3±1.7)天及(4.2±1.1)天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抗菌类药物应用时间,分析两组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对照组患者中共计84人对用药持十分认可及比较认可的态度,占组内患者人数的比例为84.00%,实验组对应人数为98人,占比为98.00%,分析两组患者对药物应用效果的态度,差异较大,(p<0.05)。结论:药学监护在规避抗菌类药物应用不合理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
简介:摘要传统的颈部开放入路颌下腺切除会导致术后瘢痕,局部皮肤感觉异常或减退及皮肤粘连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让患者更多获益,越来越多的颈外入路内镜下颌下腺切除手术应运而生。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于2021年5月14日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经腋入路内镜下颌下腺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快,美观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5个月复查,颈部活动正常,未出现颈胸部皮肤感觉麻木或减退,腋窝切口隐蔽,疗效满意。经腋入路是一种美观、安全有效的颈外内镜下颌下腺切除手术入路。该入路适应证和临床应用价值还需进一步探索。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SLE合并血栓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情况。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确诊SLE合并动脉或静脉血栓的住院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转归。应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SLE患儿发生血栓终点事件的时间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1月到2019年12月,共收治1 395例新发SLE患者,其中血栓病例共27例,占所有SLE患者的1.9%。诊断SLE到发生血栓的中位病程为20 d(诊断前49 d至诊断后1年)。27例患儿中,22例(81%)患者合并肾脏受累,诊断SLE时和发生血栓时的SLEDAI评分为(14±6)分和(11±4)分(t=2.547,P=0.017)。30%(8/27)的患儿发生血栓时无明显血栓临床表现。患儿明确诊断血栓后均接受规范抗凝治疗。其中6例在随访过程中因原发病重放弃治疗。21例均进行规律随访,随访时间1个月至3年;12例(44%)患儿血栓溶解再通,再通时间16 d至1年,9例(33%)血栓好转缩小,原发病稳定。结论SLE患儿发生血栓并不罕见,且部分患儿无明显血栓相关的临床表现。有肾脏受累的患儿更需警惕血栓发生。早期发现积极治疗是改善儿童SLE血栓预后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简称燃煤型砷中毒)慢性肝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及谷胱甘肽的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以滨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燃煤型砷中毒肝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静脉滴注复合氨基酸、口服B族维生素等,并静脉滴注5.0 g溶于250 ml 5%葡萄糖的维生素C混合液,1次/d,治疗4周(1个疗程);观察组同时静脉滴注1.8 g溶于250 ml 5%葡萄糖的谷胱甘肽,1次/d,治疗4周(1个疗程)。观察患者临床特征,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总胆红质(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血清抗氧化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71例燃煤型砷中毒肝损伤患者,心电图检查异常率为64.79%(46/71),胸部X线检查异常率为26.76%(19/71)。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DBIL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前:(131.82 ± 25.62)、(109.84 ± 26.28)U/L,(81.47 ± 20.93)、(57.38 ± 15.25)μmol/L;观察组治疗后:(58.93 ± 12.03)、(51.20 ± 10.57)U/L,(25.66 ± 7.94)、(16.49 ± 4.92)μmol/L;对照组治疗前:(128.95 ± 31.20)、(107.39 ± 29.81)U/L,(83.21 ± 17.95)、(55.39 ± 16.30)μmol/L;对照组治疗后:(76.42 ± 15.73)、(74.33 ± 14.80)U/L,(36.72 ± 9.32)、(23.74 ± 7.35)μmol/L,P均< 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肝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抗氧化指标MDA、SOD、GSH-Px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前:(25.47 ± 3.98)μmol/L,(85.72 ± 23.54)、(1 729.84 ± 379.50)U/L;观察组治疗后:(46.31 ± 7.49)μmol/L,(122.31 ± 28.53)、(2 410.29 ± 512.31)U/L;对照组治疗前:(26.02 ± 4.11)μmol/L,(84.95 ± 21.03)、(1 749.52 ± 405.28)U/L;对照组治疗后:(38.92 ± 6.27)μmol/L,(103.12 ± 25.68)、(2 097.42 ± 478.52)U/L,P均< 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血清抗氧化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89%,34/37)显著高于对照组(76.47%,26/34,χ2 = 4.254,P < 0.05)。结论燃煤型砷中毒慢性肝损伤患者可同时存在机体多系统损伤。谷胱甘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其作用可能与抗氧化功能的改善有关,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探析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应用量化运动锻炼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1月间由本院收治采取维持性血透治疗患者66例为分析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格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33例。维持性血透期间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引导,观察组联合量化运动锻炼干预。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生存状态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量表评价分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量表评价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在疲乏状态、日常生活活动功能(ADL)、睡眠质量(SPIEGEL量表)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情况评价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透患者治疗期间给予量化运动锻炼对于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生存状态有积极影响。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椎间孔狭窄特点及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01月-20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矽肺大鼠肺炎及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于2019年4月,将48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二甲双胍对照组、二氧化硅(SiO2)模型组以及二甲双胍低、中、高剂量干预组,每组8只。SiO2模型组和二甲双胍各剂量干预组一次性经气管灌注1 ml 50 mg/ml SiO2,阴性对照组和二甲双胍对照组经气管灌注1 ml生理盐水。染尘24 h后,二甲双胍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及二甲双胍对照组分别经口灌胃100、200、400、400 mg/kg二甲双胍,阴性对照组和SiO2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28 d。染尘28 d后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体重变化情况,计算肺系数,观察病理学改变,检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以及肺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SiO2模型组大鼠体重降低(P<0.05),肺系数、肺泡炎和纤维化评分、HYP含量以及TGF-β1、TNF-α和IL-1β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SiO2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中、高剂量干预组大鼠体重明显升高(P<0.05),二甲双胍各剂量干预组肺系数、肺泡炎和纤维化评分、HYP含量以及TGF-β1、TNF-α和IL-1β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SiO2模型组大鼠肺组织E-Cad表达水平降低,Vimentin和α-SM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SiO2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各剂量干预组大鼠肺组织中E-Cad表达水平明显升高,Vimentin和α-SM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够减轻矽肺大鼠肺组织炎症和纤维化,可能与其降低肺组织炎症因子表达及抑制EMT进程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低剂量CT技术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时段:2018.01~2020.01,选择本院接收的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内容者共计80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标准剂量CT扫描)和观察组40例(低剂量CT技术),对比CT扫描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结果:观察组图像质量(21.33±0.35)、图像噪声(1.33±0.12)、诊断可信度(2.64±0.19)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辐射剂量,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DLP、ED、CTDIo更低,P<0.05。结论:实施低剂量CT技术,对泌尿系结石患者具有提高CT扫描图像质量的效果,减少了辐射剂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诊断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择期伤椎椎弓根置钉后路复位固定术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急诊单侧椎弓根减压后路复位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及手术前后伤椎椎管前后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伤椎椎管前后径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急诊单侧椎弓根减压后路复位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能够在不增加创伤基础上,确保脊柱稳定性,解除脊髓及神经压迫,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