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Rosai-Dorfman病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多发生于淋巴结,原发于肺孤立性Rosai-Dorfman病十分罕见,本文报道1例32岁男性,体检发现右肺下叶结节行右中下肺叶切除术,右下叶支气管根部见肿块,大小4.0 cm×3.5 cm×2.5 cm,灰白灰黄色,质硬,界尚清。低倍镜下见肺组织结构破坏,淡染区和深染区明暗相间分布。高倍镜下见淡染区主要为体积增大的组织细胞呈簇状分布,胞质淡染嗜酸性或空泡状,胞质内可见吞噬一至数枚形态完整的淋巴细胞。深染区主要是成熟的浆细胞和淋巴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组织细胞S-100蛋白、CD68及CD163阳性。分子检测KRAS基因G12D突变。术后随访21个月无复发。肺Rosai-Dorfman病术前常被误诊为肺癌,病理诊断需要与多个疾病鉴别,免疫组织化学S-100蛋白对正确诊断有帮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s,G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2年1月上海市肺科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的5例肺GCT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肺GCT患者平均年龄46岁(范围24~54岁),女性3例,男性2例。其中1例发生于支气管内并肺内多发结节,2例发生于支气管开口处,2例呈肺内孤立性结节。肿瘤最大径12~15 mm,平均14 mm。镜下特征是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由实性巢团或条索状排列的圆形或多角形细胞组成,细胞边界清楚或不清,无明显异型性,胞质呈粗颗粒状、嗜酸性,核圆形、卵圆形,核仁明显,5例病例均未见核分裂象及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5例S-100蛋白、SOX10、波形蛋白均阳性,其中4例TFE3阳性,4例CD68阴性表达,Ki-67阳性指数平均2.2%(范围0~5%)。特殊染色显示3例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及淀粉酶消化后PAS染色均阳性。其中2例行TFE3荧光原位杂交检测,2例均未见所检测的信号异常。随访4例(2~60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肺GCT是一种罕见发生于肺的具有施万细胞分化的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该肿瘤预后好,应避免误诊为其他肺原发性疾病或转移性的恶性肿瘤,防止造成不适当的治疗。

  • 标签: 肺肿瘤 颗粒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荧光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21版WHO胸部肿瘤分类浸润性肺腺癌新分级系统在不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情况及与靶向基因变异分布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肺科医院2020年9—12月手术切除病理诊断明确的原发浸润性肺腺癌2 467例,按照WHO胸部肿瘤分类浸润性肺腺癌新分级标准判读入组病例。收集患者临床信息和病理资料,以及靶向基因变异情况,比较浸润性肺腺癌新分级系统在不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情况,并进一步分析新分级与靶向基因变异分布特征的关系。结果共入组浸润性肺腺癌2 311例。临床分期中,Ⅰ期2 046例(88.5%)、Ⅱ期169例(7.3%)和Ⅲ期96例(4.2%)。按照浸润性肺腺癌新分级标准,临床Ⅰ期腺癌中,1级186例(9.1%)、2级1 413例(69.1%)和3级447例(21.8%)。在Ⅱ期和Ⅲ期病例中均无1级腺癌,而2级和3级腺癌分别为38例(22.5%)、131例(77.5%)和3例(3.1%)、93例(96.9%)。在Ⅰ期病例中,1级腺癌均未发现肿瘤细胞沿肺泡腔播散(STAS)、脉管和胸膜侵犯,而在2级和3级腺癌中STAS的阳性率分别为11.3%(159/1 413)和73.2%(327/447),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似的,3级腺癌中脉管和胸膜侵犯的阳性率分别为21.3%(95/447)和75.8%(339/447),显著高于2级腺癌中的1.3%(19/1 413)和3.0%(42/1 413;P<0.01)。1级、2级和3级腺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阳性率分别为65.7%(94/143)、76.4%(984/1 288)和51.3%(216/421),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级腺癌中未检测到融合基因,而3级腺癌中ROS1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的阳性率分别2.4%(10/421)和8.3%(35/421),显著高于2级腺癌中0.5%(7/1 288)和1.6%(20/1 288;P<0.01)。在Ⅱ期病例中,仅有EGFR在2级腺癌中的突变率(31/37,83.8%)高于3级腺癌(71/123,57.7%;P<0.01)。而在Ⅲ期病例中无法评估腺癌新分级与基因变异分布特征的关系。结论浸润性肺腺癌新分级系统主要适用于临床Ⅰ期患者。不同分级与影响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及靶向基因变异分布特征密切相关。新分级系统能够有效辅助早期肺腺癌术后患者的治疗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肺肿瘤 腺癌 国际疾病分类法 基因重排 基因表达 基因,肿瘤
  • 简介:摘要吸烟相关性肺间质纤维化是吸烟引起的间质性肺疾病,相关病例报道较少。现报道1例发生于62岁男性的吸烟相关性肺间质纤维化。CT显示胸膜下呈过度充气改变,可见薄壁囊肿。病灶镜下可见肺泡间隔明显增宽,增宽的肺泡间隔由致密透明样变的胶原组成,其内相对无细胞成分。病变主要分布于胸膜下肺实质内,深部肺实质中病变具有小叶中心性分布的特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涎腺型导管癌(primary salivary gland-type duct carcinoma of lung,LSD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收集并分析2020—2021年间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的2例LSDC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特点并文献复习。结果本组2例LSDC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9岁(例1)和64岁(例2),均有吸烟史。CT表现及大体检查显示2例均为中央型肿块,最大直径分别为16 mm和35 mm;LSDC组织形态上与乳腺导管癌相似,肿瘤细胞具有在导管内生长的特征,形成实性巢状、乳头状、微乳头状或筛孔状,可见原位癌成分伴有粉刺样坏死;细胞显著异型,核大、不规则,圆形、卵圆形,核仁显著,胞质丰富,嗜酸性或胞质透亮,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织化学示肿瘤细胞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和细胞角蛋白(CK)7阳性,部分表达雄激素受体,HER2呈中等强度表达(2+),甲状腺转录因子1、Napsin A、p40、GATA3、mammaglobin、GCDFP15、SOX10、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504S、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波形蛋白、S-100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CK5/6、p63阴性,部分基底细胞/肌上皮细胞表达p40和CK5/6,显示出导管的双层细胞结构;二代测序检测本组LSDC发现例1未见基因异常,例2伴有TP53和KMT2A基因突变。结论LSDC是一种十分罕见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涎腺型恶性肿瘤,确诊主要依赖于术后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应注意鉴别诊断以防误诊。

  • 标签: 肺肿瘤 涎腺导管 基因,erbB-2 受体,雄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涎腺乳头状瘤(bronchial sialadenoma papilliferum,BSP)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及基因特征。方法通过回顾性阅片筛选,收集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2018年5月至2021年6月诊断的4例BSP,观察其临床及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病理特点,随访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BSP均见于男性,年龄55~75岁(平均62岁),肿瘤直径6~21 mm(平均13.5 mm),分别发生于左下叶(2例)、右下叶(1例)及气管(1例)。在病理形态上4例BSP均由外生的覆盖有非角化鳞状化生上皮、柱状上皮的乳头成分及内生的双层导管成分构成。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细胞角蛋白(CK)7、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在导管上皮中为强阳性,p63、p40、CK5/6在导管及乳头底层细胞中均呈阳性,SOX10在导管上皮和底层细胞中均呈阳性,S-100蛋白在底层细胞中均为阳性,2例导管上皮亦为阳性。运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4例BSP中2例携带BRAF V600E突变。结论BSP是一种起源于气管黏膜下涎腺的罕见良性肿瘤,切除后可获得根治。通过其特征性的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表现可与其他肿瘤相鉴别,分子检测发现其可发生BRAF V600E基因突变。

  • 标签: 支气管肿瘤 乳头状瘤 涎腺肿瘤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 简介:摘要梭形细胞血管瘤(spindle cell hemangioma)是1986年首次提出的一种罕见病变,好发于青年四肢远端皮下软组织。镜下观察可见海绵状血管区、实性梭形细胞区、裂隙状血管区及乳头结构,极易误诊为其他血管源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发生在67岁女性患者胸骨的梭形细胞血管瘤,随访9个月余,病情稳定,无复发征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后手术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及早期疗效。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6例患者确诊为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了2周期新辅助化疗联合抗PD-1免疫治疗,新辅助治疗后进行了外科手术,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结果6例患者中5例在新辅助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患者主要病理缓解(MPR)率为50%(3/6),其中1例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6例均手术顺利,术后仅1例出现疑似的微小支气管胸膜瘘。结论初步数据显示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满意病理缓解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不增加手术风险,较为安全,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新辅助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抗PD-1免疫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当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也在不断尝试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其中,合作学习颇受广大小学教师的青睐。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小学各科课堂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作为一种新引入的小学课堂教学方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难免存在着诸多问题。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等方式了解到,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合作学习目标设置、内容选择等不充分,教师组织能力、课堂把控能力不强,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通过对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试图探究一些小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策略,以期对广大同仁有所裨益。

  • 标签: 小学综合实践课堂 有效性 合作学习 模式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新辅助化疗、新辅助靶向治疗及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评估。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20年3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接受新辅助治疗后手术切除肺癌标本113例。分析并比较90例[腺癌26例,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64例]新辅助化疗患者(化疗组)、13例(腺癌13例)新辅助靶向治疗患者(靶向组)及10例(腺癌4例,鳞癌6例)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患者(免疫联合化疗组)手术切除标本的肿瘤消退反应组织学特征(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胆固醇裂隙、泡沫细胞聚集、反应性肉芽肿及间质胶原纤维形成)的差异及病理缓解[明显病理缓解(MPR)及完全病理缓解(PCR)]状况。结果化疗组非小细胞肺癌、靶向组肺腺癌及免疫联合化疗组非小细胞肺癌均可见残存肿瘤细胞发生退行性变,异型性增加,肿瘤床内见不同程度的坏死、泡沫细胞聚集、胆固醇裂隙、炎性细胞浸润、反应性肉芽肿及间质胶原纤维形成。化疗组、靶向组及免疫联合化疗组三者之间肿瘤消退反应组织学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靶向组及免疫联合化疗组坏死所占的百分比最高10%及20%,而化疗组高达80%;1例免疫联合化疗组肺腺癌出现肿瘤消退床;免疫联合化疗组肿瘤床旁的非肿瘤肺实质内可有明显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及淋巴滤泡的形成。化疗组肺腺癌及鳞癌MPR率分别为35%(9/26)及64%(41/64);靶向组MPR比例为2/13;免疫联合化疗组肺腺癌及鳞癌MPR比例分别为2/4及2/6。化疗组肺腺癌及鳞癌PCR率分别为11%(3/26)及3%(2/64);靶向组PCR比例0/13;免疫联合化疗组肺腺癌及鳞癌PCR比例分别为0/4及1/6。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不同的新辅助治疗方式引起组织病理学变化存在形式及程度上的差异,化疗组可见较多的坏死,免疫联合化疗组可出现消退床,免疫联合化疗组肿瘤床旁的非肿瘤肺实质内可有明显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及淋巴滤泡的形成。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肿瘤辅助疗法 缓解诱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原发涎腺型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分子遗传学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确诊的8例肺原发涎腺型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和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RNA-seq融合基因检测,随访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患者年龄43~64岁,平均58岁。男女比为3∶5。8例患者均行根治性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术后随访6~45个月均无复发。组织病理学主要由排列呈小梁状、带状、巢状的嗜酸性细胞及透明细胞组成,细胞巢周围间质中常有玻璃样变物包绕。免疫表型:8例肿瘤细胞上皮细胞膜抗原(EMA)、细胞角蛋白(CK)7均呈阳性表达,5例p63、p40呈阳性表达,4例SOX10呈阳性表达,S-100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SMA)、Calponin均呈阴性表达。8例FISH均检测出EWSR1融合基因。6例进行了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RNA-seq融合基因检测,5例检测到EWSR1-ATF1融合基因(其中1例同时有ATF1-SPTLC2融合基因),5例EWSR1-ATF1基因融合均显示EWSR1外显子12/13与ATF1外显子3融合。1例为EWSR1-CREM基因融合。结论肺原发涎腺型透明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支气管黏膜的原发肺肿瘤,该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依赖于特征性形态学表现,特别是EWSR1融合基因检测辅助诊断,治疗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可以发生淋巴结转移,但总体预后较好。

  • 标签: 肺肿瘤 基因融合 原位杂交,荧光 EWSR1融合基因
  • 简介:摘要肺泡性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肺部良性肿瘤,常见于中老年患者,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多为体检发现。现报道3例肺泡性腺瘤,总结临床病理特征,探讨鉴别诊断要点。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66、61、33岁,体检影像学发现肺部结节,予手术切除,组织学呈多囊性结构,囊壁衬覆Ⅱ型肺泡上皮细胞,间质为增生的纤维细胞,均形态温和。肺泡性腺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及组织学形态,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父母离异对高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节因素,并通过学校课程干预来提升离异家庭高中生的学校适应。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全国8省的362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并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方法提升部分离异家庭学生的学校适应水平。结果 父母离异会导致高中生的学校适应变差;女生、年龄大的学生学校适应要更好。父母离婚后,心理弹性和离异年龄敏感性是保护因素,低心理弹性者学校适应降低,高心理弹性者学校适应升高。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心理弹性、学校适应后测得分显著高于离异对照组后测得分(p

  • 标签: 高中生 父母离异 学校适应 心理弹性 课程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于胸膜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2012—2019年间诊断的5例胸膜EHE,查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复习组织学切片,补充免疫组织化学,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1例,女性4例,男女比例1∶4,年龄19~58岁,中位年龄52岁。5例均无吸烟史,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咳嗽、乏力、咯血,CT表现为胸腔积液、胸膜增厚、胸膜多发结节、气胸。5例均为胸腔镜手术活检样本,3例临床考虑恶性病变行活检,2例临床怀疑结核,行诊断性抗痨无效后活检。组织学上,肿瘤在纤维间质中呈条索样或者巢团状、实性片状浸润性生长,细胞呈圆形、卵圆形、短梭形、多角形,细胞上皮样,胞质丰富,有小核仁;可见水泡细胞(胞质内空泡),内含单个红细胞形成单内皮细胞血管腔。肿瘤间质常见黏液样变性、胶原化。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CD31阳性比例为4/5,ERG阳性为4/5,CD34阳性为2/5,广谱细胞角蛋白阳性为2/5,波形蛋白阳性为5/5,D2-40阳性为5/5,CAMTA1阳性为4/5。WT1、Calretinin、CK5/6均阴性。随访5例患者,随访时间4~18个月,4例行化疗,其中2例死亡、2例带瘤生存,1例失访。结论胸膜原发EHE罕见,影像学与临床表现与结核性胸膜炎、恶性间皮瘤酷似,诊断依赖病理活检;肿瘤细胞呈上皮样,当CD34阴性、D2-40阳性时易误诊为恶性间皮瘤。联合应用EHE特异性高的标志物CD31、ERG、CAMTA1等有助于鉴别诊断。

  • 标签: 胸膜肿瘤 血管内皮瘤 间皮瘤 诊断, 鉴别 CAMTA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生在肺部和气管的血管球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010—2019年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4例)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7例)诊断的11例肺部血管球肿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学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6例,发病年龄29~66岁,中位年龄43岁。6例位于肺内,5例位于气管。肿瘤直径1.0~7.5 cm,平均直径2.6 cm。低倍镜下肿瘤细胞呈弥漫分布,或呈分叶状,由大小相对一致的圆形或短梭形的瘤细胞组成,围绕血管生长。4例为良性血管球瘤,其中1例细胞核深染、退变,为良性奇异性血管球瘤。2例为恶性潜能未定血管球瘤,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细胞有一定异型性。5例为恶性血管球瘤,见肿瘤性坏死及脉管侵犯,肿瘤细胞异型性显著,核仁明显,可见核分裂象(2~20个/10个HPF),包括病理性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阳性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SMA,11/11)、波形蛋白(7/8)、Ⅳ型胶原(4/4)、Caldesmon(5/5),少数病例表达结蛋白(1/7)和突触素(1/7),CD34、广谱细胞角蛋白、S-100蛋白等阴性。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95个月,2例恶性病例死亡,其他6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原发性肺和气管血管球肿瘤为罕见病,该组病例恶性血管球瘤较多,其次为良性血管球瘤和恶性潜能未定血管球瘤。形态学瘤细胞呈弥漫分布的圆形上皮样细胞,围绕血管内皮下生长,与类癌等相似,需要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MA、Caldesmon、Ⅳ型胶原等阳性予以鉴别。

  • 标签: 血管球瘤 肺肿瘤 支气管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 在当前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大多为“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虽能提升学生的高考成绩,却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将核心素养理念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借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标签: 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