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利用3支杆的末端在同一圆心圆弧上的原理设计腹腔镜缝合引导器,并在离体人肾进行缝合实验,探讨该器械的设计合理性和实用效果。方法⑴制作腹腔镜缝合引导器。该器械的三支杆按顺序排列装于固定轴上。功能结构上包括限制方向装置和出针定位装置。限制方向装置包括第二、三支杆的"U"形末端、弧形圆筒。出针定位装置为第一支杆的"Y"形末端。三支杆的末端在以固定轴为圆心的同一个圆弧上。当同样弧度的长圆针进入弧形圆筒(第一个限制方向装置),受圆筒限制走行至第二支杆的"U"形末端(第二个限制方向装置),受这两个装置导引至第一支杆的"Y"形末端(出针定位装置)。内置扭力弹簧夹持肾脏以固定导引器。将该器械设计画成3D图,以钛合金为材料利用金属3D打印机打印,打磨后组装成成品。⑵实验部分。4例行后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肾脏,将肾脏剖开,沿长轴设计缝合的8针进针和出针点。肾脏用常规方法缝合,设为常规组。然后采用腹腔镜缝合引导器辅助缝合,设为引导器组。实际出针点与预设出针点距离<1.0 cm为缝合有效,如距离>1.0 cm重新调整缝合,观察重新缝合率及偏离距离。实际出针点与预设出针点距离<0.5 cm为出针吻合,观察出针吻合率。观察2组单针缝合时间。结果实验中,常规组有15针偏离>0.5 cm,10针偏离>1.0 cm,重新缝合率31.3%(10/32),出针吻合率53.1%(17/32),偏离距离0.6~1.15(0.41±0.48)cm;引导器组有5针偏离>0.5 cm,2针偏离>1.0 cm,重新缝合率6.3%(2/32),出针吻合率84.4%(27/32),偏离距离0.6~1.10(0.14±0.34)cm。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单针缝合时间3~12(6.00±3.32)s,引导器组单针缝合时间5~11(5.94±1.41)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缝合引导器结构设计相对合理,该器械能够确保手术针的走行方向,减少调整手术针的次数,出针位点准确,对于缝合有较好的辅助作用。本次是体外操作,仍需对引导器进行腹腔镜下操作以进一步验证其合理性和实用性。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3支杆的末端在同一圆心圆弧上的原理设计腹腔镜缝合引导器,并在离体人肾进行缝合实验,探讨该器械的设计合理性和实用效果。方法⑴制作腹腔镜缝合引导器。该器械的三支杆按顺序排列装于固定轴上。功能结构上包括限制方向装置和出针定位装置。限制方向装置包括第二、三支杆的"U"形末端、弧形圆筒。出针定位装置为第一支杆的"Y"形末端。三支杆的末端在以固定轴为圆心的同一个圆弧上。当同样弧度的长圆针进入弧形圆筒(第一个限制方向装置),受圆筒限制走行至第二支杆的"U"形末端(第二个限制方向装置),受这两个装置导引至第一支杆的"Y"形末端(出针定位装置)。内置扭力弹簧夹持肾脏以固定导引器。将该器械设计画成3D图,以钛合金为材料利用金属3D打印机打印,打磨后组装成成品。⑵实验部分。4例行后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肾脏,将肾脏剖开,沿长轴设计缝合的8针进针和出针点。肾脏用常规方法缝合,设为常规组。然后采用腹腔镜缝合引导器辅助缝合,设为引导器组。实际出针点与预设出针点距离<1.0 cm为缝合有效,如距离>1.0 cm重新调整缝合,观察重新缝合率及偏离距离。实际出针点与预设出针点距离<0.5 cm为出针吻合,观察出针吻合率。观察2组单针缝合时间。结果实验中,常规组有15针偏离>0.5 cm,10针偏离>1.0 cm,重新缝合率31.3%(10/32),出针吻合率53.1%(17/32),偏离距离0.6~1.15(0.41±0.48)cm;引导器组有5针偏离>0.5 cm,2针偏离>1.0 cm,重新缝合率6.3%(2/32),出针吻合率84.4%(27/32),偏离距离0.6~1.10(0.14±0.34)cm。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单针缝合时间3~12(6.00±3.32)s,引导器组单针缝合时间5~11(5.94±1.41)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缝合引导器结构设计相对合理,该器械能够确保手术针的走行方向,减少调整手术针的次数,出针位点准确,对于缝合有较好的辅助作用。本次是体外操作,仍需对引导器进行腹腔镜下操作以进一步验证其合理性和实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术后鼻咽腔安全治疗的相关性。方法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儿童鼾症手术治疗360例,腺样体吸切手术。年龄2岁-10岁,男性199,女性161。汉族212例,回族71例,维吾尔族50例,哈萨克族27例。手术在经口气管插管全麻下应用鼻内镜鼻腔直视刨削吸切器经口腺样体吸切手术治疗。术后全部应用高分子膨胀止血海绵鼻咽腔置放安全治疗。置放24小时后经鼻腔取出。结果360例儿童腺样体术后无一例引起并发症。无一例术后出血。无一例发生吞咽,发声困难的。结论儿童腺样体术后鼻咽腔安全治疗缩短了全麻麻醉时间,减少了手术中咽部反复刺激,减轻了术后鼻咽,口咽部水肿。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
简介: 摘要:高压断路器是电气系统运行的重要执行元件,也是具备故障判断、故障检修和参数测量频次较多的一种重要电气设备。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人们对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善对电气设备的监测,确保断路器的稳定运行已然成为相关电气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但是从电气系统运行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电气系统高压断路器在运行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故障问题,严重制约了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为此,该文结合高压断路器运行实际情况就怎样科学处理高压断路器的应用故障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电气设备;自动化;高压断路器;监测 1. 高压断路器在线监测技术发展 监测的指标有三相电流、电寿命状态及机械属性等。利用触头累计损耗量模型,能实现对断路器机械属性与电寿命状态的在线监测。断路器设备的机械属性有传动机构和储能电机状态,前者监测的主要内容以分合闸磁铁线圈的电流波形为主,后者的监测内容为日储能频次、单次储能时间长等。利用在线监测系统监测断路器运行状态,能协助相关人员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机械故障隐患。保证高压断路器产品在使用全寿命周期内的安全运行可靠性。 2. 断路器常见故障 2.1 断路器拒动故障 由于拒动后将会延长故障切除时间,除加重被控制设备的损坏程度外,极易扩大事故影响范围,可能使单条回路故障扩散至整个母线,甚至导致全站停电、电网震荡等,容易扩大为系统事故或大面积停电事故。 2.2 操动机构缺陷 (1) 气动机构。此类机构在上世纪 90 年代至 2010 年期间应用广泛,目前仍有大量老设备在运。此类机构往往因高压气体泄露导致频繁打压,甚至影响断路器动作。 (2) 弹簧机构。对弹簧机构,其机械故障的主要原因常表现为弹簧卡涩不灵活,或锁扣调整不当。此处卡涩,既可能源于装配调整不当,也可能是因为维护不良所致。 (3) 液压机构。断路器液压机构主要有液压氮气机构、液压弹簧机构两类,基本原理为利用液压油泵为氮气储压筒或弹簧储能,利用此能量完成断路器动作。此类机构由于可储存较大的势能,断路器动作时可提供更快的动作速度,故而常用于超高压、特高压电网设备中。但由于液压回路复杂、内部压力大,常出现液压油渗漏、压力不能保持等故障。 2.3 气体泄漏 例如:高压断路器内绝缘气体的应用,近年来已取代绝缘油,成为断路器领域最主要的绝缘和灭弧介质。然而,相较于绝缘油,气体更易泄漏,且由于气体本质具有无色、无味的特性,当其泄漏时隐蔽性较高,往往当发现时设备内压力已出现明显下降,影响断路器绝缘及灭弧性能。 3 高压断路器故障监测系统研究分析 高压断路器故障监测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监测性能和稳定性。此次设计的高压断路器故障监测系统的硬件配置包括数据采集端口、模拟信号隔离器、母版、电源板、计算机主机、上位机、扫描仪、串口、键盘、 A/D 高压断路器转换接口及打印机等,可完成各路信号的调理和运算。采用高压断路器 DSP 高压断路器处理器进行多监测量的监测,利用断路器开断电流计算电寿命,实现采集和快速运算的双重功能,同时保证信号处理的快速性和准确性。通过 OPI 监测装置对系统进行监测,监测流程如图 1 所示。 由图高压断路器 1 高压断路器可知,具体监测流程:硬件系统通电后,通过串口从传感器读取数据,采集相应的频率信号和数字量输入进行数据处理;把电压调至规定的范围进行数据输入,在硬件系统内进行频率转换和分析数据,最后把分析诊断的结果通过串口发送至上位机显示出来。 OPI 高压断路器监测装置在预估数据的基础上,对采集的故障信号生成相应的网络图层,更改未出现故障时的结构配置,选取图层单元,使用数量化理论开展选择工作。当高压断路器 OPI 高压断路器监测装置工作后,使用人员能及时发现不正常信号。如果出现故障,监测装置通过上位机传递相应的信息,系统将发出的故障信息进行相关部件的在线诊断,并将诊断结论发送到监控的计算机上,从而达到实时监测的目的。 4. 断路器机械故障监测系统管理措施分析 4.1 加强对断路器故障的维护管理 导致断路器出现故障的原因有很多,在故障发生后,必须第一时间展开维护,使得故障能得到有效处理,切不可出现故障扩大的状况。一般来说,环境因素对断路器产生的影响是较大的,也是导致故障出现的主要原因。比方说,在出现机械卡顿时,若想使得断路器得到有效的保护,则要立即对故障进行排除。具体来说,技术人员必须先将发生故障的具体位置位置予以确定,进而完成好清理工作。这里需要提醒的是,要针对导致卡顿出现的具体原因选择最为适合的清理材料。在完成清理工作后,还要对故障位置予以润滑处理,这样方可使得故障处理的质量有切实提升。 4.2 断路器中气体的维护管理 断路器具有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其中的气体实现的。断路器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其中的气体出现泄漏的情况是较为常见的,如果这个问题未能及时发现,那么断路器所具有的使用寿命就会大幅缩短,而且还会对相关人员的安全产生危害。在确定出现泄漏后,相关人员必须和现场保持安全的距离,继而通过专业技术寻找到泄漏的具体位置,并通过可行的措施进行处理。对气体泄漏的进行分析可知,导致泄漏出现的原因是密封未能做到位,或是具体位置的焊接出现了问题。在展开维护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泄漏,并将具体位置予以确定后,先要保证防护设备落实到位,相关人员能在安全状态下进入泄漏区域,进而高质量完成抢修工作。 4.3 断路器的含水量的维护管理 若要使得断路器所具有的作用真正发挥,密封、绝缘是必须予以保证的。当然,断路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负荷必然会增大,这样一来,其中的含水量就会超出规定标准。当含水量加大时,气体的损耗会变得较大,断路器所具有的作用也会变低,严重时还会导致断路器损坏。断路器使用时必须将防水工作予以有效落实,可采用超高压干燥这种方法来降低水分比重。另外,在对完成维护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预防性管理必须重点关注,要定期对断路器展开检测,了解水分、气体出现的变化,如果有问题,要立即予以解决。此外,还要对相关的元器件展开检测,了解其实际性能,如果未达标准,则要予以更换,这样方可使得断路器所具有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 4.4 防止操作机构故障 各运行、维护单位应根据可能出现的系统最大运行方式及可能采用的各种运行方式,每年定期核算开关设备开断的短路电流,并采取以下机构反事故措施 :(1) 保证机构箱内加热器、温控器、除湿器良好,使机构箱在潮湿季节或气温突变时保持干燥和恒温。 (2) 经常注意监视机构压力及油位,发现油位过低或渗漏油时应及时处理。 (3) 为保持液压油的清洁,防止漏压,在运行中每隔 2 年将油过滤一次。阀体解体检修必须在室内,并用海绵控拭零部件。 (4) 持续关注气体压力对断路器除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外,在季节交替时应增加检查和试验次数,及时发现因温度变化导致的密封不良情况。除关注压力表示数外,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红外检漏及超声局放检测,确保时刻掌握设备运行工况。 5.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电气作为社会生产的要件,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更是朝着科技化、现代化方向发展。高压断路器是维护和管控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性设备之一,高压断路器的存在对电网的正常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 1 ]苏涛 . 高压断路器现场维护与检修 [J]. 中国电气 ,2012 年 1 月 1 日 . [ 2 ]刘黎 . 直流断路器运维检修技术 [J]. 中国电气 ,2019 年 1 月 . [ 3 ]陈仰东 .110kV 线路 SF6 断路器的检修和维护 [J]. 科技风 ,2012.13 : 136. [4] 邢鸿扬 . 进行变电检修思路中的 SF6 断路器的维护探索 [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4(15):24-25. [5] 何庆广 . 发电厂电气检修中 SF6 断路器的特点及维护措施分析 [J]. 企业技术开发 ,2014,9(16):82-84.
简介:摘要:保证高压断路器各项机械特性参数在正常范围之内,是保证断路器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文中首先介绍了断路器的各项机械特性参数、测试流程步骤及测试注意事项,并针对不同形式的操动机构,对机械特性试验数据异常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压断路器;机械特性;操动机构 一、引言 高压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分项较多。机械特性测试参数通常包括:合(分)闸顺序;合(分)闸最大时间;三相不同期;)同相不同期;合(分)闸时间;动作时间;弹跳时间;弹跳次数;弹跳幅度;行程;开距;超行程;过行程;刚合(分)速度;最大速度;( 16 )平均速度;金属短接时间;无电流时间;电流波形曲线(动态);时间行程速度动态曲线等参数。这些参数对断路器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二、高压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 1.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 1 )熟悉被试品的结构、原理,特别是产品在合闸和分闸操作中本体和操动机构的动作原理。 ( 2 )准备好试验所需要的设备、仪器、登记表、测量工具和导线等,并了解它们的原理、技术特性及使用方法。 ( 3 )将被试断路器安装在专用试验架或者平台上,并放在试验区域的适当位置。 ( 4 )提供试验的被试品必须完全符合图纸要求,断路器内应注满变压器油或者充以额定压力的灭弧和绝缘气体。 ( 5 )用万用表或指示灯检查操动机构的线路是否正确和符合图纸要求。 ( 6 )用兆欧表测量机构中线路及电气元件的绝缘电阻以确认操作线路是否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 7 )对操动机构的电气线路及元件进行工频低电压耐受试验。 ( 8 )对于液压操动机构,应当检查贮压器中所充氮气的压力值是否满足要求。调整好各个信号开关的位置。将机构贮能到所规定的极限数值且保持规定时间,以考核高压容器和管路的机构和密封强度。 2. 测试流程及步骤 ( 1 )断路器低电压动作特性,将直流电源的输出,经刀闸分别接入断路器二次控制线的合闸或分闸回路中,在一个较低电压下迅速合上并拉开直流电源出线刀闸,若断路器不动作,则逐步提高电压值,重复以上步骤,当断路器正确动作时,记录此前的电压值。则分别为合、分闸电磁铁的最低动作电压值。 ( 2 )断路器动作时间测试。 测试接线。测试接线如图 38 所示,将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仪的合、分闸控制线分别接入断路器的二次控制线中,用试验接线将断路器一次各断口的引线接入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仪的时间通道。测试步骤如下: 将可调直流电源调至断路器额定操作电压,通过控制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仪,在额定操作电压及额定机构压力下对 SF6 断路器进行分、合闸操作,测得各相合、分闸动作时间。 三相合闸时间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即为合闸不同期;三相分闸时间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分闸不同期。 如果 SF6 断路器每相存在多个断口的合、分闸时间,并得出同相各断口合、分闸的不同期。 如果断路器带有合闸电阻,则应同时测量合闸电阻的预先投入时间。 ( 3 )断路器动作速度的测试。可结合断路器动作时间测试同时进行,将测速传感器固定可靠,并将传感器运动部分牢固连接至断路器机构的速度测量运动部件上。利用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仪进行断路器合、分闸操作,即得测试结果。 三、机械特性试验数据异常的处理与调整 1. 液压操动机构断路器 机械特性参数调整前应先检查操动机构是否存有问题,一般影响同期的因素有:液压油管路中有气体、工作缸启动慢、辅助储压器氮气预压力等;影响速度的因素有:储压器预压力、定径孔的大小、环境温度等。参数的调整应结合上述几方面进行。 2. 弹簧操动机构断路器 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由分、合闸弹簧来完成,时间、同期、速度参数的调整主要通过改变分、合闸弹簧的压缩量来实现的。另外,分合闸弹簧是不能无限制的压缩或放松的,制造厂在出厂时都给出了弹簧压缩量的范围,调整时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 3. 气动操动机构断路器 断路器的合闸操作由弹簧、分闸操作由压缩空气完成,现场时间、速度参数调整比较困难。一般可尝试通过改变分、合闸电磁铁配合间隙的大小来实现,若测试数值与产品技术要求相差较大,应对操动机构进行检修或更换。 4. 三相联动的断路器(包括各种操动机构) 三相联动的断路器,若时间、同期、速度某一参数不符合要求,应重点检查调整异常相的传动部件是否卡涩,若传动部件检查无异常,应结合下述几条对异常相断路器进行检查:绝缘拉杆与动触头的连接轴销是否电腐蚀,动作时轴销有一段空行程,造成合闸时间过长,导致不同期;动、静触头合闸接触偏;引弧触头是否烧损;弹跳时间过长等。 5. 合分时间的调整 合分时间的调整分两种情况:一是通过在二次回路中加延时继电器满足国网公司对合分时间要求的断路器,例如: LW13 、 LW15 型断路器(西开),应检查二次回路中辅助开关与延时继电器的线头是否松动,若无异常应更换延时继电器;二是采用操动机构本身延时满足国网公司对合分时间要求的断路器,例如: LW6 、 LW10B 型断路器(平开),合分时间的异常主要由操动机构本身造成的,应重点检查机构的信号缸、分闸电磁铁、二级阀定径孔以及辅助储压器等。 四、机械特性测试注意事项 1. 使用绝缘拉杆挂断口测试线时,应多人扶持,防止绝缘拉杆倾倒。 2. 接断口线之前,必须先将仪器机壳做好接地,以便接断口线时能够泄掉断口上的感应电压,保护仪器及人身安全。 3. 控制回路线应接在分、合闸线圈辅助接点侧,严禁直接接在分、合闸线圈上,以防烧毁线圈。 4. 实际运行中所有断路器都是在控制电压为额定电压时动作的,所以当外加控制电压保持为额定电压时测得的断路器的动作时间才是正确的。一般加在分闸回路上的电压越高,断路器的分闸时间越短,反之越长。为防止测试误差,应保证施加在分合闸线圈上的电压为额定工作电压。 5. 安装传感器时,应把断路器的分、合闸动作销子插上,防止安装时断路器误动,造成人员机械伤害;尽量把传感器安装在最靠近动触头的运动拐臂侧,以免中间转换部分的间隙或非线性影响测试准确度;传感器安装应牢固,任何在断路器动作过程中的晃动都会影响到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对于旋转式传感器,注意避开传感器死区)。 6. 断路器机械特性试验应在额定 SF6 压力、额定操动机构压力的情况下进行。 7. 断路器进行分合闸操作时,作业人员应保持互唱,做好监护,严禁断路器的机构箱处有人工作,防止人员受到机械伤害。 8. 各种操动机构的断路器,其时间、速度的调整是互相影响的,调整一个参数的同时,会改变其他参数的数值,因此,调整完毕后,应对断路器的其他参数进行测试。 五、小结 高压断路器是电网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其机械特性参数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断路器的正常与否,加强相关参数的测试工作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电网变电运检部门应加强断路器的检修和测试工作,从而减少设备故障,最大程度的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参考文献: [ 1 ]河北省电力公司组编 . 变电检修现场技术问答 .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3. [ 2 ]陈化钢 .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技术问答 .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7. [ 3 ]郭贤珊 . 高压开关设备生产运行实用技术 .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颊黏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47.9±7.8)岁。病变位于左、右侧各5例。所有患者均有输尿管结石相关手术史。术前血肌酐中位值71(68~610)μmol/L,其中2例为孤立肾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分别为206μmol/L和610μmol/L。术前行泌尿系B超、CTU和输尿管逆行造影等检查对肾积水和输尿管狭窄情况进行评估:患侧肾盂分离为(3.1±0.7)cm;上段狭窄7例,中段狭窄2例,多段狭窄1例;输尿管狭窄长度为(3.2±0.7)cm。10例均全麻下行腹腔镜颊黏膜输尿管成形术。术中游离并纵行切开狭窄段输尿管,根据狭窄情况切取长3.0~4.5 cm、宽1.0~1.5 cm的颊黏膜,修整后与狭窄段输尿管镶嵌吻合修复输尿管狭窄。结果本组10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放病例,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199.2±27.4)min,术中出血量(101.5±54.7)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中位值4.5(3.0~7.0)d,术后住院时间(7.9±1.9)d。术后1周患者发音吐字清晰,进食无障碍。术后1~2个月拔除双J管。术后随访(11.3±4.2)个月,影像学检查见患侧肾积水明显改善,患侧肾盂分离中位值1.8(0~2.2)cm。术后复查血肌酐中位值82(66~235)μmol/L,2例术前肾功能不全患者术后血肌酐明显下降。结论腹腔镜颊黏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输尿管狭窄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进行评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皮层下核团体积和扩散峰度成像(DKI)参数的改变,分析各核团体积、DKI参数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疾病中心自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17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与aSAH患者相匹配的1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对照组受试者入组后即刻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和MRI检查,对所有受试者的结构影像数据进行后处理,分析双侧皮层下核团体积和扩散峰度成像(DKI)参数,比较2组受试者一般资料、各核团体积和DKI参数的差异,相关性分析研究组患者皮层下核团体积、DKI参数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MMSE及MoCA评分较低,术侧海马、术侧丘脑、术侧豆状核的体积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对侧尾状核各向异性分数(FA)值、双侧豆状核FA值、双侧丘脑FA值均降低,术侧尾状核平均扩散系数(MD)值增高,术侧海马平均扩散峰度(MK)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患者术侧海马体积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604,P=0.038),对侧尾状核FA值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579,P=0.049)。结论aSAH患者术后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术侧海马、丘脑和豆状核萎缩和DKI参数改变。术侧海马体积和对侧尾状核FA值的改变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有关。
简介:摘要:核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是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选择。而核电站作为一种复杂的能源系统,厂房布置紧凑,各类设备纷繁复杂,在运核电站技术改造过程中大型设备的安装工作因此受到极大限制。本文从国内某装机容量为100WKw的核电机组厂用电优化项目中一台500KV变压器的吊装为例,阐述了使用大吨位汽车起重机在室外狭小吊装空间下进行大型变压器吊装的吊装技术,为类似情景下大型变压器的吊装提供了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剖性后腹腔镜切除术在肾上腺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泌尿外科收治的肾上腺肿瘤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入路腹腔镜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解剖性后腹腔镜治疗,比较2种手术方式术后临床指标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6 h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性因子水平;采用美国Medica电解质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Na+和K+及HCO3-水平;同时观察患者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术后血清IL-6、IL-1β、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Na+、HCO3-水平低于对照组,K+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29%(8/56)]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3,P=0.047)。术后随访6个月2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解剖性后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肾上腺肿瘤能够更好地减轻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减少对患者内环境的影响,有效促进其术后康复进程,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本文提出一种输出可调的非隔离抗辐射高压DC/DC变换器设计方案,并通过一款45V~150V抗辐射高压DC/DC变换器的设计分析和软件仿真及实测数据,验证该技术方案在抗辐射高压DC/DC变换器上的应用是可行有效的。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下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蘑菇状"剜除与标准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腹腔镜下"蘑菇状"剜除术术式的建立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与解放军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53例,其中25例沿肿瘤假包膜行"蘑菇状"剜除术(A组)、28例行肾部分切除术(B组)。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术后eGFR(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估计肾小球率过滤)的变化、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肿瘤复发率。结果53例手术无术中转开放,无死亡病例。肾动脉阻断时间:A组(11.9±2.2)min、B组(21.5±6.5) min(P<0.001)。手术时间:A组(87.9±24.8)min、B组(114.3±38.9) min(P<0.001)。术中出血量:A组20 ml(20~40)ml、B组50 ml(50~100)ml(P<0.001)。术后24 h血红蛋白变化:A组(7.4±4.3) g/L、B组(12.4±8.8) g/L(P=0.013)。术后24 h eGFR变化:A组(6.2±7.2 )ml(min·1.73 m2),B组(12.7±12.8)ml(min·1.73 m2)(P=0.027)。术后6个月eGFR变化:A组(1.5±3.7)ml(min·1.73 m2)、B组(6.5±5.6)ml(min·1.73 m2)(P<0.001)。术后住院时间:A组4.0 d(3~4)d、B组4.5 d(3~6)d(P=0.023)。术后随访两组术后肿瘤均无复发。结论采用腹腔镜"蘑菇状"剜除术治疗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术后eGFR变化、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传统肾部分切除术,两组术后肿瘤均无复发;该方法安全、有效,适于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3D膜解剖理念的腹腔镜腹膜外入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3D腹腔镜腹膜外入路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10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中位年龄67(53~79)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1~2分8例,3分2例;有吸烟史6例;合并高血压病4例,糖尿病2例,心脏病1例;均无腹盆部手术史。术中基于3D膜解剖理念对盆腔内重要筋膜进行识别定位,即由膀胱前筋膜平面分离到达膀胱侧间隙,并与Retzius间隙、Bogros间隙汇合,在膀胱前筋膜、膀胱腹下筋膜和尿生殖筋膜包绕形成的层面内解剖以完成膀胱切除过程。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经腹腔途径或开放手术;术中无腹膜损伤。手术时间中位值276(237~325)min,术中失血量中位值160(50~280)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中位值1.8(1~3)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中位值1.3(1~2)d,术后住院时间中位值9(5~12)d。所有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中位值10(6~20)枚,淋巴结阳性3例,10例切缘均为阴性;术后病理分期T2bN0期5例,T2bN1期2例,T3aN0期2例,T3bN1期1例。中位随访6(2~10)个月,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腹膜外入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运用3D膜解剖理念识别定位关键的筋膜结构与层面切实可行,术中解剖清晰,可降低手术难度;手术相关并发症少,术后恢复较快。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为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行腹腔镜疝修补术(均采用TEP方式),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对比手术各项指标,观察组住院时间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并发症,观察组无并发症病例,对照组为7.5%(3/4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而言,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更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