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05月-2022年11月本院收治的70例血液净化患者,以随机抽签法,把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护理效果,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护理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二是血液净化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给予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包括生理功能、情感意识、社会功能、肢体功能等四项内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呈现出了大幅度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液净化治疗中施以人性化护理,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以显著提升,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同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实现了大幅度下降,预后效果非常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疗法和内热针疗法对于软组织源性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疼痛科收治的软组织源性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型肉毒毒素组和内热针组,各组30例。其中A型肉毒毒素组,超声引导下在手术相关节段竖脊肌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总量≤100 U;内热针组,采用内热针进行治疗,超声引导下在手术相关节段软组织选点布针,靶点20~30个,治疗时间为20 min,治疗温度42 ℃。两组患者均每3日做1次治疗,住院期间共接受2次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3 d及1、2、3个月时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后24 h、3 d及1、2、3个月时记录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t=-0.05,P>0.05)。治疗前后不同时点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7.40,P<0.05),时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F=31.47,P<0.05),治疗后两组之间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4.65,P<0.05);治疗前后不同时点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5.65,P<0.05),时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F=64.29,P<0.05),内热针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优于A型肉毒毒素组(F=96.85,P<0.05)。结论内热针疗法能显著缓解软组织源性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患者的疼痛,其疗效优于A型肉毒毒素竖脊肌注射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临床研究项目管理经验,提出应用REDCap(Research Electronic Data Capture)数据管理系统提高随访过程管理水平。方法分析临床研究随访过程管理现状,提出应用REDCap随访管理的方法。结果REDCap通过"直接管理"和"系统管理"的数据管理方式能提高临床研究随访质量和管理水平,在此期间也能更好地保护受试者的隐私和权益。结论REDCap在源头上保证了随访过程的数据质量,并能及时跟踪和规范地进行随访管理,其可作为临床研究随访管理的辅助工具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收肌管入路一针四点法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65~80岁,BMI 18~27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术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外周神经阻滞镇痛。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收肌管联合后入路坐骨神经阻滞组(ASB组)和收肌管入路一针四点法阻滞坐骨神经、股内侧肌支、隐神经及股前皮神经组(ANSB组)。术后运动时VAS评分≥4分,静脉注射酮咯酸丁三醇0.6 mg/kg补救镇痛。术后2、8、24和48 h时记录患侧股四头肌肌力、膝关节活动度和助行器辅助行走10 m完成情况,记录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药物用量、操作完成时间、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与ASB组比较,ANSB组酮咯酸氨丁三醇用量减少,操作完成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评分升高,术后12、24、36和48 h时膝关节活动度和行走10 m完成率升高(P<0.05),各时点患侧股四头肌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收肌管入路一针四点法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优于收肌管联合后入路坐骨神经阻滞。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双侧喉上神经内支(internal branch of superior laryngeal nerve, ibSLN)阻滞对全身麻醉拔管术后咽喉疼痛(postoperative sore throat, POST)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拔管后出现中重度咽喉疼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岁~45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多卡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组(L组)及喉上神经内支阻滞组(S组),每组30例。记录两组治疗前即刻(T0)、治疗后10 min(T1)、治疗后30 min(T2)、治疗后1 h(T3)、治疗后2 h (T4)、治疗后4 h(T5)、治疗后8 h(T6)、治疗后24 h(T7)POST的VAS评分及镇痛显著有效率,记录T0~T7时MAP、心率及SpO2,观察并记录两组饮水呛咳、反流误吸、声音嘶哑(声嘶)、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评分。结果S组T0~T6时咽喉疼痛VAS评分低于L组(P<0.05),镇痛显著有效率S组在T1~T6时高于L组(P<0.05);S组于T1~T4时心率低于L组(P<0.05),MAP于T1~T3时低于L组(P<0.05);满意度评分S组高于L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饮水呛咳、反流误吸、声嘶、呼吸困难等。结论超声引导下双侧ibSLN阻滞可有效治疗全身麻醉拔管后POST,镇痛效果明显高于传统的激素复合局部麻醉药雾化吸入,为全身麻醉拔管后POST提供了较好的治疗方法。